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人工智能时代基础教育的师生共同体价值

人工智能时代基础教育的师生共同体价值

时间:2023-08-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然而师生共同体是以承认每个个体的独特性为前提的,每一个学生都可以视为一个信息源,教师是主要但并不是唯一的信息源。因此,师生共同体追求的正是一种多重网状关系,其中的每一个个体都有独特的价值,其思想都应作为共同体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被关注和尊重。

人工智能时代基础教育的师生共同体价值

所谓师生共同体的基本价值主张就是师生共同体追求的是什么,为什么要建构师生共同体。师生共同体之所以在21世纪备受青睐,正是源于它回应了学习社会建构性、认知的分布性、个体关系的民主性等多方面的要求。

(一)学习的社会建构性

持社会文化认知观的心理学家更关注知识的社会建构性,认为学习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进行的。譬如,维果茨基认为人所特有的中介心理机能不是从内部自发产生的,它们只能产生于人们的协同活动和人与人的交往之中。人所特有的新的心理过程必须在人的外部活动中形成,随后才可能转移到内部成为人的内部心理过程的结构。换而言之,维果茨基的理论非常重视语言的作用,语言是人与人协同交往的工具,同时也发挥着元认知的功能,极大地服务于知识的社会建构。他认为儿童的自我中心语言与成人的内部语言承担着相同的任务,这两种语言都服务于思维而非社交,语言的元认知工具作用也正在于此。内部语言的发展需要经过漫长的功能和结构变化,是从儿童的外部语言中分化出来的,最终儿童掌握的言语构成了他思维的基本结构。用维果茨基的话来说,在儿童的发展中,所有的高级心理机能都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次是作为集体活动、社会活动,即作为心理间的机能;第二次是作为个体活动,作为儿童的内部思维方式,作为内部心理机能而个人心理功能又起源于社会实践生活。他高度重视语言的作用,将语言视为个体性知识与社会性知识之间双向建构的中介。在思维与言语的关系上,维果茨基明确提出,思维的发展依赖于言语,依赖于思维手段和儿童的社会文化经验。内部语言发展是由外部决定的,这也就意味着儿童思维的发展取决于思维社会方式掌握。在此基础上,维果茨基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的相关论述,更进一步阐明了不同个体间的交往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意义。最近发展区是维果茨基提出的一个对教学具有很强指导意义的概念。所谓最近发展区就是实际发展水平与潜在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前者由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定;后者则是指在成人的指导下或是与更有能力的同伴合作时,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维果茨基的观点可知,孤立的、封闭的学习难以促进学生认知发展,社会互动才是学习与认知发展的重要动机和先决条件。知识是社会建构的,学习也并非某一个体独立可以完成。在师生共同体中,儿童在与比自己发展水平高的同伴或成人交往时,对方所代表的可以视为社会背景提供的文化知识,在交往中,学生的日常经验得到丰富,不正确的认识得到修正。

因此,以维果茨基为代表的关于学习的社会建构性理论构成了师生共同体的基本价值主张之一。

(二)认知的分布性(www.xing528.com)

分布式认知理论的渊源可追溯到杜威。19世纪末,杜威指出机体离不开环境。有了环境这个概念,再把心理活动看作是孤立存在于真空中的个体活动是不可能的。后来陆续有学者论述了认知超越个体头脑的去中心化思想。冯特将心理学划分为物理心理学和民族心理学两个方面,前者对应于外界刺激引发的人脑内的心理过程;后者包括推理人类语言产生等高级心理功能的研究,这些高级心理功能超越了个人意识,需要从社会文化中寻找认知资源。吉布森在20世纪70年代末提出了提供量的概念,所谓提供量,就是人在与环境的交互中环境所做的贡献,由于环境的变化,对于同一物体人感知的功能是不同的,这意味着人的知觉应该以人与环境的交互为基础。分布式认知理论被明确提出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赫钦斯等人认为分布式认知是重新思考所有领域的认知现象的一种新的基本范式。分布式认知理论飞速发展基于一定的背景:首先,不可忽视心理学的发展,认知心理学试图将认知行为描述为神经网络信息加工,但很多心理学家看到了信息加工隐喻的局限性,维果茨基关于学习的社会建构性理论连接了心理与活动的关系,对分布式认知理论诞生起到了基础性作用。其次,不可忽视技术的关键作用,信息技术的发展让人们看到智能终端对个体认知过程的影响,人们头脑内部的思维和计算被各种各样的认知工具所替代。最后,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在研究群体的问题解决、组织的学习与记忆时,发现组织作为一个群体所呈现出来的认知特性,与组织内部个体之间的认知特性有明显的不同,并且在实验室研究中得出的认知结论似乎也不能完全解释自然情境下的认知现象。分布式认知理论符合了时代发展的需要,为认知心理学危机找到了一个突破途径,在教学领域,也成为师生共同体的坚实基础。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是权威,是中心,是唯一的认知来源,所有的知识都存储于教师的头脑当中。然而师生共同体是以承认每个个体的独特性为前提的,每一个学生都可以视为一个信息源,教师是主要但并不是唯一的信息源。认知资源广泛分布于学生所处的共同体当中,而个体之间的交互过程则是信息交换的过程,在不同认知主体频繁互动与交流中,学习者得到发展。因此,可以说师生共同体是适应时代、适应新型学习方式、适应心理学发展进程的一种学习组织形式。

(三)个体关系的民主性

教育学中说到民主主义一定要提到杜威,以及杜威所界定的“与他者共生的生存方式”。在以民主主义原理组织起来的学校中,每一个儿童、教师和家长都承担着各自固有的责任与功能,都是参与学校运营的“主人公”,并且在师生之间和教师同僚之间必须建构起相互倾听的关系。民主主义是师生共同体的哲学,在学校里,校长的言语不该是独白;在课堂中,教师的言语也不该是独白。每一个个体都应当有发声的权利,每一种声音都应该被倾听和尊重。21世纪初启动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强调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上倡导“研究性学习”。其实研究性学习在历史上正是指向了培养“民主社会的公民”,今天还注入了新的愿景:培养个性健全的完整的人。但是,教学中的民主何以实现呢?显然这要依赖于师生共同体建构,反过来,师生共同体也应当根植于民主主义的哲学。因此,师生共同体追求的正是一种多重网状关系,其中的每一个个体都有独特的价值,其思想都应作为共同体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被关注和尊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