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是社会学家使用比较多的一个概念,也是歧义最多的一个基本概念。学者普遍认为,该概念得益于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的贡献,他于1887年出版了Community and Society,中文书名为《社区与社会》。他在该书中提出了社区概念,并对社会与社区进行了区别,但是并没有对社区进行明确定义。费孝通先生指出,社会是人际关系的综合,每一个社区都是一个社会,而社会却不是社区,社区“是指在一个地方共同生活的人,……是一群聚集在一个地方分工合作的人,它是具体的,这群人之间的关系,即人际关系,构成社会。”[5]因此,关于社区具有不同的理解,对城市社区的理解也不例外。
(一)城市社区的含义
虽然学术界对社区有不同理解,但是人群与地域是构成社区的两大要素。因此,无论学术界对社区多样化理解,我们立足于人群与地域两个关键要素,认为社区是指进行一定的社会活动、具有某种互动关系和共同文化维系力的人类群体及其活动区域。城市社区就是城市社会中进行非农社会活动、具有城市特色互动关系和城市文化维系力的人类群体及其活动地域。包含下列四层含义:
1.城市社区具有明确的地域空间
城市社区存在于城市地理空间内部,同一地理城市空间中存在多个城市社区。
2.城市社区与相应数量的人口紧密相连
一定人口数量的集合是构成城市的前提条件,人口数量的多少以及人口构成是考察城市社区的重要维度,也是区别不同社区的主要依据。
3.城市社区文化特色
文化是人类创造的,也是维系人类的重要前提。城市社区文化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也是社区居民凝聚力大小的重要标志。
4.城市社区活动及其互动关系
社区中人们的各种社会活动及其互动关系是城市社区的核心内容。人们在城市经济、政治、文化等各项活动与日常生活中产生互动,形成各种社会关系。城市社区的互动关系各具特色,从此为形成不同类型社区建立社会基础。
(二)城市社区的特点
掌握社区的特点是了解社区内涵的关键,因此分析研究城市社区也必须要掌握其基本特点。城市社区相对于农村社区而言,具有自身的明显特点。从社区群体性与地域性这两个关键要素来看,城市社区的主要特点是:人口集中与人口密度大,经济活动复杂,商品经济发达,社会结构复杂,社会流动大,社会生活设施完备,精神文化生活丰富,社会生活的节奏快,社会文化的变迁速度快等。与城市人口有关的特点在分析城市社会结构时已经作过论述,这里重点分析下列特点:
1.商品经济发达
相对于农村社区而言,城市社区是在社会分工发达基础上逐步形成的,其经济活动主要是工商业与其他非农经济,经济活动的市场性、商业性比较突出。
2.生活设施完善,精神文化生活丰富
城市社区具有比农村社区更加完善的生活设施,生活服务体系完备,精神文化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www.xing528.com)
3.各种社会组织与群体结构比较复杂
正如城市是人口高度集中之地一样,城市社区也是各种社会组织与多样化群体的云集之地。
4.家庭规模与职能缩小
血缘关系相对淡薄,人际关系比较松散。城市社区家庭人口一般比较少,核心家庭比较多,联合家庭等大家庭比较少,家庭大部分传统职能不断社会化。此外,由于城市社区人口流动性较大,邻里之间“陌生性”比较突出,人际关系缺乏深厚的感情因素。
(三)城市社区类型与功能
由于城市社区的地域与人群存在差异性,因此城市社区也有不同类型。以G.D.沙斯特(G.D.Suttles)为代表的美国社会学家,从社区地域特点与群体认同的程度,将城市社区区分为以下四种:
1.面对面街区社区
这一类社区主要特指一条街的一部分或者城市街区的一条街,居民相互认识,其日常生活主要靠近自己的家园。邻里之间相互熟悉,情感关系比较重。
2.被保护的邻里关系社区
该类社区特指有严格边界、基本封闭的社区。社区内外的成员都知道其共同的价值认同,社区内外有别,居民在社区内部感到比较安全,对外来的侵入和威胁能够形成比较一致的防范心理。这类社区一般是几个城市街区或者高层建筑社区。
3.有限责任社区
这一类社区被官方认同,具有制度上保证的名称与边界。一般表现为功能性社区,如开发区、教育区等。
4.有限责任的扩大社区
这是第三种类型的扩大版,通常指一个城市的整个地域。它更像是一个假想的社区,似乎能够摸到其表面,但是总是看不清内在关系。社区居民交往关系更加形式化,缺乏实际的情感交流。
无论哪种类型,城市总是发挥一定的社会功能。一般而言,城市社区具有五大功能:经济功能、社会化功能、社会控制功能、社会参与功能与相互支持功能。这些功能是社区及其成员的存在所必须的,社区通过正式或者非正式的组织和群体模式来履行其相关功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