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以来,理论的东西听了很多,然而仍有诸多疑惑。新课程导引下的课堂到底应该是个什么样子呢?我带着这样的疑惑,阅读了《新课程与教学改革》一书,忽然间,那些关于语文课堂的理解变得清晰、明确起来了。
语文课堂是“体验”的课堂:在书声与静思中尽显阅读的魅力。
课标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有这样的表述: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签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目前,我们在课标的引领下,懂得了小学语文课堂要重视“读”。这个“读”要读到三个层次:一要重视感知性地读,不添字、不漏字、不读破句子。二是理解性地读,读懂、读畅、读出节奏来。三要有感情地读,要分角色、以表演等形式去读,教师还须指导学生读出词语的重音或轻音、句子的快慢、语气的变化。
然而我们的语文课堂是否真的体现了教学改革所倡导的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理念呢?我有幸听过几位全国特级教师的课,像是支玉恒老师的《放弃射门》、贺诚老师的《难忘的一课》、孙双金老师的《天游峰的扫路人》、王崧舟老师的《只有一个地球》……这些课堂上不仅有读书声,更有余味无穷静思默读。可以说,他们的读是在动与静中体现学生的自主阅读和自由阅读。他们运用了多种方法调动学生读的兴趣:你可以放声,你可以无声,你可以喜欢哪儿读哪儿,你可以哪儿感触深读哪儿,你可以自个儿读,也可以和小伙伴一起读,你可读出个性理解,读出自己的疑问,读出自己的思考,读出自己的情感。总之,不管怎么读,你是读给自己听的,读的是自己的感受,并不是别人觉得好听、动听。一句话,阅读强调的是学生的内心体验。这才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体验性的特点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挥。(www.xing528.com)
语文课堂还应该是“问题”的课堂:在开放的课堂形式中显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新课标积极倡导这种学习方式,并强调“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于是,我们不少语文老师心领体会,为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变着法儿追求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感观上的活跃生动,绞尽脑汁在教学的环节上加上一个自学或讨论。我们经常看到的情境是:老师提出一个有难度的问题,学生们热热闹闹凑在一起,依题解题,而后左顾右盼地等待老师的叫停,最后“交流”答案。
归根结底,就是因为我们不敢开放课堂,从而造成了这种形式主义。在我所听的精彩的课例中,每一堂课都是一个开放的大平台。教师敢于把课文交给学生,让学生与课文对话,在读书中,学生提出许多精彩又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教师索性给他们一个展示的平台,让他们提问,甚至让他们把问题写在黑板上,教师不一味求顺、求全。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是好的、对的,也可能是坏的、错的,教师并不急于解决它们,而是通过生与文的对话、师与生的对话、生与生的对话去理解和引申。
通过对新课标的深入理解与学习,我发现既定的课堂教学任务是能够察觉到的,还有一种隐性的教学任务是我们万万不可忽视的。在充分的讨论和争辩中,在愉快的合作和交流中,在自主的体验和探究中,学生难道不是也在完成着某种隐性的“任务”吗?他们在合作中学会合作,在交流中学会交流,在探究中提高探究的能力,不断地形成和积累着经验。这种“隐性任务”多是课前没有也无法预料到的,可谓之“生成性”任务。在一定意义上说,这种“隐性任务”或“生成性”任务要比既定的任务更有意义和价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