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求同存异原则的历史作用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求同存异原则的历史作用

时间:2023-08-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求同存异原则在中国确立周边关系、国际关系上的意义,需要结合整个中国外交的历史发展去认知和理解。作为当代中国与国际法协同进化的一部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求同存异原则改变了国际关系与国际法;也通过融入国际关系与国际法体系而逐渐塑造了中国自身。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求同存异原则的历史作用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求同存异原则在中国确立周边关系、国际关系上的意义,需要结合整个中国外交的历史发展去认知和理解。1894年,中国清王朝政府与日本进行了一场战争,史称甲午战争[104]战后签署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这场战争使得1840年以来备受欺凌的中华民族跌到了耻辱境遇的谷底,也促进了民族精神的重振。[105]1914年,在欧洲开始了影响世界发展进程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如何处理国家间关系、如何促进国际格局的有效进展成了人们认真思考和努力实践的问题。[106]中国在20世纪50—60年代所处的世界,是一个后殖民体系刚露端倪的时代。中国在国际关系中面临着几重任务:第一,统一国家;第二,取得国际地位;第三,占据道德制高点,即试图通过宣传工具,显示出意识形态的优越性。要完成这几个任务,中国既有需要斗争的一面,也有需要和平稳定的国家环境,甚至与很多国家合作的一面。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这五项处理国际关系的原则由经历了百余年国耻的中国提出,在“冷战”格局的国际关系中由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提出,在战争的阴云笼罩在世界之上、世界格局远不能令人乐观的时代由一个历史文化底蕴丰厚的大国提出,在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国家需要一个和平与宽容的时代背景下提出,具有深刻的历史原因和鲜明的时代意义。同样,求同存异这种具有评价、指引、约束效果的主张称为国际法规范的一部分,不仅宣示了中国的立场,也对周边关系起了重要的稳定作用,树立了中国良好的外交与国际法形象。使得那些排挤中国、攻击中国新政府的国家处于被动地位。作为当代中国与国际法协同进化的一部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求同存异原则改变了国际关系与国际法;也通过融入国际关系与国际法体系而逐渐塑造了中国自身。(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