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向语言的第一步是将声音或其他可交流的符号与感觉印象联系起来。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所有群居的动物很可能已经实现了这种原始的交往。语言发展的更高阶段是引入另一些符号,在表示感觉印象的符号之间建立起关系,并为人所理解。在这个阶段已经可以表达一连串较为复杂的印象,可以说语言已经产生了。如果说语言要让大家理解,那么一方面符号之间的关系必须有规则,另一方面,符号与印象之间必须有稳定的对应。使用同一种语言的人在童年时期主要靠直觉来把握这些规则和关系。当人们意识到符号之间的规则时,所谓的语法就建立起来了。
在早期阶段,词可以直接对应于印象。在后来的阶段,由于某些词只有与其他词连用时才能表达知觉之间的关系(比如“是”“或”“事物”这样的词),这种直接的关联就消失了。此时,指称知觉的是词组,而不是单词。当语言由此变得部分独立于印象背景时,其内在的融贯性就变得更大了。
只有进一步发展,经常使用所谓的抽象概念时,语言才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推理工具。但也正是这种发展,使语言成为错误和欺骗的危险来源。词和词的组合在多大程度上对应于印象世界,能完全决定语言的效果。
语言为什么与思维有这样一种密切关联呢?是不是不使用语言就没有思维,也就是说,在不一定需要想到词的概念和概念组合中,是不是就没有思维呢?我们每个人不是都有过这样的经历,虽然“事物”之间的关系已经清楚,但还是要绞尽脑汁琢磨词的使用吗?
如果一个人不受周围语言的指引就能形成自己的概念,我们就可能倾向于认为,思维活动是完全独立于语言的。然而,在这种情况下成长起来的人的心智能力很可能非常贫乏。因此可以断言,一个人的心智发展和形成概念的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语言。这使我们意识到,语言相同多多少少就意味着心智相同。在这个意义上,思维和语言是联系在一起的。
科学语言和我们通常理解的语言有何不同呢?科学语言为何是国际性的呢?科学追求尽可能清晰敏锐地描述概念之间的关系以及概念与感觉材料的对应。让我们以欧几里得几何和代数的语言为例来说明这一点。它们以少数独立引入的概念和符号进行操作,比如整数、直线、点,以及表示基本运算的符号,也就是那些基本概念之间的关联。这是构造或定义所有其他陈述和概念的基础。概念和陈述与感觉材料之间的关联是通过足够完善的计数和测量活动而建立的。(www.xing528.com)
科学概念和科学语言的超国家性,缘于它们是由一切国家、一切时代最优秀的人建立起来的。他们独自进行着研究,但从最后的结果来看又像是通力合作,为技术革命创造了精神工具,在过去的几个世纪改变了人类的生活。他们的概念体系在杂乱无章的知觉中充当着向导,使我们学会从特殊观察中把握一般真理。
科学方法带给人类哪些希望和恐惧呢?我并不认为这是正确的提问方式。这种工具在人类手中会产生什么,完全取决于人类追求什么样的目标。一旦有了这些目标,科学方法就会提供实现目标的手段。但它提供不了目标本身。科学方法本身不会把我们引到任何地方,若不是热忱地追求清晰的理解,科学方法甚至根本就不会产生。
在我看来,完美的手段和混乱的目标似乎是这个时代的典型特征。如果我们真诚热情地追求安全、幸福,希望所有人的才能都能得到自由发展,那么我们并不缺少实现这个目标的手段。这样的目标即使只有一小部分人追求,最后也会证明比别的目标更好。
[137]1941年9月28日为伦敦科学大会录制的广播,发表于《科学的进展》(Advancement of Science, London, Vol. 2, No.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