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树立文化意识,注重文化知识传授

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树立文化意识,注重文化知识传授

时间:2023-08-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英语教学中,应树立文化意识,应在传授语言的同时同步传授文化知识。这样做的好处是:文化知识加深了学生对语言的了解,语言则因赋予了文化内涵而更易于理解和掌握。在英语教学中,还可以将日常生活交往中的中西文化差异进行总结归纳,这对学生进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我们要培养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就必须重视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不断提高学生对中西文化差异的敏感性。

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树立文化意识,注重文化知识传授

英语教学中,应树立文化意识,应在传授语言的同时同步传授文化知识。这样做的好处是:文化知识加深了学生对语言的了解,语言则因赋予了文化内涵而更易于理解和掌握。

在英语教学中,还可以将日常生活交往中的中西文化差异进行总结归纳,这对学生进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如可将中国人与英语国家人士初交时谈话的禁忌归纳为四个词:I,WARM,where,meal。I代表income;第二个词中W代表weight,A代表age,R代表religion,M代表marriage。由此而引出“七不问”:不问对方收入,不问体重,不问年龄,不问宗教信仰,不问婚姻状况,不问“去哪儿”,不问“吃了吗”。这样可使学生对与英语国家人士交谈的禁忌有更清楚的了解。

我国素称礼仪之邦,其重视礼节程度不亚于欧美任何一国。但是由于中西风俗习惯有很大的差异,如果我们对此不了解,在与英美人进行交往时,就会引起对方的误会,发生不必要的误解。下面是英美人在问候、告辞和称呼上的礼节习惯:

1.Greetings问候

我们中国人见面打招呼时习惯说:您吃过了吗?(Have you eaten?/Have you had your meal?)或者说:您上哪去?(Where are you going?)。而英美人见面时如果是上午则说:Good morning.如果是在下午则说:Good afternoon,在傍晚就说:Good evening.如果与熟人打招呼则说:How are you?或How’s life?如果是与较熟的人或朋友打招呼则说:Hello,或Hi。如果用我们中国人见面打招呼时常说的“Have you eaten?”去问候英美人,就会引起对方的误解,因为“Have you eaten?”在英语里不是打招呼用语,而是“an invitation”即“邀请对方去吃饭”。如果见到英美人时说:“Where are you going?”他们会很不高兴。因为“Where are you going?”对英美人来说则是“an intervention of private”,“即干涉别人的私事。”

2.Parting告辞

到别人家串门或作客,告辞时,英美人习惯说:“I should go now.”或“I’d better be going now.”意思都是“我得走了”。英美人在告辞时从不说:“I’ll go back.”(我回去了。)或“I’ll go first.”(我先走了。)因为在英语里,“I’ll go first.”的意思是:“It’s late.It’s time for the guests to leave.I’ll go first and set a good example.So all the other people should follow me.”即:“时间不早了,客人们该离开了。我先走给大家起了头,其他客人也应该马上离去。”

3.Addressing People称呼(www.xing528.com)

平时,我们常听到学生称呼他们的老师为“Teacher Wang”(王老师),“Teacher Li”(李老师),即便对外籍教师也是如此称呼。其实这是不符合英美人习惯的。在英语中,“teacher”不能用于称呼。那么怎么来称呼老师才符合英语习惯呢?一般来说,英美人称呼中小学的男老师为“Sir”,女教师为“Miss”,如果是大学教师则为“Title+surname or given name”,即“头衔+姓氏”或者直接叫对方的名字。例如:Professor White,Dr.Green等等。另外,我们中国人称呼别人时常把对方的行政职务加上,如:王主任(Director Wang),李科长(Section Li),张经理(Manager Zhang),马院长(Principal Ma)等等,在英语中这些是不能与姓氏联用的。英美人称呼别人时一般分以下几种形式:1.Formal situation(正式场合)Title+surname(头衔+姓氏)如:Tone Smith可被称为:Mr.Smith,Mary Henderson可被称为Miss Henderson。2.Ordinary situation(一般场合)Title+surname or given name(头衔+姓氏或直接叫名字)如:James Martin可被称为Miss Martin或James.3.Informal situation/Close relationship(在非正式场合或关系比较密切)Given name(直接叫对方的名字)Clare Harkey可被称为Clare。

除了语言本身所承载的文化涵义外,西方国家的风俗习惯,人们的生活方式,宗教信仰,思维方式等等都有着深厚的文化背景和底蕴。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还要适时地向学生介绍文化背景知识。如:在中国称中年以上的人为“老”,是尊敬的表示,可在西方,“老”却意味着衰朽残年,去日无多,因此西方人都忌讳“老”,都不服“老”。有位导游讲过这样一件事:在一次带队旅游中,我们的这位导游看到一位美国老太在艰难地爬山时,便上前去搀扶她,却遭到了老人的拒绝。为什么会发生这种事呢?因为在美国这样一个老人普遍得不到尊重的社会里,老人们养成了不服老,坚持独立的习惯。所以美国的老人都不喜欢别人称其为老人(elderly people),在美国都用“年长的公民”(senior citizens)这一委婉语来指代老人。

我们要培养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就必须重视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不断提高学生对中西文化差异的敏感性。譬如我们在进行课堂教学中,师生相互表扬后,教师应该立即对学生的称赞表示感谢,让学生感知西方人比东方人直接,其语言表达更实际,即:“是”就是“是”,“不是”就是“不是”。让学生也能习惯这种表达,并且能运用起来,毕竟我们东方人的这种含蓄不是一朝一夕能改的,它需要我们教师不时的提醒和督促。

好的地方对我们都有吸引力,对小学生当然也不例外。那么,在现在课业负担较重的情况下,学生们如无暇去旅游,我们可以找些国外名胜古迹的图片,录像给学生看看。在视觉上,让学生有种享受,从而激发起他们学习英语的动力和兴趣。我在上“Where are you from?”这个句型时,就自己制作了CAI课件,把各国的名胜都展示在多媒体上,让学生练习。这样,学生们不但连连发出赞叹声,而且也学习了这些外国名胜的英语说法,真是一举两得。一次做游戏时,学生们争先恐后地向讲台上跑,要来参与游戏,我马上在黑板上写了“Ladies first.”并配上一幅简笔画,自己也身体力行地说着:“Ladies first.(女士先请。)”男生立即明白了老师的意图,让女生在先依次而行。课后我向学生讲了Titanic的故事,其中当船快要沉没时,船上所有的男士都让女士先上救生船。如此既解决了秩序混乱,又对学生进行了思想教育,还以异国风情培养了学生的文明行为。

现在随着我国的开放,国外的节日也越来越被我们国人所接受。例如在圣诞节来临之际,我就筹备了一场Christmas Party。准备了一些小玩具当作圣诞礼物,如Christmas Father(圣诞老人),Christmas tree(圣诞树)等等,然后我就给学生讲了有关Christmas和它的来历以及目前英语国家在这方面的习俗,将语言与文化同步进行,不仅增添了学习情趣;加深了对语言的记忆;了解了异国风情;母语、英语互不干扰,且真正起到融会贯通,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小学生学习英语是为中学打下基础,如能针对小学生特点将较常见的小学生易懂的且富于情趣的一些跨国文化、风土人情结合着教材施之以教,最为小学生所接受。由此获得的认知、情感必将迁移到以后的英语学习中去,这将产生不可低估的价值。

语言和文化是不可分割的,语言离不开文化,语言的本质差异是文化差异。这种文化差异带来的学习障碍亦是多方面的。然而多学习了解一些别人的经典文化,如国外的艺术作品,还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增长他们的见识。与此同时,教师对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也是刻不容缓的。我们不但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还要有广博的文化知识,这样才能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我们的英语课堂更加多姿多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