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师示范
教师选择较为浅显的章节开始思维导图教学,比如,以第二章“有理数”的学习为题材,研究在初中数学教与学中怎样使用思维导图。
首先要了解本章内容,按照课标的要求,确定教学要达成的目标:①理解有理数的意义,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能比较有理数的大小;②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掌握求有理数的相反数与绝对值的方法,知道绝对值的意义;③理解乘方的意义,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及乘方和简单的混合运算(以三步以内为主);④理解有理数的运算律简化运算;⑤能运用有理数的运算解决简单的问题;⑥了解整数指数幂的意义,会用科学计数法表示数(包括在计算器上表示);⑦了解无理数的概念,能求无理数的相反数与绝对值。很明显,这一章的内容比较浅显,但知识点较多。
(二)教学流程
第一,简单介绍思维导图研究史。第二,介绍思维导图在国外教育和学习中的广泛应用,在新加坡等国家,学生在幼儿时期就已经开始接触思维导图教学方法。第三,介绍思维导图对开发右脑的作用,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简单介绍思维导图的应用,让学生了解网状思维是线性思维效率的一千倍,我们平时对大脑的利用不到5%。比如,一篇学生不熟悉的古诗,分两组记忆后背诵:一组不教思维导图记忆法,一组采用思维导图的记忆方法。5分钟后对比,结果不学思维导图法的学生记忆的准确性明显低于采用思维导图联想记忆法的学生。这样的立竿见影,让学生首先对思维导图教学策略感兴趣,积极挖掘自身的发散思维能力。第四,教师要教会学生利用目录,将“有理数”这章的几个分节标题,以粘贴的方式,粘贴在一个已经做好树干的大树的树枝上,添加色彩,当学生把各分节添上去后,一幅简单的思维导图就形成了。这种树状图形,让学生从感官上体会到思维导图的发散性思维形式,那么学生可以在接下来的学习中继续在各个分支上继续添加更细一些的内容,让整个图像更加饱满,将书越读越厚,而知识的框架却可以越来越清晰。之所以用这种方式开始,是鉴于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还有待发展,培养兴趣是第一步。第五,紧接着,展示一份生动的细胞型思维导图,让学生豁然开朗,记忆深刻。在后续的教学中不断引入思维导图教学策略,让学生体会思维导图教学的优势,让学生通过思维导图训练,初尝轻松学习的快乐。
(三)教师指导学生制作思维导图(www.xing528.com)
遵循由易到难的认知规律,制作思维导图也从简单到复杂。
初级训练:给出知识点,拼图连线,形成思维导图。中级训练:从一堆概念中选出给定的核心概念的,形成思维导图,考查学生对概念的甄别和概念间关系的理解。高级训练:教师在一段内容结束后,选择一个中心词,学生围绕这个核心词,通过联想有关内容,创造性地构造思维导图。另外,通过小组合作,激发兴趣,促进学生深度理解知识。
(四)师生、生生相互评价思维导图,促进学生知识结构不断完善
教学过程中伴随着评价。学生独立完成后自我评价,小组讨论后组内评价,班级汇报中组间评价。另外,还有学生不同时期所做的思维导图的评价,制作方式丰富度的评价。这些评价也是一种学习,会使学生不断理清知识脉络,不断熟练制作过程,不断接受新的理念,形成合作交流和质疑批判的精神。思维导图的应用使混乱的知识清晰化,离散的概念网络化,僵硬的思维灵活化,使学生知识迁移能力不断提高。
教师对学生绘制思维导图能力的评价测试,可以通过给出一系列概念,让学生利用这些概念构造思维导图。通过学生制作的导图,可以看出学生对概念的理解程度,教师对学生所做的思维导图给出有意义的反馈,以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