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读书读图与读博:西方读柏拉图,中国读孔子

读书读图与读博:西方读柏拉图,中国读孔子

时间:2023-08-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西方读柏拉图,中国读孔子。我觉得黄侃、刘永济两人谈读书特别有趣。读常见的书,这是读书人的本分。我出版的一些书,大体上也有图文相结合的,读图也读文。从读文字到读图像,我更关注读博物馆、图书馆和美术馆。今天的中国人,接受知识、读书、读图像、读博物馆,当然也读日常生活。大英博物馆让老百姓、读书人自由地参观,了解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这让他非常感叹,也充分说明了大英博物馆对公众学习教育的应有之义。

读书读图与读博:西方读柏拉图,中国读孔子

如果人家问你读什么书?很多人都会说读经典。西方读柏拉图,中国读孔子。真的如此吗?真的你回家就读经典吗?我记得,著名的散文家陈源在英国问10个人,10个人回答都一样。“你喜欢莎士比亚吗?”十个人都说“喜欢,我很喜欢”,“你读了吗?”他会想一想说,“读过,读过”。其实很多人听过他的名字,只是偶尔读过他的作品。在我们的日常阅读中,你真的以经典为中心来阅读吗?我的回答稍微曲折一点,读“经典”同时读“常见书”。30年代,林语堂《烟屑》里说了一句话,“只读极上流的书和极下流的书,中流的书不读,因为那些书没有自家面目,不值得你花时间。”林语堂为什么说要读下流的书,他说极下流的书泥沙混杂。不同的时代,极下流的书中都会有一些禁书,但这些禁书随着时代的变迁,到后来就不是禁书。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就是,下流书常常被排挤在大众的阅读视野之外,所以有的人为了炫耀自己的博学,经常读下流书。引征书籍的时候,如果说引征《论语》《红楼梦》《西游记》等,谁都知道,显不出自己有学问。如果引征几个谁也没听说过的下流书,才显得自己有学问,这是好多读书人的一个小窍门。鲁迅对林语堂读下流书取巧特别不满,说他这种读书办法没有自信。因为你能写极上流的书吗,不是!你写的书是极下流的吗?不是!那你的书也没必要读,这样的话这不是不自信吗?这种把读书当表演的方式很不好。

我觉得黄侃、刘永济两人谈读书特别有趣。语言学家黄侃有一句名言:“八部书外皆狗屁。”他自己是做语言学,所以《毛诗》《左传》《周礼》《说文解字》《广韵》《史记》《汉书》和《昭明文选》这八部书是好书,都读。其它的都是狗屁,不读。我想说的是,“八部书外皆狗屁”,只是表明他对这八部书的喜欢和重视,不能代表其它的书都不好。刘永济是武汉大学的一级教授,他给程千帆先生写了一副对联:读常见书,做本分事;吃有菜饭,着可补衣。其意思是讲做学问和做人。读常见的书,这是读书人的本分。常见书就好像米面一样,不是很珍贵,但是它必需,没有它不行。作为人文学者,我认为:读新书,也读旧书;读经典,也读时尚;读有用的,也读没用的。目的是什么?这样才有鉴别的眼光和趣味,知识面才会宽泛。

一说到读书,很多人脑海里浮现出来的是密密麻麻的文字。可是,今天,街头的广告电视、网络等大量的图像进入眼帘,图像的比例越来越大。图像在日常生活中不仅仅是娱乐,也是一个传播知识的途径,所以今天多读书,不仅仅是读文字,还要读图像。它包括纯文字的,纯图像的,图文混杂的书籍,甚至包括有声读物以及影像资料等等,这些合起来才是一个完整的现代读书人。现在大学教育教大家怎么读文字,很少教大家怎么读图像。传统中国,左图右史,左边图,右边史,配合起来读,知识的传授会更快。后来,由于科举制度不考图,再加上印刷制图比较困难,于是到了宋代左图右史的阅读方式逐渐被文字所取代。宋代郑樵曾感叹:左图右史这个传统失落了。到了现代中国,我们才逐渐意识到图像配合文字的方式对促进学习的作用。30年代,鲁迅在一处筵席上对他人说,用活动电影幻灯片来教学生,一定比教师的讲义好,将来恐怕会是这个样子的。话还没有说完,就引起了一阵哄笑。鲁迅说,倘若用美国式的发财结婚故事的影片,那当然不行。但是当年我读医学时,确实看见用影片来教细菌学的。所以我深信不但生物学,就是历史地理,也可以这样办。假如今天鲁迅先生还活着,我相信,他来做演讲,他也会像我一样做PPT,让大家一边看图,一边听讲,一边读文字,这是现代科技给我们的便利。我出版的一些书,大体上也有图文相结合的,读图也读文。讲中国古代的版刻,也讲晚清时的画报,也讲现代的图像、照片等等。

从读文字到读图像,我更关注读博物馆、图书馆和美术馆。因为除了在学堂里面读书,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作为传播知识的最佳场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诸位必须明白,知识在田野,知识在山村,知识在大街口,更在博物馆。有心人处处是学问,我们必须以开放的态度来面对这个世界。博物馆的工作收藏历史记忆,收藏人类知识,收藏一代又一代人文趣味和精神,而这个工作在中国大概只有100年的历史。1906年,清廷派出去考察各国政治的大臣戴鸿慈、端方回来以后给朝廷上奏折说,西方之所以比中国强,就是因为开启民智的办法多种多样。其中,包括建立图书馆、博物馆、万牲园(即现在的动物园)、公园等等。于是,1907年的7月19号,朝廷在北京西郊建立了一个万牲园,这个地方就是今天的北京动物园。自此以后,中国人开始建立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动物园、公园等等。今天的中国人,接受知识、读书、读图像、读博物馆,当然也读日常生活。晚清著名思想家王韬在游历大英博物馆后曾写道:“英之为此,非徒令人炫奇好异、悦目怡情也。盖人限于方域,阻于时代,足迹不能遍历五洲,见闻不能追及千古;虽读书知有是物,究未得一睹形象,故有遇之于目而仍不知为何名者。今博采旁搜,综括万汇,悉备一庐。于礼拜一、三、五日启门,纵令士庶往观。所以佐读书之不逮而广其识也,用意不亦深哉。”大英博物馆让老百姓、读书人自由地参观,了解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这让他非常感叹,也充分说明了大英博物馆对公众学习教育的应有之义。中国第一次驻英、法大使郭嵩焘也在日记中写道,大英博物馆每星期二、星期四两天关门,其他时间让老百姓自由参观,开阔视野,增长知识,这让他很感动。1936年,朱自清到欧洲考察访问,他在《伦敦杂记》里再次写到大英博物馆,说大英博物馆一个星期两天收门票,且门票极低,其他时间不要门票,目的是教育民众,这个用意让他很感动。2002年,我去伦敦大学,住在大英博物馆旁边,总共去大英博物馆十五、六次,回来后写了《大英博物馆日记》。虽然我不是博物馆学专家,对英国的历史也不是很了解,但这本书出来后大获好评,中央电视台“读书时间”栏目还专门做了半个小时的节目。2006年,首都博物馆举办了“世界闻名珍宝大英博物馆之250年藏品展”。由于该展览是国内首次举办的综合性世界文明珍品展,就邀请了3个人在展览期间作演讲。第一个是大英博物馆的馆长,第二个是首都博物馆的馆长,第三个是我。最后据说是我的演讲效果最好,其原因是什么呢?我的水平最低,我讲出来正好符合听众的水平,他们两人是博物馆方面的专家,讲得太专业了,老百姓听得不太明白。

后来,我一直在思考博物馆到底是做什么用的?怎么样传播知识?博物馆是以展览为主还是以收藏为主?博物馆是一个公益事业,如何与商品经济社会协调?我在《大英博物馆日记》写道:大英博物馆免费向全世界开放,在英国是有很大争议的。因为大英博物馆70%的游客是外国人,英国有必要花如此多的钱养大英博物馆向外国游客免费开放吗?后来争议的结果还是免费。因为,文化水平不高的人往往经济收入比较低,如果大英博物馆免费,他们还愿意进来看一看,读一读;如果大英博物馆收费,他可能就不来了,整个国民素质会下降。所以,他们宁肯花钱给外国人,也要让本国百姓免费参观博物馆。英国在文化方面的投入大得惊人,这一点让人钦佩。(www.xing528.com)

一百年来,中国人也建立了很多博物馆。目前,北京就有150余座博物馆。那么,我想问一下大家,什么是最好的博物馆?中国人喜欢将好的博物馆与藏品的多少相关联,与镇馆之宝相关联,喜欢往宝物馆这条思路走,这是我们的偏见。大英博物馆中国馆的大堂有一幅明代的壁画,三个菩萨塑像是景德镇烧制的。按照中国人的想法,这个壁画才是明代的,不怎么珍贵,我们中国有好多更宝贵的东西。可是,对于欧洲人来说,他要理解的不是宝物,而是中国的文化知识。我在大英博物馆还看到一张1985年入藏的中国冥币,左边写的通灵银行行长玉皇大帝,左边写的副行长是阎罗王。当时,我觉得挺好笑,在香港收的一张冥币能入藏大英博物馆。但英国人不这么看这个问题,他们认为,从这张冥币上可以了解中国人对另外一个世界的想象,了解中国的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我曾经在大英博物馆看到一个小女孩在抄复活节石雕的说明书,我就很惊讶地问她是不是做作文,她说没有,仅仅因为自己喜欢。我问这句话背景是,中国学生上博物馆太紧张了,老师害怕孩子不认真看,就布置写作文的任务。然而,外国的孩子是真心喜欢到博物馆学习,是作为一种知识积累行为。我想,什么时候中国的孩子进博物馆不用写作文,他们一定会更高兴

我认为,我在学术上唯一的贡献就是讲到了大英图书馆里马克思的脚印。30岁以上的中国人都知道马克思几十年如一日在大英图书馆学习,终于在水泥地上也留下了脚印的故事。那天,我和妻子要去大英图书馆,提到脚印的事。我跟妻子说这是不可能的,妻子说从小学开始老师就讲这个故事。我说大英图书馆不是练武场,如果是少林寺,两个脚不停地抖动,久了会有两个脚印。而且图书馆不准占位,马克思不可能每天都站在那个地方。进去以后一问,果然我说对了。阅览室里有一个以“阅览室与革命”为题的牌子上写道:这间阅览室以及在它之前的建筑为众多的政治流亡者和学生提供了避难所和精神的源泉。最深地植根于这间阅览室的政治体系是共产主义。卡尔·马克思在将近30年的时间中每天来到这里。1850年6月,马克思最先被旧的阅览室接待。从1857年起,他在这里从事包括《资本论》在内的数项计划的研究。很可能,他使用的是离他所需要的参考书不远处的L、M、N、O、P几排的座位。我在大英图书馆证明马克思没有留下脚印的相关证明资料,后来被很多人引用和转载。后来,我又关注马克思在大英图书馆附近可能有住的地方,于是我又通过各种文字的旅游书,寻找到了马克思居住的地方,离大英图书馆走路大概20分钟的路程,现在这个地方是一个公司的住所,谢绝参观,我便在门口拍了张照片。

大英博物馆里还有一个代表古希腊文化精华的帕台农神庙展厅非常有名,雕塑是19世纪初从雅典的帕台农神庙取下来运回大英博物馆的。最近几十年,很多人一直在关注帕台农神庙是否应该归还希腊,这是希腊的国宝。然而,英国人认为这是他们买的,他们有购买收据。今天,我为什么提这个问题呢?10年前,我们邀请大英博物馆到中国来展览时,他们不拿中国的藏品来展览,怕引起争议和索回。大英博物馆里好多中国的东西,有的是买的,有的是英法联军入侵北京时抢走的。如果希腊索赔帕台农神庙成功,中国人肯定会跟着索赔,所以,现在我们密切关注这个事情。

从2008年开始,我国已经实现了博物馆免费开放(遗址公园、故宫等除外),这本来是好事,不过,我们的老百姓还没有养成上博物馆的习惯和看博物馆的能力,这是一个很大的遗憾。培养国人阅读博物馆是一代人的事情,可以逐步来做。几年前,广州市提出来投资百亿建30座博物馆,我的母校中山大学提出了集资6亿建一个博物馆群,这些都挺好。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培养中国公众欣赏各种高水平博物馆的雅趣。各位别小看这个事情,这个任务一点不比建30座大型博物馆轻松。我们的国人外出旅游都是看风景,逛商场,很少有人去看博物馆。我曾经跟一个德国教授争议,他说中国人缺乏世界眼光,在中国没有外国的艺术博物馆。你到德国去,任何一个中等以上城市,都有东方艺术博物馆。我因为吵不过他,我就发急地说,你的馆藏从哪来?你们当年到东方来拿走了,所以你们在欧洲每个国家,每个中等城市以上都有关于中国很多珍贵的收藏,可是我们今天不能到德国、到法国去拿啊。今天,我们想要建立一个外国印象派美术馆,确实没有办法找到藏品,能买几样就很了不起了。虽然,目前我们没有能力建设外国艺术博物馆,但我认为德国教授的提醒还是很重要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