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8年,张议潮起义逐走吐蕃政权,归附唐朝,在敦煌建立归义军政权。
莫高窟第12窟建于晚唐咸通十年(869年)前,主室东壁绘有维摩诘经变。
维摩诘与文殊菩萨对坐相谈,两人形象无太大改变。文殊菩萨身后有背光,上有花纹,人物形象更为细腻淡雅。下方中国帝王和外国王子图中,吐蕃赞普不再出现,表明敦煌当地百姓对吐蕃政权的厌恶。但西域人形象仍然出现,如画面右下方外族人物,左起第四位,便类似回鹘贵族装束。中原帝王及大臣均着广袖朝服,帝王双手合十,文官戴有幞头,手持笏板或双手合十礼佛,神态安详。帝王身后有两名身着铠甲的武将掌扇,右侧武将赤色袍服的袖子向上摆动,具有动态的力量感,与帝王和文官的宁静安详形成对比。唐代前期壁画中,帝王身边少见这样身着铠甲者。笔者推测,可能是张氏归义军时期混乱的周边局势使敦煌当地对武力较为重视。但这组人物表情略显僵硬,彼此间区别较小,已无唐朝前期的神韵。
壁画中出现城墙,表明维摩诘与文殊菩萨在毗耶离大城中对谈。城墙与城门作为一种防御型建筑抵御外敌入侵,出现城门,或是缘自敦煌百姓希望远离外族入侵,渴望安定生活的愿景。张议潮虽逐走吐蕃政权,并在多次与少数民族的作战中获胜,但归义军政权周围仍存在很多异族建立的政权,如于阗、回鹘、黠戛斯等。《张议潮变文》中曾记载,大中十年(856年),张议潮“遂乃朝朝秣马,日日练兵,以备凶奴,不曾暂暇”。可见当时河西地区时刻面临外族威胁。(www.xing528.com)
相较初唐,第12窟的维摩诘经变画为竖构图,此洞窟中其他经变画也多如此。这个时期经变画总量增多,反映出供养人对现世及来世福报更为强烈的渴求。为防止人物过于密集,画面显得拥挤,画工通过城墙分隔空间,仅出现一部分的城墙为画面延伸留下想象空间。
据何剑平先生研究,中晚唐时期,人们常利用经变下部的屏风画,对佛教义理进行形象生动的表达,所以经变画中出现大量民俗画面。屏风画中的学堂、酒肆,印证了《维摩诘经·方便品第二》中维摩诘“入诸学堂,诱开童蒙”“入诸酒肆,能立其志”的游戏神通形象,也反映了敦煌百姓真实生活场景,体现出维摩诘信仰的世俗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