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戏剧与西方戏剧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从艺术上来说也是自成一家的。对于大多数并不了解中国的历史与文化,更没有机会观看中国戏剧演出的西方人来说,仅仅通过一些文字介绍,或是读过几个翻译剧本,是很难想象中国戏剧特有的表演方法或演出形式的。何况,除了历史与文化的背景不同之外,还有语言、民俗的隔阂,不同民族的人们对与本民族不同的文化,包括戏剧,在逐渐习惯或者能够理解之前,往往都会下意识地以封闭的心理,或不自觉的优越感予以抵制。
对于中华戏曲的最初认识,据《粤剧史》载,美国的粤剧(Cantonese Opera)戏班是由1852年赴美国淘金和修建中央铁路的华工带入美国的。[8]粤剧被广东籍华人亲切地称为“乡音”,它是用广东方言以歌唱、表演、念白以及舞蹈形式演绎的一种中国戏曲形式,“粤剧直至1980年代一直是纽约市美籍华人实践并表演的最为重要和流行的华人音乐体裁”[9]。华埠剧团对于华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在西方人眼里,则是另外一种境况。“对于除中国人外的纽约人来讲,当地的中国剧团代表着贫穷、移民和种族隔离的唐人街。一位《纽约时报》的记者访问过新世界剧院[10]之后,写道:中华戏曲呈现出来的是用非常缓慢的步伐来娱乐。另外,唐人街中充斥着涉及贩运鸦片等内容的帮会争斗,并且弥漫着集体性的自卑感。”[11]所以从19世纪中期直到1930年梅兰芳访美前期,华埠粤剧戏班服务的对象仅限于华工而无法进入纽约主流社会。此外,当时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国家的民众对中国仍十分生疏,甚至存在严重的排华偏见与歧视,“尤其存在于一些从未见过有教养的中国人的美国人中”[12]。有鉴于此,华美协进社非常渴望能够通过主办一台既有艺术魅力,又有教育意义的中国戏剧演出,让西方人亲身感受到中华文化艺术的优美,同时扩大华美协进社在美国社会各界的知名度,从而消除美国民众认为中国人粗鄙浅陋的成见,改变他们对中国文化根深蒂固的传统偏见,梅兰芳因而成为第一个受到华美协进社邀请的中国艺术家。
梅兰芳,字畹华,祖籍江苏泰州,出生于北京,是中国京剧表演艺术大师。梅兰芳8岁学戏,10岁登台。他是个勤勉好学的演员,从青年时代起就认真钻研古典文学、国画、民族音乐、民族舞蹈、民俗学、音韵学和服饰学等多方面的祖国传统文化,并把这些知识融合到他的艺术中,从而创编了大量优秀剧目,塑造了众多优美的艺术形象,还把京剧从以唱为主发展为唱舞并重,从单纯的好听变成为既好听又好看。1927年,梅兰芳被评为京剧“四大花旦”。在50余年的舞台生涯中,梅兰芳发展和提高了京剧旦角的演唱和表演艺术,形成了具有独特风格、大家风范的艺术流派——“梅派”。梅兰芳也是中国旦角创艺立派第一人。京剧梅派艺术不仅是中国京剧与整个中国戏曲艺术的高峰,更使得以梅兰芳为代表的中国戏曲表演艺术体系,与俄罗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13]演剧体系、德国布莱希特[14]演剧体系,并称为“世界三大表演体系”。梅兰芳的代表作有《贵妃醉酒》《天女散花》《宇宙锋》《打渔杀家》《霸王别姬》等,并先后培养、教授学生100多人。梅兰芳曾于1919年、1924年和1956年三次访问日本,1930年访问美国,1935年和1952年两次访问苏联,每次访问演出均载誉而归,在各地掀起了中国戏曲和中国文化的热潮,为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成为京剧海外传播的伟大先行者。其中的美国之行,距离遥远,文化陌生,对梅兰芳来说无疑是一次巨大的挑战,因此,访美演出是梅兰芳准备时间最长、投入精力最多的一次。
梅兰芳的成功访美真正得力于美国主流社会的支持。芮恩施(P.S.Re⁃insch)曾于1913—1919年出任美国驻华公使,是一位欣赏中国文化、懂得中国戏剧的汉学家,他在看过梅兰芳演出的新戏《嫦娥奔月》后,深深被其精彩表演所吸引,认为中国的京剧太迷人了,便喜欢上了京剧,并深信用无国界的艺术来沟通两国人民的友谊是当时的最佳选择。他在离任前的饯别宴会上对当时在座的中国官员表示:若欲中美国民感情益加亲善,最好是请梅兰芳往美国去一次,并且表演他的艺术,让美国人看看,必得良好的结果。芮恩施的这番表态,恰好契合了梅兰芳一直以来想赴西方传播中国京剧文化的愿望,以改变许多美国人对中国文化根深蒂固的传统偏见。同时,也希望借此观摩、借鉴外国戏剧艺术,丰富中国的民族艺术。于是,在友人齐如山的帮助下,梅兰芳剧团(以下简称“梅剧团”)开始了长达8年的筹备,不仅对所有剧目进行反复筛选,而且对服装、道具、舞台都做了重新设计。
梅兰芳访美筹备牵涉方面甚广,包括访美意愿的确定、款项的筹措、宣传品的编译及印刷,戏曲图案的编纂、剧本的选择及编制、戏曲和人员的安排及排练。这些诸多层面都得到了梅兰芳周围留学生网络的协助。在梅兰芳的友人中,两位具有国际视野和海外经历的文人学者齐如山、张彭春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关于梅兰芳访美意愿的确定与演出计划的策划,就得益于留学生齐如山者甚多。梅兰芳在18岁时与齐如山结交,是其艺术生涯中的最大幸运。齐如山是戏曲理论家,早年毕业于清廷为培养洋务人才而设的同文馆,后游学西欧,用心学习和考察欧洲的戏剧。归国后致力于戏曲工作,对戏剧和戏剧理论都有深入的研究,称得上是一时无两的京剧理论家。齐如山在为梅兰芳编写富有新意的剧目的同时,还发表了如《中国剧之组织》《京剧之变迁》《梅兰芳艺术之一斑》《梅兰芳游美记》之类的30余种学术著作。他提出的“无声不歌,无动不舞”的论点,是对中国传统戏剧最精练、最准确的概括。齐如山与梅兰芳亦师亦友,早在民国初年,他就为刚刚崭露头角的梅兰芳编写了大量新戏,并进行排演,为梅兰芳创建独树一帜的梅派艺术打下了牢固的基础。齐如山的最大贡献,在于让梅兰芳认识到文化修养的重要性。对于此次梅兰芳访美演出,在齐如山的主持下,各种宣传品的编撰、翻译和制作有序展开。
(1)编撰宣传册《梅兰芳》
这份宣传册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中国剧之组织》,从唱白、动作、衣服、盔帽、胡须、脸谱、砌末、音乐8个方面简明扼要地介绍中国戏曲独特的舞台呈现。其一大特色是,在谈到中国戏剧时往往同西洋戏剧进行比较,试图通过西方人对西方戏剧已有的经验来唤起他们对中国戏剧的联想与理解。二是《梅兰芳的历史》,书中附有大量梅兰芳的照片,以直观的方式让美国观众了解这位在中国家喻户晓的京剧大师。
(2)编写剧目说明书
为了便于美国人领会剧中情节,欣赏梅兰芳的表演艺术,齐如山在编写说明书时,采用了介绍兼赏析的做法。说明书大约三四万字,合成一个集子印刷。
(3)编写演讲稿、新闻稿,绘制戏曲图片
齐如山为梅兰芳预先准备了在美各地的演讲稿几十篇和发送当地媒体的新闻稿100余篇。出于宣传上的考虑,图片较文字更为直观和形象,所以还挑选了15类、200余幅有关中国戏曲的图片以备在美国各地的剧场内悬挂、陈列。所有宣传品中的文字均被译成英文。
(4)制作中国特色礼品
制作的中国特色礼品有瓷器、笔墨、绣货、图画、扇子、相片,均与梅兰芳的京剧演出有关。
西方人对中国戏曲的音乐极为陌生,为了让美国人了解京剧的音乐,齐如山先请琴师徐兰沅、马宝明二人把赴美演出的各戏唱腔谱成工尺谱[15],再请民族声乐专家刘天华教授将曲谱译成五线谱。于是,便出现了同一首乐曲,既有中式的工尺谱,又有西式的五线谱的京剧曲谱,并分别用中英文印制成《梅兰芳歌曲谱》一书。这些宣传品被不断寄往美国,到梅兰芳访美前,美国国内介绍过梅兰芳的杂志、报纸,已不下六七十种。齐如山不仅协助策划,而且亲自随同梅兰芳出访。在齐如山看来,“梅兰芳既有责任与义务去美国访问演出……在这个世界各国的艺术文化交流频繁的时代,西方艺术文化的影响正日益增大,而必将日益挤压着东方艺术的生存发展空间,进而威胁到东方人对于自身拥有的传统艺术的价值认同,东方传统艺术的身份认同的危机正在凸显并且将越来越清晰地凸显在我们面前”[16]。所以,此次赴美的目的不在商业演出,而是具有“为了沟通国内外文化”[17]的公益性质。
1930年1月16日,梅兰芳的好友以及绅商、学界、政界等各界人士500余人在上海大华饭店为他举办了盛大的欢送宴会,梅兰芳致答谢辞:“兰芳本想个人单独前去的,后来想,个人前去则得益有限,不如组织一个戏剧的团体,联袂前去,在可能的范围之内,还可以趁机来表演一下。……近年以来,由欧美到我们中国来游历的人们,也渐渐注意到我们的戏剧,兰芳此去,或者能使西方的人们,认识我们中国的戏剧的真像(相),在两国的文化上亦不无裨益。世界人们的眼光已渐渐集中到太平洋,艺术又何尝不如此呢?中国与日本同属东亚,互通之点很多,中国与欧美,风土人情,完全截然两事,所以这次的筹备,也就比去日本麻烦很多,甚费斟酌,特将中国戏剧制成图案,做英文的说明,至少希望使东方与西方的艺术界有相互接触的机会。”[18]梅兰芳对于中国人的意义已经远远超过一般的戏曲演员,特别是在齐如山等留学生眼里,他俨然成为中华戏曲的代表。
1930年1月18日,梅兰芳率“承华社”剧团部分演员由上海搭乘英国“加拿大皇后号”邮轮远渡重洋赴美,经过14天的行程抵达加拿大维多利亚市,再换船只转赴美国,先后在西雅图、芝加哥、华盛顿、纽约、旧金山、洛杉矶、圣地亚哥、檀香山等地演出京剧72天。
在国内筹备方面做了大量繁琐细致的工作之后,对于梅兰芳访美的主要促成及其如何融入美国的主流社会,即让美国的主流社会能够看懂、听懂京剧,张彭春向梅兰芳和齐如山建议,由华美协进社主办访美演出。自1928年1月开始,华美协进社和梅兰芳围绕着访美演出交换意见,1929年由一般性接触进入实质性讨论阶段。[19]张彭春,字仲述,祖籍山东,生于天津,是中国教育家、外交家、早期话剧(新剧)活动家、导演。1904年,成为其兄——著名教育家张伯苓创办的私立敬业中学堂(南开学校前身)的第一届学生,与后来任清华大学校长的梅贻琦同班。中学毕业后,1910年以排名第十的成绩考取清华第二批“庚款”留学生赴美深造,1915年获得哥伦比亚大学文学及教育学双硕士学位。他的课余兴趣是到百老汇观剧,并钻研戏剧理论和编导艺术,为留美学人所瞩目。1916年回到天津,协助张伯苓主持南开中学,并任南开大学教授,同时兼任张伯苓开创的南开新剧团副团长,引入欧美话剧的演出体制,建立正规编导制度,以其戏剧天才将之提升到相当高度,成为中国第一个排演外国话剧的剧团。1919年,张彭春再次赴美深造,进入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攻读博士学位,师从著名教育家杜威,1924年,获得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博士学位。张彭春不仅是对西方戏剧如数家珍的洋博士,更是一位真正精通京剧艺术的大行家,对中国戏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正如陈省身先生所言:“天津是值得骄傲的,在戏剧的萌芽时代,产生了彭春先生和弘一大师李叔同。”在梅兰芳访美之前,张彭春不仅已是曾在中美两国一些著名大学多次开设中西戏剧课程的学者,而且还是中国话剧史上第一个曾在国外学习导演技术的导演,当时已经导演了近20个载誉京津的中外名剧,堪称中国话剧创作第一人和中国话剧导演第一人,被著名剧作家曹禺尊为恩师。
张彭春早就意识到,中国戏曲要想得到世界的地位,绝不是闭户自诩可成的,必须注意到世界的需要。在为古老的京剧艺术输送新鲜营养的同时,他始终相信,美国观众能够接受真正熔歌、舞、剧于一炉的京剧艺术。1930年,时任南开中学校长的张彭春作为艺术指导参加了梅剧团访美文化交流活动,主要负责剧目的遴选与演出的安排。他认为,中国戏曲演出团体到达美国后,面对的是一种完全陌生的文化,在这种文化氛围中,要获得美国主流社会的认可,其关键是适合西方文化的推广方式和演出内容,也就是说,必须研究观众接受学和接受心理。如果简单照搬中国式的戏曲表演形式,未必能达到中美交流的目的。
邀请梅剧团赴美演出是华美协进社改组以来所举办的第一次文化交流活动,也是孟治继任社长后的第一个大动作,他请“相信中西文化沿着不同的轨道发展,可以互补”[20]的老学长张彭春担任总导演。剧组以重量级戏码《霸王别姬》在旧金山、芝加哥、洛杉矶等地演出,更破天荒地登上纽约百老汇的舞台,让西方社会第一次见识到中国国粹——京剧。实际上在梅兰芳1930年的访美演出中,张彭春不仅应邀担任剧团的剧目总导演、随团顾问以及事实上的舞台监督和首席发言人,而且还以芝加哥大学客座教授的双重身份,一方面与纽约的新闻界、戏剧界、知识界的新老朋友频繁接触,介绍包括斯达克·扬(Stark Young)在内的美国戏剧家与梅兰芳见面,同梅兰芳一起解答对方提出的各种问题;另一方面,张彭春还在剧团每场演出之前,着大礼服,先向完全不懂中国戏剧传统及技巧的美国观众,发表关于京剧特点及意义的简短演说。由此可见,要论述梅剧团访美在中国戏曲发展史上的意义,张彭春确实是一位不能忽略的重要人物。
为了使京剧能够走向世界,张彭春力求以综合艺术和二度创作的观念,对一些有影响的京剧剧目重新整理,在压缩纯交代性场次使之精炼集中的基础上,要求演员按照导演构思塑造艺术典型,注意整体配合,以及净化、简化戏曲舞台等。“此次登台,戏目均由张彭春先生(字仲述,张伯苓先生之介弟)排定。张君对于剧学确有深切研究,尤能了解观众心理。”[21]张彭春按照美国主流社会的习惯和口味,充分考虑国外观众的需要,提出了一些改革建议:“外国人对中国戏的要求,希望看到传统的东西,因此必须选择他们能够理解的故事,中国戏的表演手法唱、做、念、打,但这些都为剧情服务,外国人虽不懂中国语言,如表情动作做得好,可以使他们了解剧情。每次演出剧目要多样化,如同一桌菜肴具备不同的色、香、味,才能引人入胜。我主张以传统戏为主,武打古装戏为片段,服装、化装要搭配,帔、褶、蟒、靠、厚底鞋、长胡子、大头、贴片、彩鞋、花脸、净脸等,要注意色彩图案的调和。”[22]
在实际演出中,每晚安排演四出戏,头一出和末一出必须由梅兰芳表演,中间可以加别人,这样安排,一来梅兰芳不至于太累,二来可以使观众耳目一新,引起更多兴味。具体节目单内容包括:《汾河湾》中塑造一位苦守寒窑、痛失爱子的贤妻良母柳迎春,《青石山》《红线盗盒》中的“剑舞”,《刺虎》中塑造一位舍生忘死、代主出嫁的复仇宫女费贞娥,《贵妃醉酒》中塑造一位天生丽质、一度失宠的宫怨妃子杨玉环,《芦花荡》《西施》中的“羽舞”,《打渔杀家》中塑造一位不堪苛政、走向反抗的渔家女儿萧桂英。[23]时间上也做了精心安排:时间不要太久,每晚不能超过两个小时,“外幕上作乐(两分钟),说明(五分钟);汾河湾进窑后各场(二十七分钟),小息连叫帘在内四分钟;外幕上作乐(一分钟),说明(三分钟);青石山(重排)九分钟,小息连叫帘在内四分钟;外幕上作乐(一分钟),说明(三分钟);盗盒舞剑(五分钟),叫帘一分钟,休息十五分钟;外幕上作乐(三分钟),说明(五分钟);刺虎三十一分钟,叫帘一分钟;共计一百二十分钟”[24]。这些剧目的故事、扮相、色彩、时间都是经过仔细研究、反复推敲而定的。每次演出幕的开闭由张彭春先生主持。各剧的说明,先由齐如山做成中文,杨秀女士将其译为英文,再由张彭春先生审定。每一场的安排都兼顾剧情、身段、扮相、行头各个方面,错落有致,各尽其妙,因而在演出时引起了美国观众的极大兴趣。(www.xing528.com)
1930年1月,梅剧团抵达美国,中国驻美公使伍朝枢在华盛顿为梅兰芳举行了欢迎宴会。那天,除了美国总统胡佛有事外出,政府阁员全部到齐。宴会还邀请美国国务院官员、各国使节和社会各界知名人士600余人,观看了梅兰芳在美国的首场演出《晴雯撕扇》,那晚的掌声是最热烈的。由此,美国主流社会认定梅兰芳是一位东方的大艺术家,此次来美的目的是沟通中西文化,而非纯粹的商业演出。
梅剧团结束华盛顿之行后,来到纽约。纽约是美国文化艺术最重要的一个码头,也是多元文化交融的城市。梅剧团之前在华盛顿的演出只是官方的一种礼节性演出。当梅剧团来到纽约,当曼哈顿相遇京剧,奇迹就在这片充满生机的新大陆上演了。张彭春知道在纽约演出的重要性,联系华美协进社,将纽约的第一场演出就安排在华美协进社,招待纽约各大学的学者及文艺界人士。华美协进社董事会成员欧内斯特·K.莫(Ernest K.Moy)编纂了一本题为《梅兰芳太平洋沿岸演出》(The Pacific Coast Tour of Mei Lan⁃fang)的专集,鼓励美国主流社会来观看独特的东方戏剧。专集内容不仅包括介绍京剧艺术和梅兰芳生平的文章,而且列出了一份详细的赞助人名单,在赞助人名单后面明确显示承办单位是华美协进社(Auspices:China Institute in America)[25]。华美协进社积极为梅剧团协调在美的社会关系。剧团刚到西雅图,便接到纽约两位太太的茶会邀请,并且把时间都定在到纽约当天的下午五点钟,“这两位太太,都是纽约交际界的领袖,又因他们把别的客都请定了,所以不能改”[26]。经傅泾波调停无果后,只好“电请熊总领事崇志,郭博士秉文,二位出来调停,先到一家停五分钟,再到那一家去盘桓半个钟头,以后再回来,这样才算解决”[27]。为了梅兰芳的演出,郭秉文成功地邀请到了克利夫兰·E.道奇(Cleveland E.Dodge)[28]和奥托·H.康(Ot⁃to H.Kahn)[29]这样的社会名流做赞助人。华美协进社了解西方的状况,并且通过召开欢迎会为梅兰芳融入美国主流社会起到了莫大的作用。郭秉文、张彭春、孟治等人的母校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公会组织了100多名学者举行座谈会。时任华美协进社顾问委员会委员的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杜威博士等请吃晚饭,“主客合起来共有五十多人,都是大学教授,或是老博士。大家对中国剧和梅君的艺术都极端赞美,并且有很多人还向梅君详询中国剧的组织和特点”[30]。另外,纽约剧院俱乐部前副会长奥蒂斯·史肯纳夫妇(Mr.and Mrs.Otis Skinner)也召开了欢迎大会,欢迎梅兰芳。此俱乐部会员“皆知名之士,非名角不能入此会,会员中十之八九为剧员,十之一二为各界有名人物,如画师、摄影师、导演家、著作家及新闻家之流,皆各界中之出类拔萃者,盖此为剧界最高机关,为剧界中人谋与外界连(联)络感情、研究学问之所也,畹华(梅兰芳)到场时,会场二百余人鼓掌欢迎”[31]。
梅兰芳的唱腔醇厚流丽,感情丰富含蓄,他的嗓音脆、亮、甜、润、宽、圆俱备,而最难得的是又甜又亮。梅兰芳的表演善于运用歌唱、念白、表情、身段、舞蹈等技艺,把人物的心理状态刻画入微。他运用的艺术手段自然、和谐、圆活、洒脱、出神入化,富有节奏感和塑形美。他的表演艺术的特点是质朴中见华贵,端庄中含俏丽,淑静中蕴情致,妩媚中显大方。梅兰芳此次赴美,可以说在美国掀起了一股“京剧热”。纽约《世界报》指出,梅兰芳是人们所见过的最杰出的演员之一,纽约还从来没有见识过这样的演出。美国《太阳报》也刊文指出,这几乎是一种超乎自然的发现,通过许多世纪,中国人建立了一种身体表情的技巧。无论理解与误解,梅兰芳都让美国人第一次见识了中国的京剧艺术。
在美国戏剧界、学术界的专家学者中,以著名诗人、小说家、评论家斯达克·扬在《戏剧艺术月刊》(Theatre Arts Monthly)上撰写的《梅兰芳》一文最为著名。他在与梅兰芳的会谈中说:“看了你的做工表情,我联想到古书里谈到的希腊的古老戏剧,因为没有看过这种表演,难以捉摸它的组织和形式,从你的演出里,许多疑问得到解答,使我喜出望外。”[32]随后,斯达克·扬对梅兰芳在京剧舞台上艺术性地再现中国古代妇女形象的精湛表演,给予高度评价:
梅兰芳并没有企图摹(模)仿女子。他旨在发现和再创造妇女的动作、情感的节奏、优雅、意志的力量、魅力、活泼或温柔的某些本质上的特征,而从这些方面扮演一个人物,稳妥地富有女性的特征,而以舞蹈方式再现,诗意盎然。[33]
斯达克·扬对中国戏剧的高度综合性(被他称为“纯洁性”)给予这样的诠释:中国戏剧的纯洁性在于它所运用的一切手段——动作、面部表情、声音、速度、道白、故事、场所等——绝对服从于艺术目的,所以结出来的果实本身便是一个完全合乎理想的统一体、一种艺术品,绝不会让人错当作现实。他感到中国戏剧汲取了这种特殊艺术的一切手段——表演、道白、歌唱、音乐、广泛意义上的舞蹈、形象化舞台装置,最后还包括观众在内,因为演员明确而坦率地把观众像其他任何因素一样包括在他的技艺之内。同时,他还看到了程序性作为中国戏剧的一种重要传统而不容忽视:这种戏剧具有一种热情流传下来的严密传统,一种严格的训练和学徒制,还有要求严格的观众,所以演员表演得好坏,能让人看出是照既定的演法还是故意敷衍了事,以等待接受观众的评判。他认为中国戏剧是建立在精雕细刻的基础之上的,因为观众除去不知道的临时的插科打诨之外,已经对剧情和剧中人物十分熟悉,只关心表演本身、表演的质量和表演的展开。所以,他称赞梅兰芳所代表的中国戏剧是一种具有真正原则性的学派,应该引起西方戏剧界的重视和研究。
关于中国戏曲音乐的艺术表现力的问题,斯达克·扬注意到笛、箫等管乐在京剧乐队的功用和打击乐的重要性,并由此发现中国传统的戏剧艺术与音乐的密切关系,甚至找到了它们在情绪表现上的一些规律:每逢感情激动得似乎需要歌唱就唱起来,这从生物学的观点来看是正确的——因为我们的情绪一旦激动就会很自然地引吭高歌——依我看来,这是戏剧艺术高度发展中的一种正常而必然的现象。[34]
斯达克·扬并不认可其他评论家关于中国戏剧是完全非现实主义艺术的观点,他觉得梅兰芳的戏剧艺术并非完全没有现实主义的成分,它并不具有立体派绘画、抽象的阿拉伯装饰或几何舞蹈设计所具有的那种含义。跟它确切相似的是中国绘画和雕刻。遗留在我们记忆里的是对他们的抽象画和装饰性的印象,但是我们往往对那种精确性感到惊讶;自然界、一片叶子、一束花朵、一只鸟、一只手、一件斗篷,都被观察得极为精确细致,同时我们也对它们那具有特征的细节所呈现的使人眼花缭乱的色彩缤纷标志感到惊奇。这种精确的标志绝妙地镶嵌在整个艺术之中,这种艺术臻于完美而理想。他从中国艺术的写意性美学原则出发,在一定程度上厘清了西方人对中国戏曲的某种误读。[35]
华美协进社也积极向西方观众宣传、介绍中国的戏剧艺术。就在梅剧团初抵纽约之时,张彭春在华美协进社以“梅兰芳”为题发表了学术报告。由该社编辑出版的宣传手册专门刊登了胡适先生撰写的一篇文章《梅兰芳与中国戏剧》(Mei Lanfang and the Chinese Drama),对京剧和梅兰芳在国内演出的几部新剧做了详细介绍。同时,手册也收录了国立北平大学京剧学教授齐如山先生的一篇文章,从专业角度阐释了京剧的主要特色。此外,该手册还对京剧服饰、舞台道具、唱腔特色做了详细说明。
1930年2月16日晚,由梅兰芳领队,张彭春为剧目总导演和演出总顾问的梅剧团在纽约百老汇第49街剧院(49th Street Theatre)举办了首场文化交流演出,中国京剧第一次登上了美国的戏剧舞台。这是一家拥有700个座位的剧院,坐落在百老汇剧场林立的中心地带。在服装和乐器的制作、舞台样式的设计与剧场的布置上,梅剧团都力求体现中国气派。舞台样式仿照故宫戏台的规模,台前设立两根圆柱,上挂一副对联,舞台两边装饰龙头挂穗,装扮得富丽堂皇。剧场门口悬挂100多个红色灯笼、几十幅图画、各种旗帜,一切都采用中国传统元素。乐队人员、剧场服务人员一律身着中式服装,体现中国特色。开演之前,张彭春身着燕尾服上台,用英文做总说明,解释中国京剧的组织、特点、风格以及一切动作所代表的意义。然后由华裔大学生杨秀女士用英文做报幕解说,解释剧情和京剧表演的特征,最后才是梅兰芳隆重登场。梅兰芳在纽约一炮而红,这种以主流社会为对象的演出方式,受到空前欢迎,首场演出结束后,梅兰芳的谢幕竟达15次之多。两个星期的戏票也在三天内售罄,演出时间从原计划的两个星期延长到五个星期,并移至场地更大的可以容纳1000人的曼哈顿国家剧院(Imperial Theatre)。尽管当时恰逢美国爆发经济危机,处于经济大萧条时期,但绚丽多彩的京剧艺术依然受到了美国人民的广泛喜爱。
1930年2月,纽约各大媒体掀起了一股中国京剧热,盛赞和美誉铺天盖地而来,《纽约时报》记者阿特金森(J.Atkinson)发表了一篇著名评论:
梅兰芳的哑剧表演和服装展示的演出真是精美优雅,可爱绝伦,美妙得像中国古老的花瓶或是刺绣的帷幔。这是一次接触,与一种在数世纪中不可思议地圆熟起来的文化的接触。虽然美国的戏剧形式极其活泼生动,而京剧却相当正统和严肃,但是梅兰芳的表演在创造丰富意境、激发自由想象力方面却独树一帜。他德艺双馨,给我们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就是优雅、美丽、华贵、冷静、富有真正的想象力。[36]
该评论把中国具有皇家特色的生活用品、器物同梅兰芳相互比照,让观众在欣赏节目的同时,也领略到了中国典雅文化的魅力,这就在某种程度上阐明了梅兰芳在美国演出成功的原因。
评论家吉尔伯特·赛尔迪斯(Gilbert Seldes)看过首场演出之后认为,美国观众能够欣赏到的是梅兰芳无与伦比的精湛演艺。他说:
这位演员特殊的体质,他对身躯绝对有把握的掌握和控制能力,他那对异常敏感的眼睛和一双灵巧的手,他那完整的表演特色,和他那一直深入角色的情绪。尽管样样似乎都是陌生的,其中一样至少是陌生的,因为它在我们国内不常见,那就是艺术上的端庄正派。尽管你对他的剧情和表演了解不多,可是你会觉得梅先生在表演上从来没有降低要求,从来没有不适当地加以渲染,或者舍弃他为自己所制定的高标准。[37]
由此可见,梅兰芳此行不仅大大提升了中国传统艺术的地位,而且还在戏剧方面同美国艺术家坦诚交流,从而唤起了欧美戏剧艺术界对中国传统戏剧的表现手法的关注。
熟悉美国剧坛情况的人们都知道,一个新的剧目、新的剧团,只要能在百老汇旗开得胜,在全美甚至整个西方就能乘胜前进。而要能在百老汇旗开得胜,除了剧目和剧团的实际艺术水平,一定程度上也取决于剧评人点不点头,新闻界说什么话。正因为如此,梅剧团当年之所以能闪电般地征服百老汇,使得纽约市民一觉醒来就争看梅兰芳,关键在于,通过首场演出的四个京剧折子戏,已经先征服了纽约的剧评人和新闻界。于是,纽约报纸对中国戏剧的态度,一夜之间就从轻视、嘲笑转而赞美、叹服,既然报纸都异口同声地告诉纽约市民,梅兰芳将是你所见过的最优秀的表演艺术家之一,观看中国戏剧将是使你感到最美妙也最兴奋的一个夜晚,充满好奇心的纽约市民自然也就急于领教从未接触过的中国戏剧艺术了。
为了满足广大观众的要求,华美协进社编辑出版了《纽约观众心目中的梅兰芳》一书,收录了许多社论、文章和相关报道,字里行间充满了仰慕和赞誉之情,充分证明了梅剧团此次赴美演出所取得的巨大成功。同时,以华美协进社为纽带,梅剧团也获得了纽约各界社会精英的肯定与赞助,纽约赞助会是以美国前总统威尔逊(T.W.Wilson)的夫人为首组成的,具体包括政界人士、金融界人士、美术界人士、藏书家、艺术家、致力于中美文化交流者等,因此,梅兰芳在美国社会的成功是社会网络不断扩展的结果。
梅兰芳在美国演出的成功是中国文化的一次完美展示。他向美国主流社会展示了中国优秀的传统戏剧文化艺术。当时的美国人同欧洲人一样,对于神秘的东方充满了好奇,同时他们也是一个能够欣赏各种不同艺术风格美的民族。整个行程的安排显示了主办者——华美协进社对于美国主流文化和欣赏品味的深入了解。他们不是从华人聚集最多的旧金山、洛杉矶等西部城市开始的,而是从代表美国主流文化的基地——纽约开始了这趟巡演。从东到西的整个行程,把梅兰芳从主流社会逐渐推向西部华人聚集地——旧金山与洛杉矶。“美国的习惯是每逢星期三、星期六总演白天戏,观客大半都是女子。按平常的情形不大容易满座,可是这次梅君演白天戏,没有不满座的,所以大家都认为这是一种极特别的情形。在美国一共演了72天戏,大致有五十几天满座,其余至少也有七八成,所以票价由5元涨到了12元,由此可见观客的拥挤了。”[38]策划团队着重强调了梅兰芳艺术乃至中国京剧艺术的皇家风范,以此作为中国古典艺术的代表,把中国汉唐时期通过丝绸之路传播到西方的瓷器、丝织品、宫廷绘画、装饰风格等艺术同京剧演出结合了起来。梅兰芳表演的《霸王别姬》《宇宙锋》《天女散花》等反映皇家内容的剧目就体现了这种风范。华美协进社也通过梅剧团演出的成功而在公众中获得了更大的声誉和知名度,社团成员的队伍也得以壮大。但是,“把中国戏剧和音乐介绍给美国民众只是华美协进社工作的一小部分”[39],要想真正融入美国社会,华美协进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梅剧团在美国72天的传统戏曲之旅,也受到美国教育界的高度重视,创造了中国文化艺术在美国主流社会得到认可的纪录。他们认为梅兰芳是沟通中美文化艺术的使节,也是第一个到外国宣传中国文化的人。纽约演出成功结束之后,华美协进社利用其影响力,向全美学术界推荐梅剧团,从而掀起了学术界了解东方文化的兴趣和热情。哥伦比亚大学、普林斯顿大学、芝加哥大学、旧金山大学、波莫纳大学、南加州大学和夏威夷大学等高校的校长、教授公会、知名专家学者纷纷邀请梅兰芳举行座谈或演讲,由此在美国学术界、文艺界掀起了梅兰芳热。其中,波莫纳大学和南加州大学特别授予梅兰芳文学博士荣誉学位,表彰他在戏剧领域所取得的卓越成就。总之,梅兰芳以中国戏曲艺术的巨大魅力和个人精湛的演技,征服了美国民众,获得了美国艺术界和学术界的热情赞扬和高度评价。一位美国艺术评论家指出,东方是东方,西方是西方,这对孪生子从未见过面,但现在他们相遇了,非但没有相互排斥,而必然是从相遇、相知乃至相辅相成,这一情况体现在了梅兰芳的身上。事实证明:京剧与西方戏剧虽然有着完全不同的文化背景,但是仅凭直觉,西方观众完全能够欣赏京剧艺术。作为第一位把中国京剧艺术带到世界上的人,梅兰芳此次访美演出,不仅沟通了东西方文化,也促进了中美两国人民的友谊。梅兰芳是把京剧艺术融入西方主流社会的先行者,开创了京剧走向世界的历史。历史将会永远铭记,1930年,一个中国人在美国创造的奇迹,至今无人超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