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东亚与东南亚电影的传播研究:突显没有的英雄和亚洲的英雄

东亚与东南亚电影的传播研究:突显没有的英雄和亚洲的英雄

时间:2023-08-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以千锤百炼的肉体,赤手空拳抗敌的雄姿,不单散溢着日本喜爱的悲壮感,观众在电影中也真切地感觉到日本电影所没有的‘英雄的存在’,这是李小龙在日本受到观众狂热支持的最大理由。”日本影评人大林千茱萸如此评说日本对亚洲态度的矛盾:“对日本人而言,亚洲近在咫尺,却又是个隐了形的地方,我们根本不会正眼看她。”有的则将成龙影片当西片上映。

东亚与东南亚电影的传播研究:突显没有的英雄和亚洲的英雄

1973年李小龙暴毙,也使香港拳脚片一夜之间身价上涨十倍。日本多家影业公司派出代表到中国台湾地区、中国香港地区搜购功夫片,不论谁主演,有功夫片就买。[24]但蔡澜认为李小龙在日本的走红并不是嘉禾的成功,而是“如果没有华纳这个后台,日本片商可能也不会考虑发行”[25]。嘉禾的邹文怀原为邵氏高层,在邵氏的时候参与了邵氏与日本及英国德国、意大利合作的具体事务,熟悉合作条件和工作人员的能力。嘉禾初期,由于邵氏在星马、中国台湾地区根基牢固,因此将目标放在了韩国和泰国。[26]所以他深深了解进入日本市场的难度,他回忆在日本发展的情况很艰巨,日本人“固步自封,对外语片很保守”。比如胜新太郎拒绝发行《精武门》(1972),而《精武门》此前已经创造了票房纪录。1973年12月22日由美国华纳公司发行的《龙争虎斗》(1973),由嘉禾与华纳合拍,是李小龙第一部在日本公映的影片,被视作香港电影文化初次以强大姿态登陆日本。(之前,60年代,东宝和邵氏、国泰的合拍片也曾受关注,尤敏在日本成为人气偶像。但在李小龙进入日本前,香港电影并没有真正以自己的风格吸引日本观众。香港在日本人心中只是“一个地方色彩浓厚的旅游胜地”,李小龙打破了这一印象。)“以千锤百炼的肉体,赤手空拳抗敌的雄姿,不单散溢着日本喜爱的悲壮感,观众在电影中也真切地感觉到日本电影所没有的‘英雄的存在’,这是李小龙在日本受到观众狂热支持的最大理由。”此后,1973—1978年,李小龙的名气一直维持在高峰,同时其他功夫也相继输入日本。[27]李小龙第二部在日本公映的影片是《唐山大兄》(1971)。1972年的《猛龙过江》,1975年才在日本公映。[这种滞后情况不仅是李小龙影片,比如王羽拍摄于1967年的《独臂刀》在《龙争虎斗》在日公映后才引入日本。王家卫在日发行的第一部电影是《阿飞正传》(1990),而不是处女作《旺角卡门》(1988)]。嘉禾一度担心《精武门》中的反日情绪,但最后在日本也十分卖座。同时,随着李小龙走红的还有他片中的两位女演员:苗可秀和茅瑛。1974年,在日本公映的功夫电影多达28部,日本电视台也在黄金时段播放香港功夫电影。同年6月,茅瑛主演的嘉禾影片《合气道》(1972)、《铁金刚打破紫阳观》(1974)也在日本公映,受到日本观众的热烈欢迎。苗可秀则在《猛龙过江》上映后,在日本观众心目中跻身欧美女演员行列,这对渴望脱欧入亚的日本人来说并不容易。[28]

李小龙的日本接受奇迹源于日本观众的两个心态:一是日本对西方既崇拜又矛盾的心理,二是日本人崇拜自己所没有的事物。

比如在宣传策略上,日方采取的一些手法仍可看出崇拜西方这一点。香港演员在日本的名字多用片假名,如ゲル—リ·リ—(李小龙)、マィケル·ホィ(许冠文)、ジャツキ—·チエン(成龙),是有意把他们塑造成西方巨星,虽然观众早知道他们是中国香港人,但因为片假名比较洋气,令观众以为是美国片。这是由于以往港产片并不卖座,所以希望借此让观众产生错觉。[29]为了发行许冠文的影片,嘉禾在日方建议下采用了当时在日本年轻人中流行的Mr Boo来称呼许冠文。该词的意思模棱两可,对或错,是或非,看情形而定。由于日本人看外语片并不配音,而是原音配字幕,因此,语言类的喜剧就需要上述策略来增进理解。[30](www.xing528.com)

80年代末录像带逐渐普及,也进一步促成了香港电影在日本的热潮,日本观众有机会更全面地接触不同的香港电影,如吴宇森、梁普智、甘国亮等,由此了解到香港人真实的生活模式。日本影评人大林千茱萸如此评说日本对亚洲态度的矛盾:“对日本人而言,亚洲近在咫尺,却又是个隐了形的地方,我们根本不会正眼看她。”到了80年代,日本人开始厌倦白人至上主义。日本经历了多年的经济增长,新一代很注重物质享受,旅行也变得方便。注重刺激,好奇心旺盛,于是中国香港进入他们的视野,发现同在亚洲,生活方式却完全不同,觉得很新鲜、新潮、可爱。[31]但新鲜也是港片在日本衰落的一大原因:“日本人出名贪新鲜,多年来他们已亲身到香港见识过,再没有什么新意了。日本人最喜欢搞祭典……九七过后,那种热潮便一下子冷却起来。”另一个原因是香港电影从90年代“也开始变质,三级片越拍越多”,恰好“韩国电影却因世界杯而变得气势如虹。许多香港电影迷便从那时起转投韩国电影的怀抱”。关于金城武在日本大受欢迎的原因,大林千茱萸这么解释:“概括而言,日本人普遍有外语情节。金城武虽然是中日混血儿,但多数日本人都希望把他看成是自己人。尽管他是日本人,却说得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广东话、台语、英语日语。日本人自然想把他视为国民英雄。先不谈演技了,金城武有俊朗的外表,日本人就是需要这样一位新英雄。那时日本人不是终于把视线从欧美移至亚洲吗?日本人从《重庆森林》认识金城武,发现了一位拥有日本血统的人竟然纵横亚洲,觉得异常兴奋,便认定那是他们的新英雄。虽然有点一厢情愿,他们找到这位英雄,因此掀起金城武热潮。”[32]1999年12月,蔡澜在访谈中也提到当时的香港电影在日本只有金城武卖座,成龙则由于其影片的真实感而多年不倒,因为日本人没有这种明星,对自己没有的事物总是异常崇拜。[33]在香港大红大紫的周润发在日本接受度就不高。[34]《僵尸先生》(1985)在日本走红的原因和蔡澜所说的日本人崇拜自己所没有的事物也有关,有位专画鬼怪的漫画家对导演刘观伟说,多年来什么鬼都画过,就是没画过僵尸。[35]日方宣传成龙的电影,有的是把成龙电影当作日本片,说成龙长相与日本人很相像,配音后更看不出分别,将之安排与另一部日本片作“二片上映”。有的则将成龙影片当西片上映。[36]成龙在日本的人气维持了很多年,与广告商对他的支持也有很大关系。[3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