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80年代中期,有一次我在河南乡下工作。大夏天的,两个老年妇人袒胸露背站在当街打嘴仗,别的我没听懂,就听懂了一句话:“嫩(你)个(尿)鸟!”二位大娘嘴里亢奋出来的“鸟”走的是升调。因为她们争吵的内容我听不懂,所以反倒觉得由二位纯正的乡下妇人嘴里蹦出来的“鸟”值得推敲。中原女性为什么会对“鸟”感兴趣呢?回到住地我开始查资料、找出处,查找的结果,敢情老辈儿的中国人早就对“鸟”爱之有加了,本源在于,鸟与男性生殖器牵上了干系。乡下妇人口口声声的“鸟”指的就是男人裤裆里的那玩意儿。
上一篇文末,我说到了“且”字,这个字早先不读“qiě”,而读作“zǔ”,在老辈儿中国人心目中,“且”是有神性的。那么“且”有着怎样的神性?这事说来话长了,这么说吧,“且崇拜”跟性有关,根源在于对女性生殖器的崇拜上。
远古先民崇敬女阴,早已有之。先民们认为,女人的生殖器是生命之门,女性掌控着生命的出口,女性是生命的主宰,因此,当人类由旧石器时代跨进新石器时代之际,族群是由女性主导的,大小事儿都是女人说了算,就连专门与神沟通的巫也都是由女人充任。
中国古代为什么会有女娲抟泥造人和女娲补天的神话传说?为什么偏偏是女娲创造出了人,并且恢复了人赖以生存的家园、而非男人主持了这事呢?这正是由女性的主导地位决定的。女性是生活的主角,人们信奉的造物神自然也就是女性,而且,女娲抟泥造人起先造的都是女人,后来才觉得不对劲儿,又捏出了男人。(1)
后来,古人发现,仅凭着女阴,没有男女的交媾,女人的肚子根本大不起来,就不会生出孩子。于是,有人(大多是男人)对女人的主导地位产生了质疑,恰恰在这个档口,随着自然资源的日渐匮乏,食物的索取越来越艰难了,男人在生产中的作用日渐突出,千辛万苦捕回来的猎物,谁该吃多少,如果还是在家里带孩子的女人说了算,男人就会有怨气,有可能回来的路上就把猎物吃了。
出土于西安半坡遗址的人面鱼纹彩陶盆(藏于国家博物馆)。在象征着人面的嘴的左右位置,各有一条变形的鱼纹,组成女阴图,象征着一种说法——女阴崇拜。
人和动物在生理上的要求都是有限的,但心理上的要求动物是有限的,人却是无限的,这就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之一。比如公狼的地位低下,捕获到了猎物,先要尽着首领母狼享用,待母狼吃饱了,才轮到公狼进食,对于公狼来说,只能忍气吞声,因为狼的心理要求是与生俱来的、是被限定好了的。人就不同了,我(男人)辛辛苦苦捕获来的猎物,该吃多少为什么总是你(女人)说了算?不断的不平衡,使心理上产生冲突,是人类脱离动物的内因,促就了人类的进步和社会的前行。在这种心理因素的作用下,久而久之,男人说话的声调大了起来,为了生存,女人渐渐地让出了话语权,男人成了族群里的主导。
身为主导的男人不仅在食物的分配上说了算,更重要的是在精神层面上也有了想象力和决定权力。男人断定,男性是生命的存储器和播种机,女性只是接受种子的开口和孕育生命的土地,因此,男性才是生命的本源。于是,对男性生殖器崇敬取代了对女性的尊崇,“且”成了古代先民性崇拜的主角。
那么我们就来说说男性的性崇拜。严格地说,古时人们崇敬的“且”就是男性的生殖器。
“且”,最初的本义是男性生殖器。古人认为男性生殖器与祖先相通,所以将“且”视作先祖。远古时,人们信奉的神几乎都是由死去的祖先充当的,所以先人们得出这样一个逻辑贯式:“且”象征着祖先——祖先是神,进而“且”也是神。
出土于新疆呼图壁县的男根女阴石雕,出自三千年前游牧民族之手。从左边看,妙龄女性温婉、稚萌、敦厚,下半身是被极度夸张了的女阴;另一边是粗壮的、勃起的男根。
既然“且”有神性,当然会被人膜拜。反过来,“且”就得“为民服务”,不过,“且”是怎样服务于民的呢?
看看后两页那幅古滇国祖形柄铜铲图,铲乃劳动的工具,铲柄被做成了“且”的模样。“且”是交媾的工具,劳动以获取食物,交媾以可延续后代,将两类“工具”组合在一起,意在告诫子孙,劳动和交媾是滇人得以延续的根本。
说到老辈儿对“且”的崇敬,给您讲个故事,发生在明朝时期的江浙一带。
史书上记载,明代,江浙地区曾有一座求子庙,但凡生不出孩子的女人到这座庙里进过香,再住上几天,离开以后,差不多有一半的女人会怀上身孕。这座庙被当时的百姓传得神乎其神,后来,这座庙毁于战乱。
前些年,考古人员意外地发现了这座庙的基址,发掘的结果令人忍俊不禁——信女们住的西厢房有一条暗道与东厢房相通。或许这就是为什么来进香的不孕女子能有一半日后喜得贵子的原因吧。
仰韶文化舞蹈陶盆。盆上画着一群男人手拉着手,夸张的生殖器摆动在腰间。
三千多年前商代甲骨文“高祖”,“高”字由头戴着王冠的鸟和男性生殖器组合而成。在商代人看来,鸟和男根是一回事——河南乡村的妇人们为什么骂对方“你个鸟”?其实骂的是对方的男人,骂的是对方男人的根。
男人的“且”成了性膜拜的主角,“且”的能耐到底有多大?古人联想到了鸟,鸟的生育能力令远古人羡慕,人们幻想着能像鸟生蛋那样多生孩子。三千多年前的商朝有“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的说法。于是,“且”就被赋予了鸟的神性。
现如今,中原地区的老百姓将男性生殖器叫作“鸟”或者“家雀”“小鸡鸡”,这都是对祖辈信念的传承。
“且”是性命攸关的宝贝,没有了“且”,人身上的具有“神力”的器官就没了。每个男人,除了意外丢了“且”的,以纯生理学的角度来说,都有使用“且”的本能,但恰如原野中的鹿、马等动物,发挥“且”的功用,是要拼了命争取的。而人呢?想要最大化地发挥“且”的功用,原始时期拼的是气力,当然还有智力,比如略施小计,给点吃的什么,女性吃了人家嘴短,献身于聪明一些的男人,男人的“阴谋”就得逞了。公马、雄鹿拼杀交配权,在于雄性荷尔蒙作祟,为的是自己后代的延续,男人争取“且”的使用权不仅是生理刺激,还在于欲望的满足。就交配来说,动物是有节制的,而人没有。进入到了阶级社会以后,特别是到了封建社会,三宫六院七十二妃子外加三千佳丽,统统为皇帝独享,伟大的汉武帝就曾说过“饭可以不吃,但女人不能没有”,女人是用来干吗的?当然是为了皇帝发挥“且”的功能的。皇帝的“且”造就出来的是皇家血脉,皇家血脉绝对不能被玷污,可是,问题来了,皇宫里不能没有干体力活的男人,为此,老辈儿中国人发明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将男人的“且”割去,于是,偌大的皇宫充斥着三种人:男人、女人、不男不女的太监。
不管是哪种字体,“且”的象形都是男性生殖器。
古滇国祖形柄铜铲。将铜铲的手柄做成“且”,劳动与交媾被放在相同的位置上。
古滇国人头形漆木祖。
关于太监的来历,在这里有必要说一下,古人发现,人没了脑袋就得死,可少了“且”照样能活,这一点,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商代就被觉悟出来了。商代人将死去的先祖敬作神,而且都是职能神,有管征战的、有管农耕的,当然啦,祖先神里边也有管生育的。祭祀管生育的神,当然要进献相对应的物件——割下牺牲品“且”,结果呢?一些被割去了“且”的战俘并没死,这件事启发了商代人。于是,一些留做内宫役使的人被割去了“且”,这么一来,内宫彻底“安全”了。
商代人还从对人的阉割中得到了启发,将战马的睾丸割去,没了交配功能的战马在拉车的时候就不会因发情相互撕咬。再后来,商代人干脆将公的牛、羊、猪也阉割了。被阉割了的牲畜性格温顺了,长得也快多了。(www.xing528.com)
直到清朝灭亡,数千年来王朝更迭,朝代变迁,没了“且”的男人始终是皇宫里的“骨干”,有些时候甚至成了历史递进的“导师”、改朝换代的祸首,究其原因,被割掉了“且”的太监会生出严重的心理扭曲,而这种心理扭曲了的太监掀起的是非往往是惊涛骇浪的。纵观历史,明朝的太监干政最为严重,而且出了不少大名鼎鼎的搅乱朝纲、祸国殃民的大太监,比如魏忠贤,皇帝称万岁,他老魏竟然自诩千岁。
被割去了“且”不是件光彩的事,因为贫寒甘愿去势的人,会将割掉的“且”很珍重地保存起来,比如清朝时期,有人会将离身的“且”油炸了以后用油毡纸包好,挂在自家房梁上,谓之“高升”。日后此人去世,下葬时,“且”是要被放在寿裤的裆里的,名曰“全身而葬”。
中国古代有一种刑法,叫作“宫刑”。汉代的法律是这样规定的,如果犯人犯了死罪,只要自己提出来割掉“且”就可以免死,比如司马迁就申请将杀头替换成割去“且”的刑罚。被割去“且”的司马迁发奋著书,终于完成了历史巨著《史记》的撰写。
由汉律可以得出这样的信息:汉代,头与“且”是同等重要的。
古代中国人膜拜“且”,外国也有这类习俗,比如日本就有一个“元阳节”。过节那天,人们会围拢在一根巨大的“且”前,对“且”做出各自的祈愿。
皇帝重视骨血的纯正,老百姓亦是在意香火的传承,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想要有后,唯“且”担责。
“且”在传宗接代上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因此,中国男人对“且”珍爱之极。
殷墟车马坑与清代被阉割了的男孩,坑里的马也是被阉割了的。阉割术的发明,提高了生产力,但也铸就了一段畸形的“文明”,中国有,外国也有,只是古时的中国人把它发挥到了极致。
(1) 这和西方的说法正好相反,上帝造人,先造的是男人,后来才取下男人的一根肋骨造了女人。
『盐』才是最有味的作料
『中国特色』——行酒令
饕餮怎么就『盛宴』了?
祖神性别知多少?
古代战车之秘
谜一样的瓦当,谜一般的九原
规矩与方圆
『姓』和『氏』不是一回事
中国人为什么喜欢红?
古代中国人干吗要敬月亮?
中国人为什么自称『炎黄子孙』?
门神,防的是谁?
商人怎么就『牛』起来了?
钟馗咋成了抓鬼的鬼了?
盘古是一个什么样的神?
巫是人还是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