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徐志摩:存在即诗歌方式

徐志摩:存在即诗歌方式

时间:2023-08-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什么说徐志摩的存在就是一首诗呢?因为,徐志摩的诗歌老早就把他的命运预示了。徐志摩天生就是个诗人,他的诗是情感与音乐,是形式与内容,是理想与现实,是个人与自然完美的结合。徐志摩第一次离别康桥的时候,只会写情诗,那是他和林徽因初遇、初恋、相爱的地方,剑桥的风月叩开了徐志摩浪漫的诗情大门。林徽因后来离开康桥,徐志摩写了一首《别康桥》,那首诗还比较雏嫩。

徐志摩:存在即诗歌方式

徐志摩出生于富豪之家,他的父亲徐申如是清末民初的实业家,徐氏世代经商,早年继承祖业,独资经营徐裕丰酱园。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合股创办硖石第一家钱庄——裕通钱庄,后又开设人和绸布号,成为远近闻名的硖石首富。徐志摩与张幼仪离婚、与陆小曼结婚之后,由于家里不再资助他,再加上陆小曼花钱如流水,徐志摩经济比较拮据,到处上课挣钱。为什么说徐志摩的存在就是一首诗呢?因为,徐志摩的诗歌老早就把他的命运预示了。

1925年1月,徐志摩发表的《雪花的快乐》这样写道:“假如我是一朵雪花,翩翩的在半空里潇洒,我一定认清我的方向——飞飏,飞飏,飞飏——这地面上有我的方向。不去那冷寞的幽谷,不去那凄清的山麓,也不上荒街去惆怅——飞飏,飞飏,飞飏——你看,我有我的方向!在半空里娟娟地飞舞,认明了那清幽的住处,等着她来花园里探望——飞飏,飞飏,飞飏——啊,她身上有朱砂梅的清香!那时我凭借我的身轻,盈盈地,沾住了她的衣襟,贴近她柔波似的心胸——消融,消融,消融——溶入了她柔波似的心胸。”诗中把“飞飏”作为一个最美的存在进行了描写,几次出现“飞飏,飞飏,飞飏”,徐志摩最后就是在“飞飏”中死去的。

1928年12月,徐志摩发表的《再别康桥》这样写道:“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再别康桥》是徐志摩一生追求“爱”、“自由”、“美”等理想的真实写照。诗中的理想主义情感表白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对往昔剑桥留学生活的回忆;二是对当年爱情挫折的追述。(www.xing528.com)

《别拧我,疼》这样写道:“别拧我,疼,你说,微锁着眉心。那‘疼’,一个精圆的半吐,在舌尖上溜——转。一双眼也在说话,睛光里漾起心泉的秘密。梦,洒开了轻纱的网。‘你在哪里?’‘让我们死,’你说。”这首诗是徐志摩与陆小曼热恋时,徐志摩掐了陆小曼一下,陆小曼说“别拧我,疼”,徐志摩马上发现了美,写下了这首诗,这说明了徐志摩是一个追求浪漫的人。

徐志摩天生就是个诗人,他的诗是情感与音乐,是形式与内容,是理想与现实,是个人与自然完美的结合。徐志摩第一次离别康桥的时候,只会写情诗,那是他和林徽因初遇、初恋、相爱的地方,剑桥的风月叩开了徐志摩浪漫的诗情大门。林徽因后来离开康桥,徐志摩写了一首《别康桥》,那首诗还比较雏嫩。后来,他回到国内经过爱情的进一步洗礼后,他的诗越写越美。过了几年,当他再回康桥,想起当年的爱情,想起自己要走但是又不想走,在康桥流连忘返,徘徊很久,依依不舍,一会看天,一会看地,一会看远处,一会看近处的情景,直到下午才开始动笔写《再别康桥》。诗中“西天的云彩”、“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夕阳越来越低,出现了“天上的虹”,直到“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时间线索从下午到黄昏,从黄昏到夕阳西下,一直到天黑,到深夜两三点,虫子都叫得累了,沉默是今晚的康桥,最后用“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作为结尾。实际上,他什么都想带走,因为他舍不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