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东亚与东南亚影片合作竞争助推港台电影业

东亚与东南亚影片合作竞争助推港台电影业

时间:2023-08-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经营上,黄卓汉、李翰祥等香港影人到台湾拍片,为台湾培养了不少优秀人才,促成两地影业的交流合作,也为台湾留下了电影商业运营的模式。港台与大陆电影业的整合,使港片以新的身份进入内地。[88]港台电影界合作竞争几十年,促成了双方影业的繁荣。[10]左桂芳:《台湾电影微曦期与国际合作交流史》,第二十四届香港国际电影节特刊《跨界的香港电影》,香港康乐及文化事务署2000年版,第27页。

东亚与东南亚影片合作竞争助推港台电影业

台港两地的电影界很多时候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状态。

首先,1955年,香港电影进入台湾不久,就被冠以“与台片争”,受到诸多限制。但台湾电影当时又需通过香港的中介作用才能进入新加坡。[83]香港依赖台湾这一市场,也吸纳台湾的人才,台湾则从香港那里学到商业电影经营手法。比如人才上,因台湾通行国语,香港电影界便从台湾招考了不少新人。且台湾有戏剧专校培训的各类专业人才,尤其是60至70年代初期,数量最多。比如张彻、潘垒、汪榴照、穆虹、张仲文、何莉莉、焦娇、唐菁、凌云、井淼、田丰、宗华等人。反之,也有从香港到台湾得到发展机会或横跨两地的,如梁哲夫、宋存寿、李翰祥、胡金铨。[84]在香港电影八九十年代的黄金期,林青霞、王祖贤等大红大紫的演员也均来自台湾。经营上,黄卓汉、李翰祥等香港影人到台湾拍片,为台湾培养了不少优秀人才,促成两地影业的交流合作,也为台湾留下了电影商业运营的模式。李翰祥的国联结束后,“境外制作,已然成为小型公司最为变通的制片模式,为港台两地日后的跨国影业,奠下建制”[85]。台湾电影70年代的东南亚市场开拓就很成功,一度超过香港。

其次,台湾资金多次进入香港。进入80年代,香港独立制片公司渐渐增多,邵氏减产以致停产,台湾代理港片的发行商遂成为台湾电影市场的主导力量,为了竞得卖座港片和卖座明星,出现了片花、明星薪酬暴增等做法。1988—1992年之间,由于台湾本地电影业不景气,台湾的资金迅速涌入香港电影圈,造成香港电影产量激增。台湾资金仍以买片花的形式进行投资,拍成的影片不少且质量一般,但台湾投资商将这些影片卖到各地,这些市场与香港的域外市场是重合的。台湾片商还将录影带版权一并购买,与香港的做法不同。香港的录影带在电影上映后半年或一年后才上市,而台湾则是影片一上映就同期推出录影带,造成进入影院观看的观众大量流失。这些均为香港电影的衰落埋下隐患。到90年代初,香港电影的主要投资者是八大台湾片商,包括中影、年代、学者、龙祥、长宏、雄威、巨登等。台湾资本的流入,造成香港演员的片酬、港片版权费的抬高,加上高额的宣传费,盈利变得很困难。1993年,台湾发行商组成海外联谊小组,对港片提出压缩制作成本、抵制不断上涨的演员片酬等要求。[86]台湾地区于1993年后放宽了对日本好莱坞电影的限制,也是为了减少台湾市场对港片的依赖及一些电影业乱象。

最后,台港之间与大陆关系的变化也影响到电影业。70年代末期,大陆改革开放,台湾的外景优势、人才优势就不那么突出了。这一时期,因“香港拍片进度快,效率高,外销方便,在台湾拍片的香港影人,又纷纷回到香港拍片”[87]。90年代左右,台湾片商还以香港为中介,支持香港制片商来大陆拍片。港台与大陆电影业的整合(台湾资金,香港制作,大陆提供拍摄场景),使港片以新的身份进入内地。[88]港台电影界合作竞争几十年,促成了双方影业的繁荣。香港电影业如果缺少台湾的市场,绝对不能到达曾经的高度和规模。

[1]胡克:《香港电影在中国内地(1949—1979)》,第二十四届香港国际电影节特刊《跨界的香港电影》,香港康乐文化事务署2000年版,第12页。

[2]吴迪(启之)编:《中国电影研究资料1949—1955》(上卷),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70~71页。

[3]李翰祥:《银海生涯》,农村读物出版社1987年版。

[4]李培德:《左右可以逢源——冷战时期的香港电影界》,黄爱玲、李培德编《冷战与香港电影》,香港电影资料馆2009年版,第87页。

[5]苏涛:《浮城北望:重绘战后香港电影》,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57页。

[6]罗卡:《冷暖“亚洲”》,《通讯》第61期,香港电影资料馆2012年版,第10页。

[7]郭静宁编:《香港影片大全第六卷(1965—1969)》“前言”,香港电影资料馆2007年版。

[8]钟宝贤:《政治夹缝中的电影业——张善琨与永华、长城新华》,黄爱玲、李培德编《冷战与香港电影》,香港电影资料馆2009年版,第182页;左桂芳:《自由总会简介与大事记》,第271~289页。

[9]苏涛:《浮城北望:重绘战后香港电影》,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32~33页。

[10]左桂芳:《台湾电影微曦期与国际合作交流史(1900—1969)》,第二十四届香港国际电影节特刊《跨界的香港电影》,香港康乐及文化事务署2000年版,第27页。[今查香港电影资料馆整理的《港产电影一览(1914—2010)》,没有本片记录,待考。]

[11]罗卡评:《小凤仙》,第十七届香港国际电影节特刊《国语片与时代曲(四十至六十年代)》,香港市政局1993年版,第102页。

[12]罗卡:《危机与转机:香港电影的跨界发展,四十至七十年代》,第二十四届香港国际电影节特刊《跨界的香港电影》,香港康乐及文化事务署2000年版,第112页。

[13]林佩华访问、整理:《童月娟谈新华的跨国制作》,第二十四届香港国际电影节特刊《跨界的香港电影》,香港康乐及文化事务署2000年版,第149页。

[14]黄仁:《1970年代在台湾制片的香港电影界》,《通讯》第51期,香港电影资料馆2010年版,第12~13页。

[15]黄卓汉:《电影人生——黄卓汉回忆录》,万象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版,第90页。

[16]左桂芳:《台湾电影微曦期与国际合作交流史(1900—1969)》,第二十四届香港国际电影节特刊《跨界的香港电影》,香港康乐及文化事务署2000年版,第27页。

[17]关于“美元文化”在香港的具体情况,可参阅卢玮銮、熊志琴编《香港文化众声道1》,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2014年版。本书主要采访友联出版社的相关人士。王梅香:《隐蔽权力:美援文艺体制下的台港文学(1950—1962)》,台湾“清华大学社会学研究所博士学位论文,2015年。翟韬:《“文学冷战”——大陆赴港“流亡者”与1950年代美国反共宣传》,《世界历史》2016年第5期,第67~81页。

[18]《东方荷里活在静静的重建中》,国际电影画报社《国际电影》1955年第1期,第13页。

[19]黄仁:《港九电影戏剧事业自由总会的角色和影响》,黄爱玲、李培德编《冷战与香港电影》,香港电影资料馆2009年版,第74~75页。另见钟宝贤:《香港百年光影》,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08页。

[20]李翰祥:《银海生涯》(上),农村读物出版社1987年版,第346页。

[21]刘现成:《邵氏电影在台湾》,廖金凤、卓伯棠、傅葆石、容世诚编著《邵氏影视帝国》,台湾麦田出版社2003年版,第130~132页。

[22]李翰祥:《银海生涯》(下),农村读物出版社1987年版,第634页。

[23]黄仁:《1970年代在台湾制片的香港电影界》,《通讯》第51期,香港电影资料馆2010年版,第13页。

[24]黄仁:《1970年代在台湾制片的香港电影界》,《通讯》第51期,香港电影资料馆2010年版,第14页。

[25]左桂芳:《台湾电影微曦期与国际合作交流史(1900—1969)》,第二十四届香港国际电影节特刊《跨界的香港电影》,香港康乐及文化事务署2000年版,第27页。

[26]〔日〕山田宏一、宇田川幸洋著,厉河、马宋芝译:《胡金铨武侠电影作法》,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5年版,第57页。

[27]李翰祥:《银海生涯》(上),农村读物出版社1987年版,第349页。

[28]《香港片在台湾市场已逐渐走向下坡》,《大公报》1967年3月28日第6版。

[29]刘现成:《邵氏电影在台湾》,廖金凤、卓伯棠、傅葆石、容世诚编著《邵氏影视帝国》,台湾麦田出版社2003年版,第132~133页。

[30]司马芬:《台北片商公会选出十大卖座国(语)片》,《华侨日报》1969年12月24日第8版。

[31]黄仁:《1970年代在台湾制片的香港电影界》,《通讯》第51期,香港电影资料馆2010年版,第14页。

[32]郭静宁、蓝天云编:《香港影人口述历史丛书3:楚原》,香港电影资料馆2006年版,第35页。

[33]陈飞宝:《台湾电影史话》,中国电影出版社1988年版,第233页。

[34]《中国电影图史》编辑委员会:《中国电影图史(1905—2005)》,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69页。

[35]《港片在台引起哄动 台电影界急商对策》,《香港工商晚报》1978年10月4日第3版。

[36]《金马奖30日揭幕 香港影人纷纷赴台》,《星洲日报》1981年10月29日第19版。

[37]《许冠文访谈》,蒲锋、刘嵚编《乘风变化——嘉禾电影研究》,香港电影资料馆2013年版,第177页。

[38]钟宝贤:《香港百年光影》,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89页。

[39]《港产片的第一类型挑战》,《星洲日报》1982年3月15日第27版。

[40]张彻:《回顾香港电影三十年》,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1989年版,第71页。

[41]《〈最佳损友〉和〈黑心鬼〉在台湾同样受欢迎》,《华侨日报》1988年7月27日第23版。

[42]《中影也搅录像带生意 以牙还牙打击盗版》,《香港工商晚报》1984年8月23日第5版。

[43]《台湾盗版成风 抢走电影院生意》,《华侨日报》1988年4月15日第21版。(www.xing528.com)

[44]邱淑婷:《港日影人口述历史:化敌为友》,香港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35页。

[45]《警察续集在台大收成 龙寄望再创奇迹》,《华侨日报》1988年11月24日第28版。

[46]梁良:《“台湾因素”对香港电影的影响》,第二十一届香港国际电影节特刊《光影缤纷五十年》,香港市政局1997年版,第156页。

[47]钟宝贤:《香港百年光影》,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89页。

[48]《嘉禾公司年表》,蒲锋、刘嵚编《乘风变化——嘉禾电影研究》,香港电影资料馆2013年版,第212页。

[49]《艺能永盛组台港线粉碎台商压港片价 院线由四十五间戏院组成为港片排期》,《华侨日报》1990年8月17日第25版。

[50]刘现成:《邵氏电影在台湾》,廖金凤、卓伯棠、傅葆石、容世诚编著《邵氏影视帝国》,台湾麦田出版社2003年版,第133~134页。

[51]黄仁:《1970年代在台湾制片的香港电影界》,《通讯》第51期,香港电影资料馆2010年版,第12页。

[52]刘现成:《邵氏电影在台湾》,廖金凤、卓伯棠、傅葆石、容世诚编著《邵氏影视帝国》,台湾麦田出版社2003年版,第143页。

[53]黄仁:《1970年代在台湾制片的香港电影界》,《通讯》第51期,香港电影资料馆2010年版,第12页。

[54]《谁说香港自由影人没有工作表现?》,国际电影画报社《国际电影》1955年第2期,第25页。

[55]黄仁:《1970年代在台湾制片的香港电影界》,《通讯》第51期,香港电影资料馆2010年版,第12页。

[56]《张耀宗访谈》,蒲锋、刘嵚编《乘风变化——嘉禾电影研究》,香港电影资料馆2013年版,第204页。

[57]罗卡:《冷暖“亚洲”》,《通讯》第61期,香港电影资料馆2012年版,第10页。

[58]朱顺慈访问、刘嵚整理:《黄卓汉访问》,郭静宁编《香港影人口述历史丛书5:摩登色彩——迈进1960年代》,香港电影资料馆2008年版,第141页。

[59]黄爱玲、盛安琪编:《香港影人口述历史丛书4:王天林》,香港电影资料馆2007年版,第73页。

[60]刘现成:《邵氏电影在台湾》,廖金凤、卓伯棠、傅葆石、容世诚编著《邵氏影视帝国》,台湾麦田出版社2003年版,第144页。

[61]《邵逸夫自美返港 因与日商东映合作可能放弃台湾市场》,《南洋商报》1975年11月17日第13版。

[62]〔英〕G.L.克拉克等主编:《牛津经济地理学手册》,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129页。

[63]《短镜头》,国际电影画报社《国际电影》1956年第14期,第16页。

[64]李天铎:《台湾电影、社会与历史》,台湾亚太图书出版社1997年版,第125页。另见《短镜头》,国际电影画报社《国际电影》1957年第19期,第21页。

[65]黄仁:《厦语片和台语片纠缠的十年命运》,吴君玉编《香港厦语电影访踪》,香港电影资料馆2012年版,第94页。

[66]蒲锋:《细说从头:厦语影业的基本面貌及影片特色》,《香港厦语电影访踪》,香港电影资料馆2012年版,第39~40页。

[67]郭静宁编:《香港影片大全第六卷(1965—1969)》“前言”,香港电影资料馆2007年版。

[68]关于厦语片和台语片,可以参见英国学者Jeremy E.Taylor的Rethinking Chinese Cinemas:The Amoy-dialect Film Industry in Clod War Asia,Routledge,2013.这是目前研究厦语片和台语片最为详尽的专著。

[69]刘现成:《邵氏电影在台湾》,廖金凤、卓伯棠、傅葆石、容世诚编著《邵氏影视帝国》,台湾麦田出版社2003年版,第137页。

[70]刘现成:《邵氏电影在台湾》,廖金凤、卓伯棠、傅葆石、容世诚编著《邵氏影视帝国》,台湾麦田出版社2003年版,第147页。

[71]焦雄屏:《改变历史的五年:国联电影研究》,万象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版,第69~74页。

[72]左桂芳:《台湾电影微曦期与国际合作交流史(1900—1969)》,第二十四届香港国际电影节特刊《跨界的香港电影》,香港康乐及文化事务署2000年版,第29页。

[73]余心善:《台湾影业欣欣向荣》,《香港影画》1967年第14期,第62~63页。转引自郭静宁编《香港影片大全第六卷(1965—1969)》“前言”,香港电影资料馆2007年版。

[74]钟宝贤:《香港百年光影》,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31页。

[75]卢非易:《台湾电影:政治、经济、美学(1949—1994)》,台湾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版,第201~202页。

[76]黄爱玲、盛安琪编:《香港影人口述历史丛书4:王天林》,香港电影资料馆2007年版,第73页。

[77]黄仁:《1970年代在台湾制片的香港电影界》,《通讯》第51期,香港电影资料馆2010年版,第15页。

[78]卢非易:《台湾电影:政治、经济、美学(1949—1994)》,台湾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版,附图3C“台港及外片预测趋势图”。

[79]黄仁:《1970年代在台湾制片的香港电影界》,《通讯》第51期,香港电影资料馆2010年版,第13页。

[80]梁良:《“台湾因素”对香港电影的影响》,第二十一届香港国际电影节特刊《光影缤纷五十年》,香港市政局1997年版,第156页。

[81]郭静宁编:《香港影片大全第七卷(1970—1974)》“前言”,香港电影资料馆2010年版。

[82]黄淑娴编:《香港影片大全第一卷(1913—1941)》“前言”,香港电影资料馆1997年版。

[83]《谁说香港自由影人没有工作表现?》,国际电影画报社《国际电影》1955年第2期,第25页。

[84]左桂芳:《台湾电影微曦期与国际合作交流史(1900—1969)》,第二十四届香港国际电影节特刊《跨界的香港电影》,香港康乐及文化事务署2000年版,第27页。

[85]转引自黄爱玲编:《国泰故事》,香港电影资料馆2002年版,第148页。

[86]钟宝贤:《香港百年光影》,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34、342~355、360页。

[87]黄仁:《1970年代在台湾制片的香港电影界》,《通讯》第51期,香港电影资料馆2010年版,第15页。

[88]钟宝贤:《香港百年光影》,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42~355、360页。关于这一时期香港电影在台湾地区的发行情况,可见魏君子主编《香港电影史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480~490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