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Smart Beta或因子投资的研究,最早始于研究人员和学者试图深入理解股票回报的“横切面”(cross-section),即在某一时段,为何一个股票的回报会比另一个高或低。研究人员发现,股票回报的驱动有一定的共性,而因子模型的发明正是为了试图找到这种共振背后的原因。人们最熟悉的因子模型就是20世纪60年代发展出来的CAPM(Capital Asset Pricing Model),即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该模型中,市场组合是唯一的因子。
CAPM模型提出后,便不断受到争议和挑战,因为大量实证研究发现了许多市场特性无法通过市场组合这一单一因子解释。如市值规模带来的溢价,体现出CAPM对于小市值公司的解释力不足(Banz,1981)。1984年,弗兰克罗素公司(Frank Russell Company)发明了罗素1000以及2000指数,分别成为了美国大盘股以及小盘股的经典指数,而罗素2000也是第一个美国小盘股指数。此后,著名的三因子模型(Fama-French,1992)纳入了规模和价值因子,弗兰克罗素公司也推出了首只成长和价值风格指数,备受市场关注。自此,因子投资的研究进入了快车道,动量溢价(Jegadeesh等,1993)、质量溢价(Piotroski,2000)和五因子模型(Fama,2015)等大量实证研究,在呈现更多市场特性的同时,也让市场越来越意识到因子投资的实践价值。(www.xing528.com)
因子投资的应用始于20世纪90年代,Dimensional Factor Advisors公司根据三因子模型建立了第一只基于多因子策略的公募基金,运用该策略捕捉规模和价值因子带来的风险溢价。自此之后,因子投资在机构投资者以及主动管理型基金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使用。而其中一个重要的应用场景即是Smart Beta指数与策略的兴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