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以来,科学研究日益专业化。在此背景下,很少有某一门科学的顶尖学者同时还能在国际组织与国家政治方面为社会做出可贵的贡献。做出这些贡献不仅要有能力、眼光以及杰出成就所带来的名声,还要摆脱民族偏见,致力于人类的共同事业,这在当今的时代已不多见。据我所知,只有洛伦兹能将所有这些品质完美地集于一身。洛伦兹的人格颇有一些魅力:独立和倔强是学者的共同天性,学者们不愿屈从于他人的意志,往往只是勉强接受他人的领导。然而在洛伦兹担任主席期间,他所营造的氛围总能让人愉快地合作,无论与会人员的目标和思维习惯有多么不同。其成功秘诀不仅在于洛伦兹对人和事敏于洞察,对语言有高超的驾驭能力,更重要的是大家都能感觉到,他全身心扑在事业上,一旦进入工作状态,就把其他一切抛到脑后。能让倔强者消除敌意的莫过于此。
战争爆发之前,洛伦兹的国际关系活动仅限于主持物理学家的一些会议,其中最著名的是索尔维会议,前两届于1909年和1911年在布鲁塞尔召开。接着,欧洲战争的爆发使所有心系人类关系改善的人遭遇重大打击。无论是战争结束之前还是之后,洛伦兹都投身于国际和解工作,尤其致力于在学者和科学团体之间重新建立富有成果的合作。外人很难想象这项工作多么艰难。战争期间的积怨尚未消除,许多有影响力的人物迫于形势压力又拒不和解。洛伦兹就像一位医生,在与执意不肯吃药的顽固病人打交道。
不过,一旦认识到某条道路是正确的,洛伦兹就会勇往直前,绝不退却。战争刚一结束,他便参与领导了研究委员会。该组织由战胜国的学者所创立,同盟国的学者和学术机构则被拒之门外。洛伦兹此举得罪了同盟国学术界,但其目的在于对该机构施加影响,使之真正具有国际性。经过不懈努力,他和其他一些正义之士终于将冒犯性的排除条款从研究委员会的章程中拿掉。然而,恢复学术团体之间富有成果的正常合作的目标尚未实现,因为在近十年的时间里,几乎所有国际科学会议都把同盟国学术界拒之门外,被触怒的同盟国学术界已经养成了不与人来往的习惯。不过,凭借着为美好事业奋斗的一腔热情,洛伦兹巧妙地开展了工作,现在看来可望很快破冰。
洛伦兹还以另一种方式为国际文化事业做出了贡献,他同意为国际联盟知识合作委员会效力。这一机构成立于大约五年前,时任主席是柏格森,去年则由洛伦兹担任主席。在其附属机构巴黎研究院的鼎力支持下,该委员会成为不同文化圈知识与艺术活动领域的桥梁。在这里,洛伦兹那智慧、谦逊而又富于同情心的人格也将把人们引上正确的道路,他那未曾明言但忠实履行的原则是:“不求统治,但求服务。”(www.xing528.com)
愿洛伦兹的榜样能使这种精神发扬光大!
[47]1927年作。洛伦兹(H. A. Lorentz)是荷兰理论物理学家,当时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他的工作涵盖了物理学的诸多领域,但最突出的贡献是电磁学理论的各个分支。其发现为物理学的许多现代发展特别是相对论奠定了基础。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洛伦兹为重组国际合作尤其是科学家之间的国际合作付出了巨大努力。他享有崇高威望,备受各国学者尊敬,其努力获得了成功。晚年的洛伦兹曾任国际联盟知识合作委员会主席。本文收录于1934年《我的世界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