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左派电影公司出品并在内地放映的热潮约在50年代末至1963年,上海学者张济顺结合档案和个人经验有专文研究。[32]从1959—1962年,上海共放映香港影片29部。放映场次和观众人次逐年递增,除了少数戏曲片,占有极高的上座率。这股热潮在1960年底达到高潮,引起上海市委、市政府和各有关部门的高度关注。上海电影局为此与层层组织和警方采取了一些抑制措施,如根据影片不同内容在上映内容和范围上区别对待,有关部门配合以座谈会、黑板报等形式展开群众教育,在报刊上登载适当评论等。[33]香港电影在上海的基本观众群是普通上海市民,其中青年占大多数。[34]
香港电影在上海上映的火爆,源于沪港两地电影界渊源深厚,反映城市生活内容也相似,像住房的逼仄等,如《马路天使》和《一板之隔》(1952),“上海市民与香港影片的近密接触,生成了一种复合记忆。往昔上海社会和今日境外的另一个世界,林林总总地纷至沓来。这是一个上海化的西方影像,其中包含着无法割断的上海文化记忆”[35]。火爆的原因也源于上海市民“都市的怀旧情绪”,通过香港电影的媒介作用,保留并延续了上海市民对西方记忆与想象的空间。[36]香港电影的这一波热潮最终结束于1963年。1963年以后,除去内地与香港合拍或香港独资拍摄的戏曲片,香港故事片从内地退却,上海的影迷才无法再次激起当年的狂热。[37]
50、60年代引进香港电影的原因是1951年批判《武训传》后,原有的上海民营电影厂一时难以把握创作原则,生产数量减少。国营制片厂生产的影片以革命战争和农村题材为主,城市市民生活题材薄弱,而当时的观众主要是城市市民,要求看到各种题材的影片,特别是需要满足城市观众口味的影片。引进香港左派电影就成为内地市场的重要补充。对内地普通观众来说,他们并不了解香港电影全貌及左派电影在香港的状况,潜在的要求是:满足当下对“另一世界”的好奇心。引进的主要影片类型有:第一类是表现小人物生活特别是城市平民生活的影片;第二类是古装历史片。在引进数量上并不稳定,1957年,文化部评选优秀影片奖,香港的《珠江泪》《绝代佳人》《一板之隔》《一年之计》《春》获奖。1960—1962年是香港电影输入较多的年份,1960年11部,1961年5部,1962年17部。此后引进数量急剧减少,1963年2部,1964年停止输入,直至1978年才重新引进,当年引进了1973年凤凰拍摄的《屈原》。1979年引进了7部长凤新旧作,其中《画皮》(1966)和《三笑》(1962)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导人向善,导人向上,健康娱乐”的方针十分适合内地市场的需求。[38](www.xing528.com)
香港左派电影还有一些特殊情况需要在内地放映。比如1956年,龙马公司的《水火之间》(1955)在北京放映116场。[39]1958年,长城公司的《小鸽子姑娘》(1957)在重庆上映,并非商业公映。[40]粤语片《春》(1953)与《秋》(1954)配成普通话,1956年8月在北京上映。[41]1978年年底,长城的《生死搏斗》在北京上映,还有一批中外名片恢复上映,并在全国上映。[42]这些影片进入内地都有一定的时间差,比如《屈原》(1975)、《画皮》(1965)等影片均在“文革”后才放映。像《小鸽子姑娘》的放映则是因为日本芭蕾舞团到访重庆,是外交形象展示的一个部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