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白居易写《卖炭翁》-经典故事深度观察与生动描写

白居易写《卖炭翁》-经典故事深度观察与生动描写

时间:2023-08-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卖炭哪——卖炭哪——”这时,从街的另一头传来一声声疲惫而低沉的叫卖声,白居易远远望去,迎面走来了一位卖炭的老人家。白居易走上前去询问:“老人家,这大雪纷飞的天气,你为何这样早就出来卖炭?”白居易看到这一幕,内心充满悲愤,写下了流传千古的《卖炭翁》。经典溯源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白居易写《卖炭翁》-经典故事深度观察与生动描写

这一天,天刚破晓,白居易走在长安城的大街上,鹅毛般的大雪从空中飘落下来,伴随着寒风四下里乱舞。很快地,大地积上厚厚的一层白雪

“卖炭哪——卖炭哪——”这时,从街的另一头传来一声声疲惫而低沉的叫卖声,白居易远远望去,迎面走来了一位卖炭的老人家。只见这位老人家满面灰尘,几乎遮盖住了他那苍苍的两鬓,十个被木炭染黑了的手指,在这冰雪天地却十分明显。他牵着一头老牛在寒风中艰难地行走着,一阵寒风吹来,老人不禁打了一个寒噤,他用手裹了裹自己那单薄的上衣。

白居易走上前去询问:“老人家,这大雪纷飞的天气,你为何这样早就出来卖炭?”

老人家无奈地摇摇头说:“唉,我整日在南山中砍柴烧炭,只为了勉强维持生计,好不容易今天盼来一场大雪,天气寒冷,希望大家多买一些炭才好啊!所以要赶早出来,把炭拉到集市上去卖哩!”

说完,老人继续向前走去,大街两旁的树木赤裸裸地挺立着,任由寒风无情地鞭打着。寒风向老人迎面扑来,犹如刀割一般。炭车轧着积雪,不时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厚厚的雪地里已经留下一道道车辙了。

等到老人赶到集市的南门外,太阳已经升得老高。那头老牛哼哧哼哧直喘着粗气,老人也已饿得快不行了。不管三七二十一,他一屁股坐到了冰冷的雪地里。望着来来往往的行人,再看看自己的木炭,老人微笑着点了点头,等待着买主的到来。

可怜的老人,他哪里知道随后将有一场噩梦向他席卷而来。

远处,两个穿着豪华锦缎、骑着高头大马的人向集市疾驰而来,路上的行人纷纷向两旁闪去。

随着一声马嘶,他们停在了集市的中间。只见一个穿黄衣的宦官,高举文书,厉声吆喝:“皇上有旨,宫廷采购,违令者,斩——”说完,啪的一声,挥动了一下手中的那条金黄色马鞭,吓得集市上的人慌忙逃窜,东西散落一地。不一会儿,整个集市上,摊撤人散,只剩下三个人立在寒风之中。卖炭老人躲闪不及,正好被他们两个挡住。

“喂,老头,这车炭,宫廷要了。”宦官命令老人掉转车头,向宫廷方向驶去。面对眼前的这番景象,老人顿时目瞪口呆,他也明白这将意味着什么。想着自己的美梦就这样破灭了,顿时,老人心中燃起了一团愤怒的火焰,可是他敢怒不敢言啊!

末了,那个宦官的爪牙将半匹红绡和一丈长的绫缠在了老牛角上,说:“喂,老头,这是你的木炭钱,快回去吧。”看着这千余斤重的炭就这样便宜地卖给了这帮无赖,老人心如刀绞:“老天爷啊,你睁开眼看看吧……”

突然,天色大变,狂风大作,卷起一片片雪花,向四下里猛刮,似乎要把这不公平的买卖、不公平的世界刮个干干净净。

白居易看到这一幕,内心充满悲愤,写下了流传千古的《卖炭翁》。

经典溯源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卖炭翁》

藏在故事里的写作秘籍

故事解读

卖炭翁的遭遇,是个人的不幸,也是那个时代人们的不幸,这不能不让读者为之心酸落泪!在卖炭翁回去之后,他的生活该怎么继续?一家老小的吃穿用度又该如何去换取?

白居易说:“《卖炭翁》,苦宫市也。”宫市之苦,在诗歌的对比中留下了鲜明的烙印: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说明老翁辛勤劳动,年老体衰,还承担繁重的体力劳动;“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写出宫使养尊处优,盛气凌人。前后对比,揭示宫使骄横霸道的样子,暴露宫市制度的不合理。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写出老翁度日艰难;“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写出宫使仗势欺人,使老翁的希望破灭了,生计毫无着落。前后对比,揭露宫市的残酷,揭示封建社会劳动人民贫困的真正原因是封建剥削制度。(www.xing528.com)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写出老翁处境凄惨,体力不支;“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写出宫使有恃无恐,强行抢夺的丑恶嘴脸。前后对比,更加显示出老翁的可悲、可怜。

诗中的对比,凸显了卖炭翁身上的悲剧,这些不幸,是时代的不幸,是宫市造成的,更是当时统治者腐朽黑暗的统治造成的。

高手心法

俗话说:“不见高山,不知平地。”事物的特点往往在对比中得到显现。对比法是我们常用的一个法宝,为了让语言鲜明准确,我们常常用到它。在观察中运用对比法,就是“对比观察法”,这种方法,通常将不同的人、事、景,或者同一人、事、景的某一方面进行比较观察。掌握了这个方法,我们就多了一项写作的法宝。

一、对比观察法,如何写人

1.前后对比

我们在刻画人物时,刚开始的时候贬抑他,等到时机成熟的时候再颂扬他,这样对同一人物进行的前后对比,用“抑”为“扬”作了铺垫,使得“扬”更有力、更突出。

例如在文章《拐弯处的回头》中,有一位同学写到自己受伤,回家途中遇到爸爸,可是爸爸不闻不问,令他生气又难过。可就在路的尽头要转弯的地方,爸爸却回过头来,从这个不经意的小动作,作者体会到了父亲深沉的爱。这种方法就是前后对比观察法。

2.主次对比

在《西游记》的唐僧师徒中,人物既有主角,又有配角,写文章也是一样,有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之分。写出人物之间的差异,将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进行对比,次要人物更能够衬托主要人物,凸显主要人物的形象。

在文章《班级的差生》中,有一位平时成绩较差的孩子,是公认的班级差生。在一次大扫除中,大家都不愿意去打扫操场的花坛,因为那里堆砌着很多垃圾,可是这位“差生”却默默地把那里打扫得干干净净。文章将“差生”和其他同学的表现进行对比,更显得这位“差生”不差。

二、对比观察法,如何写事

1.一件事的前后对比

一件事情,发生之前和发生之后往往会有截然不同的现象,人们的反应也不一样,事情前后形成的对比,由这种对比,可以凸显事情的性质。

例如,文章《试卷发下来之后》写到了,试卷下发之前,同学们鸦雀无声;试卷发下来后,同学们乱成了一锅粥。由“发试卷”这件事前后进行对比,同学们不同的反应,表现了同学们对成绩的关注。

2.两件事相互对比

有时候,两件事情放在一起对比,能够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升华文章的主题。

例如,在文章《生病》中,描写了妈妈生病时“我”仍在贪玩的情景和“我”生病时妈妈对“我”无微不至的照顾,表现了妈妈对“我”无私的爱;在文章《快乐的暑假》中,爸爸妈妈带“我”去游乐园玩耍,有一个小男孩却在游乐园卖报纸,表现了小男孩的自立自强。

三、对比观察法,如何写景

1.同一景物在不同时间的对比

同一景物,在不同的时间,会有不同的景象。如景物在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中的不同风姿,在早、中、晚不同时间的变化。通过不同时间的对比,更能展现景物的变化多端,风情万种。

例如,《上学路上的梧桐树》分别对梧桐树在春、夏、秋、冬不同季节的景象进行了对比观察,描绘了梧桐树在四个季节中不同的特点;《山林》描写了山林在早、中、晚三个时间段的不同风采。

2.同类景物在不同地点的对比

即使是同类景物,只要我们进行细致的对比观察,用心体会和感悟,就会发现它们也是各有风姿、各富特色的。

例如,有同学写《黄山》,他把黄山和五岳的不同特点进行对比,由此凸显“自古黄山天下奇”的特点,所以感叹“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思维拓展

我们每一个人的一生都在对比中进行,从呱呱坠地到牙牙学语,再到蹒跚学步……学生时代比学习,长大成人比工作。

我们要正确看待生活中的对比:要善于比较,生活中,人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我们既不能以己之长,比人之短;也不能以己之短,比人之长。善于比较,就是在对比中发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长处继续发扬,不足加以完善,成就更好的自己。

对比表面上的不露声色,更多的是暗地里的竞争,看似没有硝烟,却让人感受到激烈的你追我赶。如果生活中没有对比和竞争,就不会给人以动力,人类的脚步就会停滞。所以,让我们感谢对比和竞争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