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深度学习研究》课题已被辽宁省科学规划领导小组于2015年6月9日正式批准立项,课题批号为JG15CB007。
我校于2015年9月22-24日参加了在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召开的“小学生深度学习研究”开题会暨现场会,参与小学生深度学习课题的继续研究。在双塔区师校小教部领导的指导下我校确定其研究课题为《小学生小组高效合作学习深度研究》。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长期以来,我国大多数学校教学采取的是班级授课制,老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这种教学组织形式的局限性早已被人们所认识。它不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在我国,近几年基础教育课程和教学改革的研究过程中,人们也在反思传统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并在《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课程实施建议中,小组合作学习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概念。
虽然小组合作学习已成为小学课堂教学中人们探讨的焦点问题之一,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教学实践中还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仍存在一些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改进的问题。比如小组活动重形式,缺乏实质性合作,很多小组合作都是停留在小组讨论式的合作学习,而且较大部分停留在形式上。小组合作,没有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没有共同任务中的分工和个人责任,更没有对成员完成任务进行加工和评估,学生的参与度不均衡,基础好的学生参与的机会多而基础差的学生参与的机会要少得多;学生间的合作不够主动,没有很好地完成教学目标等等。基于以上的原因,结合我校目前正在如火如荼的推进课程改革,小组合作学习正在课堂中广泛运用这一有利契机,我们相信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可以使小组合作学习真正落到实处,真正发挥出其应有的效果,达到深度学习的程度,并使得课堂教学真正焕发出活力。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合作学习在20世纪70年代兴起于美国。80年代后,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在世界范围内备受关注。由于它在改善课堂内的社会心理气氛,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非认知品质等方面实效显著,被人们誉为“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作为一种新型学习方式的合作学习于80年代被介绍到了我国,从90年代初期杭州大学教育系的合作学习小组教学实验,到90年代中期山东教育科学研究所开展的《合作教学研究与实验》,以及近年来主体性教育实验对小组合作的探讨,这一系列的教育科学研究和教学实践活动,从合作学习的产生背景、理论基础、目标意义、基本要素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为合作学习建构起完整的理论框架,推动了合作学习在我国的发展。当前,国内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关注并研究合作学习,课堂中越来越多的师生从合作学习中受益。
总之,国内外自主互助学习的研究已趋于成熟,其深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价值,对于提高现阶段我国中小学的教学质量以及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开展,都具有深刻的意义。当然,我们也应当看到:重复研究的现象还比较多,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也有待拓展;自主互助学习的适用条件如何界定,评价体系如何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教师教学能力和技巧如何提高等都有较为广阔的研究空间。
三、课题的意义及研究价值
本课题研究试图通过对小组建设与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的研究以最大程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开发学习潜能。本课题设置的小组合作课堂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彻底改变长站讲台我讲你听的给予式教法,以学习的指导者、帮助者、开拓者身份出现在课堂,在指导学生自主互助学习全过程中,始终把学生置于主人地位,把学习的主动权、学习的大部分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真正做到“变教室为学室,变教师为导师”。在自主互助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师致力于为学生的发现、创造、表现提供更多的机会,为不同个性特点的学生提供必要的发展条件,为充分发挥学生间、师生间教学相长效应搭建共同提高共同进步的平台,不仅能激活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诱导出学习积极性,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而且能开发出学生潜在的学习能力。因此,本课题对促进教师教育观念和方法的更新,对发展学生的学习力,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对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都将有不容忽视的研究意义和研究价值。
四、课题研究理论依据
1.合作学习是源自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一种教学理论与策略,它以集体授课为基础,以小组合作性活动为主体,以教学中人际合作与互动为基本特征,强调师生、生生及全体学生间的互动,系统利用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合作和互动来促进学习,并以小组集体成绩作为评价的依据。
2.《新课程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安排小组合作,从小培养学生与人共处、相互合作的能力。通过学生间互帮互助,分工工作,交流、分享成果,团体合作精神得到了培养,在课堂教学中营造了民主、合作、互助的教学关系和愉悦轻松的教学环境,达到了共同进步的目的。因此,“合作学习”是一种能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变师生单向交流为合作、多向交流,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互补互促中共同提高的一种学习形式。
3.教育学理论依据,素质教育要求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小组合作学习,通过教师引导学习讨论,师生共同探究赞等形式的学习实践活动,能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协作,能力和思考表达等综合素质的提高。
本课题旨在通过课堂教学的研究,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寻求小组合作学习有效的方法和策略。
五、课题研究目标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进一步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注重师生、生生交往,积极运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改进教学。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围绕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全身心积极参与、体验成功、获得发展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形成积极的内在学习动机,形成健康向上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在小组活动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引领者角色,引领学生围绕什么样的主题开展学习,怎么样进行学习,当学生进行个性化交流和表达的过程当中,如何把学生各不相同的个性化思考链接起来,生成出来,达成深层次的学习目标。
3.对教材要深度解析,创造性地去解析教材,把已知和未知架起一道桥梁,激活孩子已有的学习和生活经验,进而提出新的问题。
4.教师通过参与对本课题的研究,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提高自身的教育科研能力。
六、课题研究内容
关于小学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学习,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
1.对教师素养的研究。
运用问卷调查、教师访谈等方法分别从教师的教师情怀,本体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三方面进行调查。
2.对班级学习文化的研究。
分别从班级环境和同学之间的关系两方面进行研究。
3.对学习效果的研究。
这是本课题研究的重点,分别从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和学习成效三方面进行调查。
七、课题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的实践性和学生参与性较强,因此主要采取以下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整理收集有关小组合作学习的文献资料,进行相关理论的学习,梳理有利于本课题研究理论资料,应用于研究活动的开展。
(2)行动研究法:本课题的研究,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全面参与,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反馈后在进行研究,将研究成果重新再活动实践中进行再次的实践检验。随着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堂教学、校本教研和集体备课活动中都被认为是十分有效的学习方式。通过对小组讨论实效性的研究可以提高教师自身的科研素质和业务能力。
(3)调查研究法: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搜集研究对象的现实状况的有关资料,以此发现问题,探索规律。(www.xing528.com)
(4)课堂观察法。
八、课题研究的步骤和计划
本课题研究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5年1月——2015年9月)
本阶段主要任务是:申报课题,建立课题组,落实研究人员、划分责任。调查研究实验教师自身的科研素质和业务能力。收集资料,学习有关教育理论,研究制定实验方案,继续配置实验硬件、软件,做好实验前的准备工作。
1.确定课题研究内容。
2.制定课题实施计划。
第二阶段:研究阶段(2015年9月——2017年7月)
1.调查阶段(2015.9--2016.1)
(1)深入课堂,进行观察,走访教师和学生,了解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现状。
(2)对调查情况进行分析,对影响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现象加以分类和总结。
2.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研究阶段(2016.3---2016.7)
(1)对各层次学生群类进行分类研究,从智力因素、心理因素、知识基础、学习方法以及教师因素等各个角度分析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低效的状况及成因,提出对策。
(2)写出“影响小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现状及成因”研究报告。
(3)提出“提高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的具体策略。
3.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实施阶段(2016.9—2017.6)
(1)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研究,帮助学生有效参与合作学习。
(2)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积极参与课堂合作学习的研究。
(3)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
第三阶段:结题阶段(2017年7月—2017年12月)
撰写研究报告,总结实验研究成果,组织鉴定验收,召开结题会。
九、课题研究拟解决的问题及创新点
我校现有29个教学班,21个班配备了多媒体设备并且联网,教师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信息资源。年轻教师信息技术操作水平较高,帮助中老年教师利用媒体搜集科研资料。青年教师相对较少也是我校的一个现实问题。青年教师接受新鲜事物比较快,通过师徒结对能够使老教师及新教师相互学习,新教师向老教师学习教学经验及方法,老教师可以向年轻教师学习新的理念和信息技术,最后到达教学相长。使教师们懂得如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服务于课堂教学,优化教育教学环境。
研究创新之处: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合作学习方面的教学实践经验进行对分析概括,全面、深入、系统地揭示经验的实质,找到可以运用和借鉴的规律性的东西。组织全校师生开展观摩研讨活动,创新合作内容:分析造成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华而不实”的原因,进行反思,提出整改意见,找出“小组怎样合作才最有效”的方法。提出各学科课堂教学“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并通过典型的课例进行研究总结经验;对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效果进行跟踪评价、反馈:①学习兴趣;②学习行为;③学习水平;④合作精神;⑤表达能力。主要的评价反馈方法:①课堂观察;②对学生行为采取小组集体评价的方法;③对学习水平检测采用测验法;④采用与学生谈话,口语测试等自由方法。
十、课题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教学科研需要有良好的教学经验为基础,有优秀的教师为指导。我校三到六年级教师,在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有3年的实践基础,发表过与之相关的教学论文,在实践中取得过很好的效果,取得了一定的经验。课题组组长,学校教导处邵颜红主任;课题组主要成员:各学科业务骨干。
十一、课题主要参考文献
(1)王坦:《合作学习的理念与实施》
(2)傅永曙:《小组合作学习教学论》
(3)张斌:《论合作学习及其对学生行为和态度的影响》
(4)《小组合作学习的理论假设与实践操作模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