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案主情况资料。
陈某,男,60 岁,被医院诊断为糖尿病,面谈时间为2017年9月18日。案主有15年的糖尿病病史和用药史,但从未住院接受过系统的治疗。前几天,案主突然感到一阵晕眩,之后头晕不止,不得已来到二医院检查。门诊医生接诊后建议他在内分泌科住院接受治疗,但他坚持自己只是头晕,糖尿病并不严重。医院对案主进行常规检查,初步认为案主的头晕是由于患糖尿病且多年未得到系统治疗所导致的脑部血液供应障碍造成的,希望他住院接受一段时间的治疗。案主认为医院对自己不够重视,来医院多日都没医生询问自己的病情。同时,案主对于护士一天测几次血糖的行为表示不满,认为这不仅影响了自己的休息,还严重浪费人力。在这种情况下,他对医院产生了不满的情绪,不肯配合医生的治疗。
2.问题分析。
人际关系:目前案主住院接受治疗,因为交际圈很小,没有亲属、朋友来看望,只有妻子照顾他。
情绪状况:焦虑、烦躁、不安,同时对医院有一点排斥。
精神病记录:无精神病史。
身体状况:自入院以来,因头晕、烦躁导致他睡眠质量较差,整个人没什么精神,对同病房的病人或他人抱怨医院的言辞表现出一种不正常的亢奋。
经济状况:退休在家,子女收入稳定。
其他情况:案主有数位亲属从事医务工作,其中有一位亲属在某医院任副院长,案主对糖尿病也有一定的了解。
3.服务目标。
通过与案主的耐心沟通,制订以下目标。
缓解案主紧张、焦虑及烦躁的情绪并探究产生这种情绪的深层原因;向案主讲解专业的糖尿病知识,使他能心平气和地对待医院的各项检查,安心留下来接受治疗;改善案主的心理状态,使他能勇敢地面对疾病,积极配合治疗。
4.治疗模式。
通过与案主的前期沟通,我们发现案主一方面对医院存在一定程度的偏见,且性格偏执;另一方面,他对自己的身体状况十分在意,希望能早日康复。我们认为只有让案主明白,如果他一直保持这种不配合的态度和恶劣情绪,只会对他的身体产生非常不好的影响,劝导他必须认真听从医生的专业建议。结合对他的评估,我们决定采用“生理—心理—社会”治疗模式。
5.介入策略。
从生理的角度分析,案主有着长达15年的糖尿病史,饱受糖尿病的折磨,现在又出现了头晕的症状,这一系列的病情让案主不能接受,因此案主产生不满、不安、焦虑的情绪。我们在进行个案研究过程中,可以结合他对健康的渴望,帮助他缓解焦虑情绪。
从心理的角度分析,案主自恃有丰富的糖尿病知识且有亲属在医院工作,对医院不可避免地存有轻视和偏见,这次如果不是因为案主头晕得实在难受也不会来医院检查。我们要运用心理矫正的方法,改变他对医院的偏见。(www.xing528.com)
从社会人际沟通的角度来看,案主来医院多日,只有妻子在身边照顾,没有一位亲属或朋友前来探望,心理上自然会有严重的落差。我们可以抓住这一点,及时与案主进行言语沟通,帮助案主排解孤独寂寞的心理问题,同时了解案主的心理发展状况并及时做出正确的判断。
6.服务记录。
表6 第一阶段服务记录表
表7 第二阶段服务记录
表8 第三阶段服务记录表
续表
表9 第四阶段服务记录表
7.评估。
(1)评估方法。
采用的评估方式是案主情绪需求和现状满意度的量表进行评估。
对个案工作进行记录,比较案主对我们工作的满意度和期望进行评估;从工作投入的时间、人力、物力和设定的目标,对比案主对我们工作的态度改变和产生的显著效果进行评估。
(2)效果对比。
案主在我们介入的过程中态度有明显转变,从最初的拒人于千里之外、冷漠,到与我们初步建立关系后,慢慢地开始控制自己的情绪,接受我们对他的善意帮助。
案主被确诊为由糖尿病导致的头晕症状后,有过短时间的抑郁、烦躁,对身体状况表现出明显的担忧。通过我们连续几天的开导,案主的情绪从最初的烦躁不安,重回到之前的冷淡再到平静,后来渐趋于稳定,不再大喜大悲或动辄大怒,开始谨遵医嘱、控制饮食,案主个性也渐渐地变得开朗起来。
8.结果分析。
案主情绪渐趋于稳定,开始谨遵医嘱、控制饮食,安心住院接受治疗。案主的问题基本得到解决,我们在接案时所设定的工作目标基本达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