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与几何”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图形的认识、测量、图形的运动、图形与位置等。教学内容的发展性,主要突显在两个方面:一是有关图形认识的横向发展,即图形与几何中,各个基本图形的名称、特征、周长与面积的计算等。二是有关图形认识的纵向发展,从点到线段的认识,从线段到面的认识,从面到体的构成。即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的思维建构过程。这样紧密的发展、成长的过程,在教学时间的设置上历时三年,完成这一知识的探索与学习的过程。“测量”是建立在图形的认识过程中,所需要用到的必要的测量工具、测量数据记载、测量数据的换算等。“图形与位置”是为后续的实践活动奠定基础,能按照比例进行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换算;会描述简单的路线图等等。
由此可见,“图形与几何”的学习需要建立在前有铺垫、后有延续的基础上,形成系统的从平面图形到立体图形的变化过程。并在此基础上,掌握科学的测量技能,识图、画图的基本方法。
“图形与几何”的教学内容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与发展变化的特点。从第一学段有关图形的初步认识,发展到第二学段平面图形的认识,其内涵与外延发生深刻的变化。第一学段只要求学生能认读不同的图形;第二学段是建立在认识线段、角的基础上,建立在测量的技能上,对平面图形具有的特征进行深层次解读与认识。平面图形的特征直接影响着周长、面积的学习,并为后续的相关图形间的面积推导奠定基础。思维导图是一种很好地网络架构方式。
在五年级下册学习“多边形的面积”时,将平面图形的面积推导进行复习整理,引导学生回忆并巩固平面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运用合理的方法进行多边形面积的推导,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知识网络,增强学生转化数学思想。
(一)注重从局部到整体的发展
“图形的认识”这一板块的知识,从学生熟悉的长方形、正方形,发展到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等四边形,再发展到五边形、六边形等多边形。从纵向发展观察,从一个图形的初步认识,到边的测量、到周长的计算、到面积的推导,渗透着从局部到整体的发展演变,从横向到纵向的发展深入。所以,对重要单元的图形面积整理,对后续融会贯通平面图形面积的推导有着清晰的脉络作用。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多边形的面积》这一单元,涵盖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三角形的面积、梯形的面积、组合图形的面积等。运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复习整理单元内容,掌握各种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运用分割、填补等方法求组合图形面积的方法。有助于学生关注局部与整体的关系,能自主推导不同平面图形面积的技能。如图4-3所示。
图4-3 多边形的面积思维导图(www.xing528.com)
直观形象的思维导图,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几者之间的面积关系,清晰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在记忆这些面积计算公式时,只要回忆一下勾画的图形之间相互的关系,能马上唤起学生的思维记忆,明白其中两个难点,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和梯形的面积计算,因为用同样大小形状的两个图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所以三角形面积计算、梯形面积计算都需要除以2。
思维导图使得形象思维记忆与抽象思维记忆的结合,更能让大脑思维记忆深刻,更能体现各个局部的平面图形面积公式,与推导过程中整体面积的根本来源相关联。从整体中发现推导规律,在局部中分清各个图形特征。
(二)注重从平面到立体的发展
“图形与几何”中“图形的运动”这一知识,课程内容主要体现的是:能绘制简单图形的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图形,能从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角度欣赏生活中的图案。在立体图形的认识中,设计平面图形运动的想象环节,以此拓展学生的立体图形想象能力、空间感官能力,有很重要的意义。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作为立体图形的起始课,设计平面图形想象环节,使得帮助学生构思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的思维建构过程,有助于学生思考。因为无数点的延伸,构成线;线与线,二维平面构成图形;平面图形平移的运动,构成长方体、正方体、三棱柱等;平面图形旋转,构成圆柱、柱状物体等。这样紧密的发展,能促进学生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如图4-4所示。
图4-4 长方体和正方体思维导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