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思维导图助力数学教学的核心知识导图

思维导图助力数学教学的核心知识导图

时间:2023-08-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运用思维导图设计“节”型核心知识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能够对其他类型思维导图的制作起到一定的示范作用,是基础性的导图。笔者以上海教育出版社初中数学八年级第二学期第二十章第二节“一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内容为例,进行“节”型核心知识导图的设计。

思维导图助力数学教学的核心知识导图

“节”是指教材中的“节”,是教授知识内容中最小的一个单位。它一般是指教科书中根据学习内容的特点编排呈现的知识点,也可以由某些重要的知识点组合构成。因此,“节”型知识导图就是根据教材中某一节知识要点而设计的思维导图,或由某些具有相关联系的重要知识点组合构成的思维导图,能够体现概念或命题之间的联系,使这些具体的知识点网络化。

运用思维导图设计“节”型核心知识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能够对其他类型思维导图的制作起到一定的示范作用,是基础性的导图。一方面,在设计其他类型知识体系的过程中,将沿用同样的步骤、原则和方法;另一方面,“节”型导图所建构的内容是通过对教材进行梳理得到的具体知识要点,其细致的建构过程能为其他类型思维导图的建立提供很好的范例,具有很强的示范性。因此,运用思维导图构建“节”型核心知识导图是我们首先要学习和研究的类型之一,也是重要的学习和研究的类型之一。

笔者以上海教育出版社初中数学八年级第二学期第二十章第二节“一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内容为例,进行“节”型核心知识导图的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能理解一次函数y=kx+b的关系式;知道函数图像是一条直线,会用描点法画出一次函数的图像。

(2)能根据一次函数y=kx+b的图像和表达式,探索并理解k>0和k<0时,图像的变化情况。

(3)能运用一次函数的相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能力。

(4)经历对一次函数图像的画法以及图像特征的研究过程,从中领略从特殊到一般、分解与组合的策略以及数形结合的思想。

(二)内容分析

一次函数的内容在初中数学中处于核心地位,与高中阶段的相关知识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是高中函数知识学习的基础,也是中学考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之一。另外,一次函数知识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体现,能够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起到纽带和桥梁的作用。初中数学教材中引入变量和函数内容,体现了学生的学习逐渐从初等数学向变量数学的转变,而一次函数在这部分内容中具有基础性,其研究方法具有一般性和代表性。

本节内容安排在“正比例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和“一次函数的概念”之后,学习的目的是能够用两点法画出一次函数的图像,并且理解与掌握一次函数的性质。在知识点的联系上,本节内容是正比例函数的图像和性质的延伸与扩充,学习的方法和理念也能够为后面二次函数的学习和探究奠定基础,也为高中阶段的代数和解析几何内容做好铺垫。数学知识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初中阶段的“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一元一次不等式及方程组”的理解、掌握以及问题的解决,都是以一次函数的掌握为基础的。因此,本节内容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形结合”数学思想方法很好的素材

一次函数的概念采用的是形式定义的方法,因其表达式是关于自变量x的一次式而得名。这里的“一次”与一次多项式、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中的“一次”含义相同,即自变量的次数是1次,表达式中规定了“k≠0”,而b可为任意实数。这是因为当“k=0”时,函数表达式不是1次而是0次,从而函数y=b不是一次函数。

(三)教学分析

1.重视复习相关内容,以帮助学生理解与掌握一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www.xing528.com)

在正比例函数解析式y=kx(k≠0)中,只有一个常数k,所以在对性质进行探究时,可分为k>0和k<0两种情况进行分析。正比例函数是当“b=0”时的特殊的一次函数,而一般的一次函数解析式y=kx+b(k≠0)中存在两个常数k和b。借鉴前面思考问题的方式先将k依次按照k>0和k<0两种情况进行探讨,那么关于一次函数就可以分别探究k>0,b>0;k>0,b<0;k<0,b>0;k<0,b<0四种情况的图像与性质。

2.注意引导学生理解和把握研究对象与研究结果的内在联系

解析式y=kx+b(k≠0)的函数图像是本节首先要研究的内容,探究函数的性质是对图像进行观察、分析和归纳的过程,所以在本小节中,函数图像可以认为是教学研究的对象,函数的性质是归纳出来的结论,是教学研究的结果。因此,在教学中不能把一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割裂开来进行教学,而要将它们联系起来进行教学。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和体会“结合”的数学思想,还有利于学生养成心中有图的学习习惯。

3.重视教学活动设计,引导学生通过实践、观察,以探索、发现、归纳、总结数学规律

相对概念与运算的学习以及方程与不等式的学习来说,学生对于函数的学习与理解要困难许多。在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中既有常量又有变量,并且其中的常数也是随着问题的变化而变化的,太多的变化因素常常让学生搞不清方向。因而,学生就很难从整体上认识和把握这种变化规律,就更不要说体会“万变不离其宗”的精髓所在了。因此,要改变以往根据一两个函数例子就得出结论的教学方式,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大量的事实研究来归纳、概括和提炼抽象结论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主动地投入研究过程中,还可以对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形成结构化的认识,从而从整体上实现把握一次函数变化规律的目的。

在探索一次函数的性质时,学生通过引导,经历画图,图形观察,结合函数解析式与图像的思考、归纳、交流等活动,探究一次函数的常数项k,以及当k>0和k<0时图像的变化规律(即增减性,教学时不必提出这个名词)。学生通过观察函数图像会发现,直线上点的纵坐标的值是随着横坐标值的逐渐变大而逐渐增加的,这说明函数值的大小是随着自变量x值的改变而有规律地发生改变的,即当自变量x由小变大时,函数值也随着变大;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发现,当k>0时,一次函数都具有这个性质;通过对上述问题(3)的观察,让学生按照同样的探究方式讨论,同样能够发现当k<0,自变量x增大时,函数值y反而在减小,最后总结出一次函数的性质。这个过程体现的数学思想是,让学生经历了一个由特殊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过程。

4.重视数学探究思想和方法的教学

让学生体会这些基本的数学思想、策略和方法,不仅是学好本章内容的基础,而且对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以及分析、处理问题也有积极的作用。因此,本章要以研究一次函数为载体进行教学,以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在进行教学时,教师需进一步对有关的数学思想、策略、方法及其运用进行讲评,从而帮助学生加深认识。

本节有关一次函数的性质,是指由函数图像的特征所体现的直观性质,是通过对图像进行观察、分析和归纳得到的。对这些性质的表述,教师要使用描述性的语言,既朴实又简明。在教学中,教师还要指导学生把握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正确观察一次函数图像的形态,再归纳图像的特征,同时要让学生认识函数解析式y=kx+b中常数k、b的特点与图像的特征之间是相互确定的。一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知识导图如图6-2所示:

图6-2 一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知识导图

首先,在解析式求法分支中,有关求一次函数y=kx+b解析式常量的问题中,使用待定系数法,若已知直线上的两点,则代入两点坐标于解析式中,可得到方程组,解方程组则可求得解析式的常量。若已知直线上一点和k、b两个常量之一,将已知点坐标和常量代入解析式中,则可得到一个方程式,解方程即可求得另外一个常量的值。

其次,各常量的几何意义或与x轴的交点分支中,常数k确定直线的方向,常数b则代表直线与y轴的交点。当b>0时,直线与x轴的交点在x轴的上方;当b<0时,直线与x轴的交点在x轴的下方;当b=0时,直线与x轴的交点为原点(0,0),这条直线就是解析式为y=kx的正比例函数图像。对这些知识点的总结,可以帮助学生迅速地解决相关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