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普洱茶复兴的重要作用

普洱茶复兴的重要作用

更新时间:2025-01-14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邓时海先生是台湾著名茶人,也是普洱茶界名人。由会议发言稿集结而成的《云南省首届普洱茶国际研讨会论文集》,是此次研讨会的一个重要成果。可以说,这次会议从文化、历史、健康、科学等各方面全方位研究、探讨普洱茶,对普洱茶的文化新构建起到了奠基作用。

清末民国以来,香港、澳门地区一直是云南普洱茶外销南洋一带的商业集散地。那时候,云南人只负责生产,主销区都在东南亚沿海区域;因为普洱茶的保健功效,整个珠三角地区的人把普洱茶叫做“伯父茶”。

据《云南茶叶进出口公司志》载,至1990年止,香港经营传统普洱茶批发、零售业务的商家众多,连供应普洱茶的茶楼酒家都有800家之多,普洱茶在港年销售约4千吨。

而普洱茶在台湾的发展也为整个行业的复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分析其原因要追溯到我们国家刚解放的时候,普洱茶作为可以换取外汇的“特种茶”,一大部分出口到香港换取外汇。随着香港回归的临近,很多普洱藏家抛售财产办理移民,使得珍藏的普洱老茶得以上市流通,其中大部分被台湾的买家买走。

普洱茶可以在台湾地区迅速发展,与台湾的社会、人文环境息息相关。普洱茶的保健功能、文化含义,以及越陈越香的收藏属性,受到台湾文化界、医学界、宗教界的极力热捧。

邓时海先生是台湾著名茶人,也是普洱茶界名人。他编著的《普洱茶》一书,2004年由云南科技出版社在国内出版发行,此书奠定了普洱茶老茶的价值认知标杆地位。普洱茶的仓储概念主要是在消费区形成的,是台湾茶商在长期对普洱茶的经营、消费实践过程中,总结出了一套完整的普洱茶后发酵仓储理论,这是对普洱茶价值认知的飞跃,这个功劳,不可磨灭,也不可忘记。正是有了这么多老茶的现实存在,也才有普洱茶越陈越香理论存在的实物佐证。当然,邓先生可能写书时因时间、地域及信息的阻隔,有些茶品的内容及史实不尽详实,但“喝熟茶,藏生茶,品老茶”的观点,极大地影响了内地的所有爱茶人及茶企。

(www.xing528.com)

说到邓先生,我想起一件对普洱茶影响深远的事情来:2004年3月,云南省政府召集由省农业厅、省茶业协会、省农科院、省农业大学、省质监局、省商务厅以及思茅市、版纳州、临沧市等相关部门及主产州市共同召开会议,商议拟由省政府主办“普洱茶国际研讨会”,由全球普洱茶专家来共同探讨普洱茶发展之策以及普洱茶的分类问题。这个提议很快就得到与会代表的一致赞同,于是,很快就成立了名为:“云南省首届普洱茶国际研讨会”工作领导小组。我作为具体工作人员进入筹备组。当时具体落实工作由茶业协会负责,工作内容涉及:邀请海内外知名普洱茶大家、专家;收集主题文稿,出版论文集;制定会议主题词,订制会议纪念茶。总之,这是一个开创性的盛会,内容丰富,工作量很大。方方面面需要协调的工作太多,我们首先拟定了一个邀请专家名单,其中包括了几乎所有现在大家耳熟能详的国内外普洱茶专家。台湾著名茶人邓时海先生受邀出席大会。

这是一场以省政府之名为普洱茶扬名海内外做的首秀,是普洱茶沉寂多年的云南茶界首次在省级政府主持下用自己的声音规模化地谈论普洱茶,从此以后,普洱茶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成为云南万千茶农脱贫致富的“摇钱树”。

会议筹备中,在所有的邀请函及会议宣传册,纪念茶上,都需要有一句主题词,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具体负责人王星银老师。直到定稿当天午餐前,我写了两句话交给王老师:悠悠茶马古道,浓浓普洱茶情。王老师下午告诉我,大会主题词就用这两句话了,心里特别高兴。

首届普洱茶研讨会,邀请专家名单出来了,共120人。加上其他会议代表,总共300人。谁也没有想到的是,会议报到当天,原计划的会议代表300人,实际来了500多人,而且超额人员都来自世界各地,他们都是普洱茶的“铁粉”,很多人来自广东。由于超额人员太多,导致吃住都无法安排。还在主会议室之外的另一个会议室放扩音器,这样,300人的会议,最后扩成500人。

这次研讨会之后,省政府将其更名为“云南普洱茶国际交易会”,每年在昆明举办一次,而这次自发的普洱茶盛况,极大地推动了普洱茶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

由会议发言稿集结而成的《云南省首届普洱茶国际研讨会论文集》,是此次研讨会的一个重要成果。《普洱茶名由来的民族学探析》《普洱茶的历史、现状与发展趋势》《从普洱茶的形成历史认识普洱茶》《普洱茶保健功效的探讨》等很多论文发表。可以说,这次会议从文化、历史、健康、科学等各方面全方位研究、探讨普洱茶,对普洱茶的文化新构建起到了奠基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