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千家寨野生型古茶树:普洱知行录

千家寨野生型古茶树:普洱知行录

时间:2023-08-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目前普洱茶界公认的千年古茶树,只有三棵。这三棵千年古茶树属于在册的受国家法律保护古树,位置如图所示。2001年10月10日,台湾天福集团天福博物馆和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人民政府签定了领养千家寨野生古茶树合同。时隔两年,2004年3月上旬,云南省茶叶协会组织专家对云南野生古茶树的生存状况进行调查。2700年古茶树的命运牵动着各方关注。

千家寨野生型古茶树:普洱知行录

市场上偶尔会出现打着“千年古茶树”的噱头的普洱茶产品,所以总有茶友来问我,这些茶是真的吗?真假可能要见到茶的时候才好辨别,不过关于千年古茶树的故事,倒是可以讲讲。

目前普洱茶界公认的千年古茶树,只有三棵。

一是普洱市镇沅县九甲乡千家寨野生型古茶树,距今2700年;二是临沧市凤庆县锦绣村香竹箐3200年栽培型古茶树;三是普洱市澜沧县宽宏乡邦崴1700年过渡型古茶树。

这三棵千年古茶树属于在册的受国家法律保护古树,位置如图所示。

我们先来讲讲镇沅千家寨1号野生型古茶树。

2001年初,上海吉尼斯总部授予千家寨树龄2700年的1号古茶王树“大世界吉尼斯之最”的称号。同年4月,中外专家学者共63人云集镇沅,参加由中国农业科学茶叶研究所、云南省茶叶协会、中共普洱地委、行署主办的第三届中国普洱茶国际学术研讨会。来自韩国、荷兰、美国、加拿大、中国大陆及台湾香港地区的专家学者,考察了千家寨古茶树及万亩野生茶树群落,确认了千家寨上坝1号古茶树树龄2700年。千家寨野生茶王树的威名传遍全世界,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不可复制的。

公元1838年,英国人勃鲁士(R.Bruee)在伦敦印发了一本小册子,声称他在1824年到印度阿萨姆邦的皮珊发现了世界上最古老的野茶树,其最大者树高43英尺(13.1米)径围3英尺(0.91米),并断言1753年瑞典博物学家卡尔·林奈先生把茶的学名定为“Tnee.Sinensis”(中国茶树)是错误的,茶树的原生地并不在中国,茶叶的历史当改写,茶叶原产地是英属印度。

其实,在勃鲁士1824年“发现最古老的野生大茶树”之后,1835年,印度茶业委员会的科学调查团就发现勃鲁士的“最古老的野生茶树”与中国传入的茶树都属中国茶树变种,树龄不超过150年。

(2003年摄于镇沅千家寨茶王树)

由于时空阻隔,也由于傲慢与偏见,把树龄连生长在中国普洱千家寨1号古茶树的重孙辈都不是的茶树认为是最古老的野生茶树,后来成为了茶叶界的千古笑谈。唐代陆羽生活在勃鲁士之前1100多年,他在《茶经》里就描述过两人合抱的大茶树。

关于千年古茶树,还有一场著名的官司。(www.xing528.com)

2001年10月10日,台湾天福集团天福博物馆和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人民政府签定了领养千家寨野生古茶树合同。天福集团投资20万元人民币,在千家寨小河坝建盖住房,并每年投入3万元人民币雇请4名工人常年守护古茶王树。对1号古茶王树周围架设了铁丝网,下方支砌了石挡墙加以保护。

时隔两年,2004年3月上旬,云南省茶叶协会组织专家对云南野生古茶树的生存状况进行调查。4月,时任云南省茶叶协会会长邹家驹结束考察后,撰写了一篇名为《寻普洱茶之源》的文章,表达了对古茶树王生存现状的担忧。文章中写道:“(这株茶树)是我们此行见到的最大的茶树,可惜有一半的枝条已经枯萎了。树脚有两道石埂和两块石碑,不远处还修有亭子。这些行为无疑严重破坏了周围的原始植被无疑,这对于一棵没有被驯化过的古茶树意味着死亡90年代初,该‘茶树王’还生机勃勃、英俊潇洒,而现在却已老态龙钟,气息奄奄。”

5月,总第262期的《南风窗》发表了记者尹鸿伟撰文的《滇茶异象——上篇:“独家”保护古茶树?》一文,文中第三部分对茶树王枯萎的问题再次进行分析。天福集团则认为这两篇文章中的部分内容严重扭曲了其认养古茶树王的初衷,也侵害了企业利益。

邹家驹会长说,考察团的成员包括当地茶树良种所所长,云南农业大学周红杰教授等考察了茶树王的生长环境后都认为,茶树生长需要酸性土壤,而在茶树周围围建石埂、立石碑,其中使用的砂浆具有碱性,从而改变了土壤的化学成分,这是造成茶树王枯萎的最关键原因。原告方则表示,“天福” 认养后,全权委托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镇沅县管理局进行管理,所有保护工作均由管理局规划、实施,天福集团只负责提供资金。

此外,邹会长认为天福集团要求该县每年提供10公斤“茶树王”干茶也是对茶树王的严重损害。镇沅县政协副主席吴小生(原副县长)介绍,迄今为止,李瑞河和天福集团并没有向当地政府索要过一片茶叶。因为茶树王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重点保护对象,所以当地保护局规定,不仅是古树王上的茶叶不准采摘,保护区内3万亩古茶树群落也禁止采摘。

(2018年摄于镇沅千家寨途中)

2700年古茶树的命运牵动着各方关注。9月1日,包括中科院昆明分院、云南农业大学茶学系、云南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云南省农业厅、云南省茶叶协会等单位的20余名国内茶界专家齐聚昆明,共同探讨如何加强保护云南古茶树及其群落。

由于几十年来不合理采摘,过度开发,甚至大面积毁茶种粮、单一化茶园替代种植等导致茶树基因漂变,加之近些年商家过分炒作古树茶叶,古茶园生产的天然有机茶引起了国际国内市场的极大兴趣,受经济利益驱使,部分茶农杀鸡取卵、毁灭性采摘古茶园茶叶的事情时有发生,因此云南古茶园的面积由20个世纪50年代的50余万亩锐减至现在的20余万亩,古茶树及其群落面临着严重危机。邹家驹会长也在会上指出,云南类似镇沅古茶树王受“如此保护”遭致损害的案例并不鲜见。

与会专家呼吁,古茶树及其群落应该按照有关法规加以保护,尽快建立云南古茶树保护委员会,建立监护联络员,建立茶树档案,设立古茶树保护基金,做到专款专用

云南省科委原主任张敖罗教授指出,保护措施必须符合茶树的生物学与生态学,由于古茶树年龄高,生态适应能力弱,不当施用化肥农药、在古茶树周围修筑围栏等举措往往会破坏古茶树生长规律,任何人为干扰,实际都可能是好心办坏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