【摘要】:例如,根据信息保持时间的长短,可将记忆分为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根据信息的意识程度,可分为外显记忆与内隐记忆。下面我们要介绍的则是程序性记忆与陈述性记忆。程序性记忆通常需要通过多次重复练习才能获得,在利用这类记忆时通常不需要意识的参与,且这类记忆获得之后也不容易失去。
(一)记忆的定义
记忆是在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通俗来讲,每个人每天都会经历各种各样的事情,而这些人们感知过的事情、思考过的问题、体验过的情感或从事过的活动,都会在人们的头脑中留下不同程度的印象,其中有一部分作为经验能保留相当长的时间,在一定条件下还能恢复,这就是记忆。
记忆作为一种基本的心理过程,联结着人们心理活动的过去和现在,是人们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基本机能。记忆的基本过程是由识记、保持、回忆与再认三个环节组成的。识记是对事物的识别和记住;保持是对识记内容的强化过程,使之更好地成为人的经验;回忆和再认是对过去经验的两种不同的再现形式。这三个环节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在学习过程中,记忆对学生的学习效率,学习成绩等起着重要的影响。
(二)记忆的分类
根据不同的角度,记忆有不同的分类方法。例如,根据信息保持时间的长短,可将记忆分为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根据信息的意识程度,可分为外显记忆与内隐记忆。下面我们要介绍的则是程序性记忆与陈述性记忆。(www.xing528.com)
1.程序性记忆
程序性记忆是指如何做事情的记忆,例如学会如何骑自行车、学会如何游泳等。程序性记忆通常需要通过多次重复练习才能获得,在利用这类记忆时通常不需要意识的参与,且这类记忆获得之后也不容易失去。
2.陈述性记忆
陈述性记忆是指对有关事实和事件的记忆,例如,关于“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摩擦力的定义”等内容的记忆,它可以通过语言传授而一次性获得,我们在课堂上学习的各种课本知识和日常生活中的常识都属于这类记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