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加快推进医务社会工作实践以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已然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命题之一。为了打造更好的医疗环境,提升人文关怀,应加大培育医务社工专业人才,打造出一支专业化、职业化的医务社工人才队伍,不断完善医务社会工作相关制度,为医务社会工作的实践与发展培育出一片沃土。
1.培养一批专业化、职业化的医务社会工作人才队伍。
加快高校医务社会工作专业学科的开展与建设,不断提升专业人员的素质与技能。当今社会,医务社会工作存在知名度低、就业前景差、社会地位不高等问题,难以吸引一定数量的人才进入相关专业学习。与此同时,高校相关专业人才大量流失,医务社会工作队伍建设困难大。因而,使医务社会工作专业化、职业化成为必要举措。要不断加强职业技术培训,设立严格的从业资格,保证医务社会工作者的素质,提升医务社会工作从业人员的职业技能,进而弥补生物医学模式的缺陷,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实现医疗服务的“全人”服务目标;有效帮助医护人员预防、疏导和化解医疗纠纷,缓解医务人员压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建设良好的就医环境。
2.对医务社会工作的专业范围和工作职责进行明确的界定。(www.xing528.com)
在大部分医院中,医务社会工作实务仅仅停留在社会志愿者的招募与管理、维持医院与社会公共关系等方面,病房探访也简单地被定义为案主情绪问题的解决,从这方面来看,真正践行了医务社会工作内容的医院少之又少。我国医务社会工作领域应当从西方国家的广泛实践中汲取经验,学习一线城市如上海、深圳等地的医务社会工作实践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对我国医务社会工作者的专业范围、工作职责等进行明确的界定。
3.政府加大对医务社会工作发展的支持。
政府应将社会工作纳入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以及医疗救助体系,利用宏观的制度安排与政策扶持,为医务社会工作助力。政府主管部门要把社会工作作为政府社会管理创新的手段去推广,提高社会工作在医疗、社会保障等领域的参与度。政府应当立足于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价值目标,对医务社会工作进行政策开发,将服务病患较多的三甲医疗机构和社区医疗机构纳入岗位开发的对象,积极开展试点,先实践,再总结,而后推广。另外,政府应借助大众传媒及媒体舆论的力量,积极宣传报道,提升社会对医务社会工作的总体认知,提高公众认同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