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中“性相近,习相远”来自于《论语》,孔子认为人生下来的本性都是相近的,只是因为后天的环境变化,才产生了差距。环境能够使人变坏,也能够使人变好。使人变好的方法一是需要教育,二是需要自己读书学习。
《孔子家语·致思》记载:“孔子谓伯鱼曰:‘鲤乎!吾闻可以与人终日不倦者其唯学乎?其容体不足观也,其勇力不足惮也,其先祖不足称也,其族姓不足道也,终而有大名以显闻四方、流声后裔者,岂非学之效也?故君子不可以不学,其容不可以不饬,不饬无类,无类失亲,失亲不忠,不忠失礼,失礼不立。夫远而有光者,饬也;近而愈明者,学也。’”其意思是,孔子对他的儿子说:“鲤呀,我听说可以使人终日不知疲倦的,只有学习才能如此啊!因为一个人的容貌和体态再美也不足以长看的,勇气和力量再大也不足以害怕的,祖先与族姓再尊贵也是不足以夸耀的,但是可以使自己闻名四方、流传万世,只有靠努力学习才能如此啊!所以君子不可以忽略学习,就如君子不可以不端正容貌,否则就形象不佳,容易失去亲情,容易失去忠诚,容易失去礼仪。如果没有礼仪的话,人就难以在社会上立身。表面形象整齐,是重视容貌的结果;从内心明白事理,是学习的结果。”孔子还说:“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意思是说,“君子的最大遗憾,就是死了在世上没有留下一个好名声。”那么,怎样才能留下一个好名声呢?就是要通过学习才能留得好名声。所以孔子还说,“君子有三思,而不可不思也。少而不学,长无能也;老而不教,死无思也;有而不施,穷无与也。是故,君子少思长则学,老思死则教,有思穷则施也。”意思是说,人的一生有三个思考,而且这三个思考不能不思考。第一个需要思考年轻的时候不学习,长大以后就没有能力,没有才干;第二个需要思考就是你老年的时候不教育别人,到死了以后就没有别人怀念你;第三个需要思考的是富有的时候,一定要学会施舍和帮助他人,人不可能永远富有,一旦你穷困的时候,别人也就会给予你。孔子在人生三个最重要的思考中,将学习放在首位,可见孔子非常重视学习。
怎样才能学好呢?孔子认为最重要的方式就是读书。《论语》记载:“子路使子羔为费宰。子曰:‘贼夫人之子!’子路曰:‘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何必读书,然后为学?’子曰:‘是故恶夫佞者。’”意思是,孔子的学生子路让子羔去费这个地方当行政长官,孔子说:“你这是害了这个孩子。”子路说:“为什么我害了人家呢?在费这个地方有人民,有社稷,治民事神皆可学,为什么一定要读书才叫做学问呢?”孔子说,“我讨厌那些伶牙俐齿、能言善辩的人。”可见孔子是多么重视读书,他认为读书是第一位的,做官与读书不能相提并论。(www.xing528.com)
孔子关于增长知识方面有一个重要的论断,就是“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意思是说:生来就有知识的人,是上等人;学习以后有了知识,是二等人;遇到困难才学习的人,是三等人;如果遇到困难也不学习的人,是四等人。孔子“生而知之者”的观点是不正确的,世界上没有生来就有知识的人,知识都是后天学习的。孔子虽然说有“生而知之者”,但孔子从来没有说谁是“生而知之者”。别人说孔子是“生而知之者”,孔子也不承认。他说“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意思是说,我不是生来就是有知识的人,我是爱好古代的文化,勤敏地去追求的人,我只是一个追求古代文献的人。由此可见,孔子的“生而知之”是一个伪命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