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国际现代建筑协会在雅典开会,中心议题是城市规划,制定了《城市规划大纲》,这个大纲后来被称为《雅典宪章》。大纲首先提出,城市要与其周围影响地区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指出城市规划的目的是解决居住、工作、游憩与交通四大城市功能的正常进行。
大纲认为,城市活动由居住、工作、游憩、交通四项基本活动组成,分析这四项基本活动及其用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然后,通过功能分区这一机械联系,把这些活动复原为一个完整的城市。
在战后重建中,《雅典宪章》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实践证明,按照《雅典宪章》建设的新城,包括巴西的新首都巴西利亚和澳大利亚的首都堪培拉,都有城市空旷、冷漠的问题,缺乏传统城市旺盛的生命力。
图10-9 巴西利亚规划布局示意图
资料来源:李德华.城市规划原理(第三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242.(www.xing528.com)
20世纪70年代后期,鉴于当时世界城市化趋势和城市规划出现的新内容,国际建协于1977年在秘鲁首都利马召开了有建筑师、规划师和有关官员参加的国际性学术会议,会议以《雅典宪章》为出发点,总结了近一个世纪以来尤其是二战以来的城市发展和城市规划思想、理论和方法的演变,展望了城市规划进一步发展的方向,并签署了《马丘比丘宪章》。
《马丘比丘宪章》申明《雅典宪章》仍然是这个时代的一项基本文件,它提出的一些原理今天仍然有效。但追求功能分区牺牲了城市的有机组织,忽略了城市中人与人之间多方面的联系。
《马丘比丘宪章》首先强调了人与人的相互关系对于城市和城市规划的重要性,并将理解和贯彻这一关系视为城市规划的基本任务。
《马丘比丘宪章》提出:“在今天,不应当把城市当做一系列的组成部分拼在一起考虑,而必须努力去创造一个综合的、多功能的环境”,“目标应当是把已失掉了它们的相互依赖性和相互关联性,并已失去其活力和涵义的组成部分统一起来”。
《马丘比丘宪章》还提出城市急剧发展中如何更有效地使用人力、土地和资源,如何解决城市与周围地区的关系,提出生活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