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初中信息化教学存在问题的原因及解决研究

初中信息化教学存在问题的原因及解决研究

时间:2023-08-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目前很多初中的学校领导在对信息化教学应用上普遍存在着功利主义的技术价值观。此外,由于自身教育理念和信息技术知识的限制对信息化教学应用认识还存在一定的误区,认为信息技术的教学应用仅仅是教育信息化的形象工程标志,不会给学校带来实际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初中信息化教学存在问题的原因及解决研究

(一)信息技术的复杂属性

信息技术作为教学的工具和对象,其自身的复杂属性将直接影响信息化教学应用的层次和效果。

1.技术的二重性

技术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二重性,使得技术效应具有正负双重性。从信息技术的自然属性看,信息技术作为改造自然的工具,是通过对天然自然的干扰与破坏来完成其任务的。信息技术本身就蕴涵了一种给人类自身带来危害的倾向和可能,信息技术必然具有反自然性。也就是说,只要存在着信息技术,就必然会有技术异化。[12]因此,只要在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就一定存在信息技术教学负效应现象。这是由其信息技术本身的属性所决定的,与信息技术由谁使用以及如何使用无关。同时,每一种信息技术都有其自身的内在属性以及应用的倾向性。这些特性决定了甚至是制约了它适用的范围。因此,并不是所有的信息技术不受学科属性的限制使用于教学。信息技术的教学应用要考虑到技术本身的特性、学科属性以及实际教学需要。在现实中很多教师教学一味地使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多媒体课件的应用适用于语文这种直接感官教学,对于数学化学等探究式的教学不适应。因此,教师要深入了解每种信息技术设备的特性,按照教学的需求与任务,用最适合的信息技术解决教学问题,以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教育价值与潜能。

2.信息技术的特性

信息技术自身的复杂性、不稳定性以及不断更新也是导致信息化教学出现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13]

首先,信息技术的复杂性。目前,以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已经从只为少数人专有变成为大众所掌握的通用技术。但不可否认,信息技术相对教师来说,依然是复杂的。信息技术的复杂程度与教学应用频率呈反比。例如Word、Excel等文字处理工具,虽然功能很强大,但技术复杂度低、入门容易,通过简单的学习就可以满足教师一般的教学需要,因此在学校教学中使用频率很高。而PowerPoint虽然功能较单一,但制作时技术复杂。因此,在课堂教学上教师通过PowerPoint自制的课件少,一般照搬其他优秀的课件。相对Word、Excel等文字处理工具,PowerPoint使用的范围和频率不高。而对于网页制作、Flash这类复杂程度较高的信息技术手段,需要教师具备较高的信息技术水平。大部分初中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较低,不具备掌握这些复杂程度高的信息技术设施。所以,技术的复杂程度直接导致信息化教学应用的范围、频率和教师的熟练程度。

其次,信息技术的不稳定性。任何技术具有内在的不稳定性,教学中所使用的信息技术也不例外。教学中的多媒体、计算机、网络等设备可能随时出现故障,影响设备的性能。设备性能的稳定程度对其在教学中能否广泛应用起到很大作用。在信息化教学应用中,如果设备发生故障且不能及时维修,教师不能把时间都花费在找原因上,其结果往往是教师放弃先进的信息技术设备,改用传统的黑板粉笔继续教学。信息技术设备故障将会影响到整个教学进程,不仅不能对教学效果起到优化作用,还会对教学活动产生不良影响。信息技术的不稳定性也打击了教师在教学中应用先进技术设备的热情。这就使得充足的设施维护支持变得必要。如果信息技术设施的故障维修不到位,教师在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遇到问题时往往是通知学校设备管理员,自己处理常规问题的能力差。

最后,信息技术的快速更新。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对原有的技术提出新的要求,新技术的发明和使用周期缩短,使得新的教学技术设备层出不穷。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过程中,学校固守原有的信息技术很少对旧的信息技术设备进行更新。这使得信息技术设备配置低下,难以能满足年轻教师的需求。同时,学校还根据发展需要采纳新的信息技术。新的信息技术设施往往是以前设备的升级,虽然具有兼容性,但仍需要教师花时间去学习、熟悉。然而,教师对新技术的认识和使用往往需要经历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这使得信息技术的教学应用跟不上技术的发展速度,导致信息技术采纳与应用之间存在裂缝,造成教学活动与信息技术的脱节。

(二)功利型的技术价值观

功利型技术价值观是着眼于技术应用主体自己能够得到的最大现实功利,在技术应用时只着眼于技术局部的、眼前的、直接的、暂时的、利己主义的价值。由于受功利性技术价值观念的影响,往往导致技术应用主体只考虑到个人的名利得失,忽视或漠视技术对人类社会所造成的破坏。目前很多初中的学校领导在对信息化教学应用上普遍存在着功利主义的技术价值观。[14]

1.信息技术认识的功利化

在信息化教学应用的推广过程中,应用主体的价值观决定着技术应用的方式、手段及结果,直接影响学校信息技术建设和教学应用进程。受传统应试教育观念和功利主义的影响,学校十分看重高考升学率。“以考试成绩论学校教学质量”、“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张嘴教学”的传统教学模式依然普遍存在。在功利型技术价值观的影响下,认为信息技术的教学应用,仅仅就是把文字的、抽象的东西,变成可视可听的、生动的东西。因此,只要完成多媒体课件并实施于课堂教学中,就完成了信息化教学应用。此外,由于自身教育理念和信息技术知识的限制对信息化教学应用认识还存在一定的误区,认为信息技术的教学应用仅仅是教育信息化的形象工程标志,不会给学校带来实际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信息技术应用的功利化

信息技术应用的功利化也是功利型技术价值观的重要体现。很多初中学校在信息技术采纳时片面强调硬件基础设施建设,把大量的资金和精力投入在购买计算机、建设多媒体教室等硬件设备上。而对应的资源如教学资源、学校网络、信息人才等则投入较少。这种应用观念导致学校在信息化教学应用基础设施建设高投入低效益,造成学校相关信息技术设备闲置、利用率低,影响着学校信息化教学应用和教育信息化建设进程。同时学校教师在使用信息技术教学时也着重技术的功利性,强调技术的利己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信息技术应用层次不高,也是导致学校的信息化教学应用始终在“打字、排版练习”和“各学科课堂演示辅助教学”的低级阶段徘徊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健全(www.xing528.com)

1.行政部门缺乏有效的政策支持和制度保证

目前,政府有关信息化教学应用的政策和制度依赖于本区的教育信息化的相关政策,具体信息化教学应用的政策和制度缺失。目前,政府部门有关信息化教学应用政策上,多是些上级下达有关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文件、通知、准则、办法等一般性的指导性政策。缺少适合本地的具体实际情况的可操作的政策、制度。尤其是在信息技术教育经费保障制度、考核评价制度等存在空白。[15]

2.学校相关制度、管理机构不完善

学校信息技术制度建设是信息化教学应用的有力保证。很多初中的信息技术管理规章制度和机构还不够完善,缺少相关的应用效应评价、考核和激励、培训制度。在学校管理制度上,注重具体细节的管理规章制度,有关信息化教学应用的考核、评价、奖励以及培训制度不完善。

同时,学校在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教学上的考核和激励、培训制度欠缺。学校相关制度的缺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师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热情,影响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程。在学校管理机构上,很多中学缺少专管信息技术教学的管理机构。由于机构的缺失,在信息化教学应用中学校各部门推诿扯皮,工作效率低下。目前学校的信息化教学应用的管理工作依附本校的校长室、教务处、科研室等机构上。而这些管理机构的直接领导即校长办公室、教务处或教科室的负责人绝大多数是一线教师出身,他们对于现代教育技术所知有限,有的甚至对现代教育技术有排斥心理,“外行领导”对学校信息化教学应用工作的开展形成了很大的障碍

3.教育资金投入的制约

资金投入直接影响着学校信息技术建设和教学应用进程。从经济因素看,制约初中信息化教学应用的主要是本校信息技术建设资金投入不足、资金投向比例失衡。

(四)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欠佳

教师作为信息化教学应用的主体之一,在教学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其个人背景因素和信息技术素养将会直接影响到信息技术的使用范围、程度和效果。

教师作为信息技术教学的主体之一,其信息技术素养的高低将会直接制约信息化教学应用水平和效果。大部分教师在使用信息技术教学上态度积极,但对信息技术教学本质和价值认识片面。同时,教师信息技术技能的低水平也导致了信息化教学应用的低层次。[16]

首先在教学理念上,很多中学教师仍是以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手段为主,强调学生的考试成绩,忽视素质教育。随着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和新课程改革的开展,教师的信息技术意识有所加强。但由于保守教学理念的制约,使得教师对信息技术教学的本质、知识和价值认识不到位。在信息技术教学本质上,多数教师认为在教学中使用现代教学技术浪费时间,效益差,很难在短期内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升学率。仅有一少半的教师认识到了信息技术的作用和重要性,认为信息技术对推动学校教育现代化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正是由于教师对信息技术教学本质的误解,导致实际教学中信息技术的错误应用,进而促使信息技术教学异化的产生。在信息技术知识上,少数教师对于信息技术基本概念性的知识有了一定的掌握,大部分教师缺乏对相关网络知识的了解和掌握。在信息技术教学价值上,目前,教师对信息技术教学价值的误解主要体现在信息技术应用的功利主义和工具理性。功利主义和工具理性都倡导技术万能论,认为技术可以解决一切问题。在这种价值观念下,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最大限度地使用信息技术,盲目追求技术带来的功效性、精确性和便利性,而忽视信息化教学应用的合理性。

其次,教师信息技术技能较差、应用水平普遍较低。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欠缺直接造成教学中信息技术不合理的应用,出现对信息技术的形式主义以及信息技术的滥用。最终导致信息技术与教学过程整合的低水平、低层次。通过调查发现,教师对于技术复杂度不高的信息技术技能掌握较好,在计算机操作上Windows基本操作、文字处理掌握情况较好,但对较高层次的计算机办公软件和网络使用技能还有待加强。教师信息技术技能的低下,限制了教师信息技术教学使用层次、时间和效果。

在应用层次上,信息技术主要是作为教学辅助工具代替传统的教学手段,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程度低。目前,很多初中的课程整合仅仅局限于信息技术课程,英语语音课、实验课等学科上的整合。

在使用时间上,教师根据教学安排和自己的兴趣一周使用信息技术的时间主要集中在2至3个小时,使用时间的不足也是导致教师信息技术应用不熟练的原因之一。教师信息技术使用时间的长短对教师信息技术技能有着显著关联。教师一周使用信息技术的时间越长,表明教师相关的信息技术技能越熟练,教师越能在课堂上使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

在使用效果上,信息技术的教学应用虽然给学校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手段、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方式上带来了一定促进作用。但由于教师信息技术技能的低水平,使得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相比所带来的教学效果不明显,导致教师使用信息技术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受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