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华美协进社:民间力量与非官方性

华美协进社:民间力量与非官方性

时间:2023-08-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民间性即非官方性,这是现代国际民间社会组织的主要特征。华美协进社主要经由自下而上的民间力量发起创办,是一个独立于政府的民间社团,反映的是非官方性质的社会精英群体的各种观点和力量,故能较少受政治观点的干扰,能够相对客观地看待世界和中国。因此,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作为民间社团的华美协进社就在中美教育、文化交流中发挥了主导作用。但是,华美协进社的民间性也受到了机制的限制。

华美协进社:民间力量与非官方性

民间性即非官方性,这是现代国际民间社会组织的主要特征。华美协进社主要经由自下而上的民间力量发起创办,是一个独立于政府的民间社团,反映的是非官方性质的社会精英群体的各种观点和力量,故能较少受政治观点的干扰,能够相对客观地看待世界和中国。华美协进社可以利用“民间大使”的身份,成就政府无法直接做到的事情,但是又与政局的变动始终脱离不了关系,尤其与中美两国政府推行的对外政策直接相关。1947年12月9日,华美协进社设宴招待中国教育部次长杭文武,他就中美教育、文化关系发表演说,认为“美国对中国教育贡献极大,成一面倒之势,但自哈佛燕京学社成立后,已奠定在美国研究中国文化之基础。杭氏吁请教育家为世界进步而促进中美两国文化关系之‘双程交通’”[69]。由此可见,华美协进社对中美关系的变化是比较敏感的,他们往往较先“嗅”到美国人对中国态度的转变。美国在政治、经济、组织体系等方面为民间社团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社会空间,从而使华美协进社一向秉持的民间性、独立自主性能始终得以坚持,具体表现为社务独立与经费自主,民间社团的功能和作用得到比较充分的发挥,从而为中美关系的长期、健康发展奠定了民间基础。

1942年,留美中国学生战时学术计划委员会创办首期《国家复兴杂志》,连续创办5期之后,留美中国学生战时学术计划委员会便随着抗战的结束而解散。《国家复兴杂志》既反映了大众呼声,又为社会各界提供了有益借鉴,它不仅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同,而且拥有了一批忠实读者。因此,留美中国学生战时学术计划委员会敦请华美协进社继续承担《国家复兴杂志》的编辑出版任务。华美协进社决定将《国家复兴杂志》改为《中国与美国》,每年出版发行6期,内容主要涉及普遍关注的新闻话题。华美协进社社长孟治兼任该杂志主编,格罗法·克拉克的遗孀——凯瑟琳·B.克拉克(Kathryn B.Clark)担任执行主编,她曾担任《北京日报》《北京导报》的主编。克拉克夫人主张,为了体现民间社团的特质,华美协进社主办杂志的内容不应涉及宣传言论或政治材料。她曾经在写给孟治的信中详细阐明此番见解:

杂志应面向全社会征稿,对来稿者一视同仁,不问种族,不分性别。我们并不强求来稿的尽善尽美,只要作者能够切中时弊,畅所欲言,而且有所创见,我们一定会优先录用。

杂志内容不应涉及宣传言论或政治材料。我们将积极采用那些透视中国社会热点问题的文章,但是必须以中国政府对这些文章表示许可为前提,我们对刊登的文章不发表任何评论,对作者所持的观点也不负任何责任,更不会在杂志上公开支持或袒护某一方的立场或观点。本杂志不登载政治评论,也不提出任何政治主张,我们唯一宣传和倡导的政治理想为实现世界和平。我将在杂志上发表个人见解,同时也转载各种见仁见智的观点,但是绝对不会援引政治刊物的观点。综上所述,我并非主张本杂志与政治绝缘,相反,我们将一如既往地在杂志中探讨文化、教育以及国家复兴等与政治密不可分的问题,借此抒发民众的心声,并对当政者有所触动。我不可能对杂志中的一切观点表示赞同,但是本着“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的精神,我将把一切发人深省的来稿向读者呈上,从而为其提供选择、借鉴、思考的机会。[70]

向该杂志社投稿的主要是身居美国的中国留学生和实习人员,以及中国留美归国学人。他们在祖国的农业界、工商企业界、教育界颇多建树,同时也发现了存在的不少问题。除此之外,美国和其他国家的读者也向该杂志社踊跃投稿,主要介绍一些专业领域知识。

1942年8月和12月出版的前两期《国家复兴杂志》主要探讨中国在战后重建工作中存在的普遍问题,随后几期便就这些问题展开专题讨论,如工程专刊、实习培训专刊、农业专刊、教育专刊等。其中有一期专门论及国家复兴计划制订过程中涉及的财政和经济问题,投稿者以哈佛大学财政经济专业的留学生为主。其中也有一篇由水利工程师C.H.唐博士撰写的文章,他在文章中明确提出,在中国沿江沿海地带应制订防洪计划,这一建议后被田纳西河流域管理部门采纳。1946年1月,《国家复兴杂志》医疗卫生专刊出版。该杂志还刊登过几位中国女性撰写的文章,描述中国女性传统角色的彻底变革。(www.xing528.com)

《国家复兴杂志》也刊登了不少美国人撰写的文章。如:美国驻华商务帮办朱利安·阿诺德(Julian Arnold)在《假如我是一名中国人》中,用细腻的笔触描写了他在远东各国旅居多年的感受;美国驻华文化官员威廉·丹尼斯(William Dennis)也撰写了两篇文章:《中国留学生在美学习指南》与《中国留学生与中美文化合作项目》。

一般来说,任何一个国家或民族,只有与外界加强教育、文化交流,从各方面吸取营养以丰富充实自己,才能使自己的教育、文化繁荣,人才辈出,这一点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更是至理。各国之间的交流,既包括政府间的交流,也包括广泛的民间交流,二者相互补充,相互促进。而当一个国家尚未建立稳定且具有高度政治权威的中央政府时,民间的交流往往会发挥更大的作用。因此,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作为民间社团的华美协进社就在中美教育、文化交流中发挥了主导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经由创办教会学校和留学两个双向渠道,中美教育、文化交流得以发展,并以非官方的、自主的民间领域为主。南京国民政府曾力图将这一领域置于官方控制之下,对公派留美学生的专业进行调整,从偏重文科转向偏重“有用的”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学科。南京国民政府还令教会学校向其登记,同时扩大政府开办的学校网络,对外学术交流和研究也越来越受到官方控制。而一大批各行各业、各种各样的社会机构和民间团体却活跃在中美两国之间,有力地促进了冷战后中美两国关系的改善与发展,为两国人民的交往和友谊做出了贡献,华美协进社便是代表之一。该社由一批认同美国文化的中国学者、文人与热爱中国文化的美国友好人士组成,同时经由他们阐发的中美教育、文化观增强了交流的自主性与双向性。

但是,华美协进社的民间性也受到了机制的限制。因为作为民间机构,华美协进社就不能走官方的渠道,如果同国家机构打交道就会受到各种各样的限制。所以,华美协进社中国美术馆在展品选择上只能同中国各地美术馆与博物馆合作,在运输问题上一些作品必须经过层层部门的审批。如果能够突破中美机制的这些制约,华美协进社必将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对中美教育、文化交流的发展大有裨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