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文化”作为新兴的文化形态,起源于微博的风靡流行,成熟于微信、微小说、微电影、微视频、微公益的广泛普及,与互联网普及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密切相关。
“微文化”之根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数字技术的发展。如互联网技术、移动终端技术、数码转型技术等等,为网民提供了优质的上网环境和移动服务。目前,“微文化”的传播主要依靠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通信终端,通过微博、微信、QQ、Line、Skype(MSN)、BBS等自媒体平台,运用文字、语音、视频和图像等多种形式进行实时互动的交流和传递,具有“短、平、快”等显著特点。二是现代生活的变化。青年热衷于通过微博、微信等“短、平、快”的形式抒发情感;“宅男宅女”们更喜欢把自己放逐到独立的空间中,独自享受着一个人的世界。他们与外界联系的方式大多通过网络来实现,如网购、网聊、网恋、网络社交、网上写作和阅读、网上理财等,不少年轻人的日常活动几乎都是在网络上完成的。三是资讯的爆炸。在网络环境下,每一个人都成为信息的接受者和传播者,信息生成的低门槛和信息传播的自主性,使得资讯出现大爆炸的态势,由此,无数内容生产商都在消费文化。
“微文化”具有“微”、“碎”、“独”的特点,其中真真假假的信息骗局,个人私密生活的公开化,导致人们在微应用中渐渐迷失,也面临着巨大的心理孤独,他们习惯与虚拟的世界交流,形成了一个特殊的文化群体。“微文化”也给社会带来了四大变革:一是知识传播方式的改变。以前的知识传播主要是靠权威人士传授,比如《大百科全书》《英文大词典》这样的资源库,只有接近资源的人才有资格传播知识。但今天已经不再如此,任何人都能在互联网上搜索答案。以前老师说什么,学生就接受什么,但今天老师的权威受到了挑战,因为老师面对的不再是一个个无知的听众,而是一个个移动的图书馆和数据库,每个人都可以在手机上搜索相关内容,教师的权威性坍塌了。在这样的时代,我们应该如何当老师?在孩子面前,又应该如何当好教育者?与此同时,知识也如海水般汹涌而来。例如,你看了一上午手机,感觉看了很多内容,但最后发现自己其实啥也没记住,时间已经过去半天了。这是一个阅后即忘、阅后即焚的资讯过剩年代。每个人都说自己传播的才是知识,自己的公众号才最有价值,但真正被记住的微乎其微。过去,作为一个学者要出版专著挺不容易。今天,人人可以随时在网上开专栏,如果你的文章写得好,自然就有出版社联系你出版。二是人们的生活正在变得泛众化。这里我讲的“泛众化”,仅指“众筹”或“众享”正在泛化。如今几乎所有行业都在做互联网,你可以在跑步的时候顺路给人送个快递,在做饭的时候多做一些卖给邻居,或者在家给孩子辅导作文,为出国的留学生提供咨询……只要你手中有可以出卖的资源,就可以上互联网,将其泛众化。你的衣食住行也可能不再是商业机构的人为你提供,很有可能就来自你的邻居。在这样一个泛众化的时代,人们正在被陌生人包围。三是人际关系发生改变。现在微信群极大地便利了人们的自我表达和群体交流,也方便了各种信息的获取与传递,改变了过去的人际关系,出现了以小圈子为主的人际关系圈。人们在不同的小圈子里展示着不同的自我,现实的人际交往容易破碎。四是人们对世界的想象会以自我为核心,会以虚拟反身定义现实,思考也变得扁平化和单维化。现在很多宅男宅女,不出门,什么东西都是通过网络,变得越来越与世界隔绝,变得越来越丧失历史感,越来越丧失现实感。(www.xing528.com)
由此可见,“微文化”一方面正以其“微言大义”的内涵和“无微不至”的外延,通过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行为,从细微之处影响着、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比如,微商应用的普及,使得每个人的任何劳动都可以变为可出售的商品,自家的饭菜可以上网销售,外出跑步可以通过“摇一摇”顺便给附近的人送快递,等等,可被利用的资本范围变得越来越大。小行动也能汇聚成大磁场,“微而深厚”的“微文化”就是一种积聚的力量。另一方面,“微文化”的兴起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些负面效应。如垃圾信息的泛滥、谣言的生成、负面情绪的传播、伪科学的散布,等等。当信息在各自的社会化圈子网状扩散、迅速发酵时,不少人在不辨信息真伪的情况下,成为无意识的信息传播载体。同时,“微文化”是一种快餐文化,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人们社会生活的碎片化,一定程度上消解着文化的厚重性和整体性,使经典文化的积累和传承更加任重而道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