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农历八月十八日是一年一度的观潮日,这天的海潮最盛大。这样绝佳的观潮机会,人们自然不会错过。
这一天早上,南宋文学家周密也来到了海宁县的盐官镇,据说这是观潮最好的地方。他随着观潮的人流,登上海塘大堤。宽阔的钱塘江横卧在眼前。平静的江面,越往东越宽,在雨后的秋阳下,笼罩着一层白蒙蒙的薄雾。远处,几座小山在云雾中若隐若现;近处,镇海古塔、中山亭和观潮台屹立在江边。
这时候,江潮还没有来,可是,海塘大堤上早已是人山人海。大家昂首东望,等着,盼着。
在热切的等待中,人们也在兴奋地讨论着:
“钱塘江汹涌的海潮是天下最壮观的。”
“待会儿还有水军演习和弄潮表演呢,咱们可要一饱眼福了!”
“来啦——来啦——”随着一声兴奋的尖叫,人们的视线再次转移到江面上。
周密也循声望过去,只见海潮已经从远方海口出现,像一条白色的银线一般。随着海潮的渐渐逼近,海潮一浪高过一浪,白浪高耸就像白玉砌成的城堡、白雪堆成的山岭一般。波涛好像从天上堆压下来,发出很大的声音,就像震耳欲聋的雷声一般。波涛汹涌澎湃,犹如吞没了蓝天、冲洗了太阳,非常雄壮豪迈。
接下来,临安府的长官便开始检阅水军,数百艘巨大的战舰分别排列于江的两岸,不久,全部的战舰都往前疾驶,一会儿分开,一会儿聚合,形成五种阵势,并有人骑着马匹耍弄旗帜标枪,舞弄大刀于水面之上,就好像步行在平地一般。忽然间黄色的烟雾四处蹿起,人物一点都看不见,水中的爆破声轰然震动,就像高山崩塌一般。过一会儿烟雾消散,水波平静,看不见任何一条大船,只有演习中充当敌军战船的军舰被火焚烧,随着水波而沉于海底。
水军检阅完之后,数百名善于游泳的健儿,每个人都披散着头发,身上满是刺青,他们手里拿着十幅大彩旗,一齐涌向海潮。大家奋勇争先逆着水流踏浪而上,在极高的波涛之中,忽隐忽现腾越着身子,姿势变化万千,然而旗尾一点也没有被水沾湿。健儿们以此来夸耀自己的才能。
观看完这精彩绝伦的弄潮技巧表演,有钱的巨富、尊贵的官吏,都争先赏赐银色的彩绸给这些弄潮的健儿。在江岸南北上下十余里之间,满眼都是穿戴着华丽的首饰与衣裳的观众,车马太多,路途为之阻塞。“买东西吃嘞——”这是小贩的叫卖声,今天所贩卖的饮食物品,比平时价格高出一倍。而游客租借观赏的帐篷,即使仅占一席之地也放不下了,非常拥挤。
周密被眼前人山人海、锣鼓喧天的场面深深震撼着,观潮结束后,他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平静,拿起笔把这壮观的场面记录下来,写成了描绘钱塘江大潮的经典之作——《观潮》。
经典溯源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最盛。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
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军,艨艟数百,分列两岸;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烟消波静,则一舸无迹,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
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
江干上下十余里间,珠翠罗绮溢目,车马塞途,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而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间也。
——节选自《观潮》
藏在故事里的写作秘籍
故事解读
文章从以下四个方面描写了钱塘江大潮:
写海潮之雄。开篇就是一句“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先声夺人。接着用比喻、夸张的手法对海潮进行描绘,如“像一条白线一般”“就像白玉砌成的城堡、白雪堆成的山岭一般”“犹如吞没了蓝天、冲洗了太阳”几句,把海潮从远方奔涌到眼前的形状、颜色、声势都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出来。
写演军之威。开头仍是一句总述,说明每年京尹都要在海潮最盛的时候教练水军。然后描写了水军演习的精彩场面:参加演习的船只众多,演习中阵势变化多样,水兵作战技艺娴熟,演习中战斗激烈,声势浩大,演习结束后撤退迅速。短短一段文字,却生动描绘了一场复杂的演习活动。(www.xing528.com)
写弄潮之勇。这时大潮已经来到,众多的吴中健儿在惊涛骇浪中做精彩表演,同时也从侧面写出了大潮的雄伟壮观。
写观潮之盛。观潮人群如此密集,说明海潮和水上表演是多么具有吸引力,之所以写观潮之盛,是为了从侧面衬托江潮之盛和水上表演之精彩。
四个场景既各自独立、各具特色,又相互连贯、相互映衬,组成了一曲层次分明、气势磅礴的钱塘江大潮交响曲。浙江怒涛、水军演习、吴儿弄潮、江边盛况四个部分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让古今中外的读者都能在读完这篇《观潮》后,大概了解钱塘江观潮的全貌。
高手心法
同学们心里都有一个问号,怎样让作文的字数翻倍呢?这是很多同学的梦想。今天告诉大家一个办法,就是“全面观察法”。
以事物的全貌为观察对象,这样的观察就叫作“全面观察法”。
怎样进行全面的观察呢?就是尽量从多个角度去观察。
一、全面观察法,如何写人
鲁迅写《少年闰土》,他既描写了闰土的外貌特点,也描写了他遇见生人时的拘谨害羞、捕鸟时的聪颖、刺猹时的机灵勇敢,以及和“我”交谈时的见多识广。鲁迅从几个方面进行介绍,让读者全面了解了闰土这位农村少年的形象。
我们用全面观察法来描写人物,可以从不同的方面来介绍这个人物,如外貌、性格、爱好、学习、工作等,描写得越全面,塑造的人物便越立体。
二、全面观察法,如何写景
《山雨》这篇文章中,就是通过雨来—雨中—雨后不同的时间段,全面展现了一幅有声有色的山林雨景图。
《颐和园》中,作者就从公园大门—长廊—万寿山脚下—佛香阁—昆明湖这几处地点进行介绍,让读者领略了颐和园的风采。
用全面观察法写景,要善于观察和抓住景物的不同方面来描写。如在不同的时间段内,景物发生的变化;在同一时间内,不同景物的状态;或从不同地点出发,全方位描绘景物。
三、全面观察法,如何写物
老舍写《猫》,写猫的性格,古怪、任性、贪玩;写猫高兴时的样子;写猫既胆小又勇猛;又写猫小时候和现在的区别。这样全面描写,小猫可爱的样子便活灵活现、入木三分了。
如还有同学写《我的小闹钟》,既写到了小闹钟的外形,逗人喜爱的模样,还写到了这是妈妈送给她的生日礼物,最后介绍了小闹钟叫她起床,督促她一心一意学习的事例。这样,就把小闹钟给介绍全面了。
描写物品前,要全面观察物品,既要介绍清楚物品的各个部分、它的外形,还可以写写它的用途、来历或其他方面。
思维拓展
我们都听过“盲人摸象”的故事,很显然,几个盲人犯了片面的错误。
中国古语有云:“兼听则明,偏听则暗。”看待问题要全面,只有把事物的各个方面结合起来,才能知晓事物的真相。如果只从一个方面看事物,就会像盲人一样得出错误的结论。
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都是这样或那样的“盲人”,我们虽然有一双明亮的眼睛,但对事物却看得不全面。我们在判断任何事物、做任何事情之前,都要有个全面的了解,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