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种现象成为一种文化时,其背后的共性就很值得人玩味。在今天,我们反思“看客”文化,就必然需要分析和探究“看客”的外在表现与内在心理,从而有效定义“看客”这个概念在当代社会的内涵。通过问卷调查结果分析,我们大致可以描画出“看客”的这样几副嘴脸,并由此挖掘出嘴脸背后的种种心理。
第一种“看客”属于麻木不仁型。与鲁迅笔下看枪毙的猎奇者专程围观不同,“小悦悦事件”中的18位路人不约而同选择了视而不见。从“无聊”到“无视”,体现了看客心理的差异,前者围观的根本原因是愚昧,而后者无视的根本原因是自私。从问卷调查结果来看,选择最多的三种心理就是“事不关己,所以见死不救”“害怕引火上身,所以见危不助”“无暇关注他人,只关心自身利益”,三者的选择率分别为66.7%、72.2%、58.7%。
第二种“看客”属于煽风点火型。这些“看客”参与了事件的发展。有48.6%的受访者认为这些人是出于“唯恐天下不乱”的心态,漠视生命与正义,有意激化事态,恶意推进事件向极端化发展。比如那些在轻生者将要跳楼时或者自杀网络直播过程中,完全无意于弄清事实真相,就一个劲儿地起哄、催促轻生者赶紧去死的“看客”。(www.xing528.com)
第三种“看客”属于冷嘲热讽型。41.3%的受访者认为“看客”出于主观臆断,认为事件的主角是在“作秀”或者“活该”,或是看似同情实则指摘,或是不分青红皂白就做出有过归因。这种认为天下没有无缘无故的冤仇的心态,催生了认为当事者必然要承担负面责任的心理。正如祥林嫂的悲剧一样,无论在事件发生过程中还是结束以后,这种冷嘲热讽都有可能成为一种隐形的夺命之刃引发更深层次的悲剧。
从“围观,凑凑热闹”到“起哄,加剧事态”再到“评论,好奇探究”,“看客”的表现可能是单一的也可能是多样的,很多人在群体的影响下,最终做出了自己没有想到的言行,背离了仅仅围观的初衷。这一切,折射出来的是空虚、愚昧的从众之悲,还是自私、阴暗的人性之恶?更值得人反思的是,当调查问及“你认为中国是否有看客文化”时,47.9%的受访者选择了“有,一直很典型”,16.3%的受访者选择了“有,当下特别严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