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加坡经济发展与香港电影传播研究

新加坡经济发展与香港电影传播研究

时间:2023-08-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65至1980年间,新加坡政府采取劳工密集的经济发展政策。随着经济发展,人们收入增加,购买能力增强,电视越来越普遍。导演楚原曾经分析70年代以后香港电影在新加坡的变化,认为主要是两地居住环境差异:并非是市场本身的改变,而是人口有限的问题。

新加坡经济发展与香港电影传播研究

另外,建基于乡情和人情的片花制度开始瓦解。这不仅仅是王天林等老导演所批评的片花制度过度消耗了影片制作方的信用,而是自70年代开始整个经济模式的转变,并由此带来人际关系的转变。“资本主义世界已由庞大的工业生产福特-泰勒式)转变成全球弹性生产网络及消费社会经济模式。这个时期强调崭新的技术、弹性的聚积、高科技创意爆炸、职业结构转变、全球目标和意识形态超生、文化紧密接触(如旅游、业务往来及移民难民);大众消费主义进一步催生这些元素,建立出一个全球化世界(又称晚期资本主义或后现代主义或后工业主义),传统上界定发展与发展中国家、东方西方国家、南北半球、高级低级文化、现代和传统等二分法变得模糊。全球性的人口、影响、资产和物品流动性对传统的消费文化和世界观带来更大的冲击。”[108]始于20世纪70年代的新一轮的经济全球化,是资本主义从一开始就发生的“抽象化”进程的延续。所谓抽象化,是指市场关系逐渐从家族、宗教和社区关系分离出来,并且要倒过来支配和主宰其他社会关系的过程。[109]比如,香港电影新加坡的上映就受到具体社会生活形态变化的影响。1965至1980年间,新加坡政府采取劳工密集的经济发展政策。当时新加坡的劳工成本与发达国家相比相对低廉,吸引了劳工密集的工业如电子业、制造业和加工业等。许多乡村都改建成工厂、公路、商行、组屋等;原为渔村的裕廊发展成裕廊工业区;原为农村大巴窑、宏茂桥、勿洛、淡滨尼则发展成供人们居住的卫星镇。随着经济发展,人们收入增加,购买能力增强,电视越来越普遍。电视逐渐发展成为全日播放,电影自然大受冲击。70年代时新加坡的电影业仍是休闲娱乐的大宗,电影院的数目增加不少,因为新加坡建组屋大力发展新镇,所以组屋区也开设了不少电影院。80年代初,受电视和录影带影响,且电视播放香港的方言电视连续剧,间接促进录影带流行。[110]据报道,1988年,新加坡中侨院线和邵氏联线,放映港台首轮影片,邵氏之所以和中侨这条弱线联合,是因为中侨有多间迷你戏院,分布在人口密集的新组屋区内,是旗下戏院多处在商业区内的邵氏所缺乏的,此举带来戏院的回暖。[111]此时邵氏在香港的电影制片业已经结束,虽然此时香港电影大热,邵氏也只是偶尔为之,制作影片数量既少,有影响力的作品也不多,只有周星驰的《审死官》(1990)在票房和获奖上都获得成功。导演楚原曾经分析70年代以后香港电影在新加坡的变化,认为主要是两地居住环境差异:并非是市场本身的改变,而是人口有限的问题。星马居住的环境跟中国香港地区不同,他们住大屋,要驾车长途跋涉去看电影不如留在家看,所以上电影院的人较少了,不像香港八个人挤在一层楼里面,有七个人要出街寻消遣。中国香港及台湾地区市场扩大了,便觉得星马社会相对小了。从前占五分二到二分一,现在是十分一或廿分一,自然分别很大。[112]传统的电影院都分布在市区,如牛车水的大华戏院、金华戏院和东方戏院,桥北路的奥迪安戏院与光华戏院和史丹福路一带的首都戏院与国泰戏院,而市区之外的居民看电影费时费力。

香港电影的人气来自高密度的城市居住环境。为了聚集人气,60年代的时候,香港电影一般尽量拍到两小时,在电影院上映时分为十二点半、两点半、五点半、七点半、九点半,一天五场,这样散场和等入场的观众在电影院大堂里挤得水泄不通,令场面更加热闹,加上门口的小贩叫卖,更添热闹。[113]1985年,由于香港住房紧张的原因,录像带对电影市场的冲击就没有其他地区大。[114]此外,香港的放映特色中有著名的午夜场电影。邵氏导演何梦华回忆午夜场上映他的电影,他自己不敢去,都是演员先到戏院,知道已经满座了,硬将何拉到戏院。因为午夜场的观众很敏感,反应很快,要笑就笑,要骂就骂,当全场都骂的时候,何多年后回想起来还是觉得“真的很可怕”。[115]徐克、曾志伟等电影人也都曾对午夜场有过描述,午夜场电影后来演变为一部电影正式公映前的小范围试映,来观看的观众未必有很高的文化水准,其中甚至有不少“咬蔗帮”,却都称得上是“影痴”。电影制作方通过午夜场观众的反应就能预测票房前景,所以何梦华才会如此紧张。查阅新加坡的报纸,午夜场的形式也有,但远不如香港的午夜场气氛热烈和有影响力。

2009年香港影人考虑合拍片市场时,东南亚仍会被考虑。“怎么平衡内地、香港跟台湾(地区),甚至东南亚——我们先不算欧美,日韩。我觉得还是尽量想把大中华市场打开。老外的市场已经越来越小了,有些戏在内地两亿三个亿的票房,在香港可能就几百万。……东南亚卖的价钱也很好,新马泰、印度尼西亚、菲律宾都卖得很好。我们利用了传统香港的大片,再加上内地的方法,在内地大家不会觉得那么港片,但是在香港还是港片,在东南亚还是港片,这个怎么平衡,很难说得清楚。反正你在选题材和放演员进去的时候要很小心。”[116]作为经历香港电影黄金期的导演,陈可辛知道港片的影响力在西方包括日韩逐渐消弭,在东南亚则仍有影响力,陈可辛本人曾在2003年左右与泰国有过短暂的成功合拍经历,但未能持久,因此东南亚市场胜算几成,已缺少把握。对比20世纪80年代之前,香港影人对“南洋”市场的期许甚深,这一页已经翻过。

[1]Barnett,Doak,Communist China and Asia:Challenge to American policy,New York:Published for the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 by Harper,1960,pp.172~210.

[2]王赓武:《华人与中国——王赓武自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107页。

[3]《邵氏机构决定在本地拍摄马来亚化影片》,《南洋商报》1959年7月2日第8版。

[4]《邵氏机构昨发表林黛陈厚等将来星拍片》,《南洋商报》1953年7月16日第8版。

[5]国际电影画报社《国际电影》1957年第21期,第20页。

[6]廖小健:《战后马来西亚族群关系:华人与马来人关系研究》,暨南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79页。

[7]《大马邵氏被迫让股》,《星洲日报》1981年8月24日第27版。

[8]刘亚佛等:《褪色的光华》,《联合晚报》1985年12月29日第11版。

[9]关志华:《马来西亚国家电影下的马来西亚华语电影论述》,《长庚人文社会学报》2015年第1期,第173~202页。

[10]《马来西亚影片商反对香港影片入口》,《华侨日报》1966年8月31日第3版。

[11]罗卡:《邵氏兄弟的跨界发展》,廖金凤、卓伯棠、傅葆石、容世诚编著《邵氏影视帝国》,台湾麦田出版社2003年版,第158页。

[12]余慕云:《早期香港电影中的海外华人形象》,第十六届香港国际电影节特刊《香港电影中的海外华人形象》,香港市政局1992年版,第22页。

[13]《李湄在泰赠送秀发》,国际电影画报社《国际电影》1956年第4期,第25页;《葛兰赴泰拍摄〈玉凤〉》,第26页。

[14]《诞生中远东最大制片厂》,国际电影画报社《国际电影》1956年第6期,第15页。

[15]《“国际”发展业务成立泰国分公司》,国际电影画报社《国际电影》1956年第12期,第18页。

[16]邱淑婷:《港日影人口述历史:化敌为友》,香港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53页。

[17]罗卡:《危机与转机:香港电影的跨界发展,四十至七十年代》,第二十四届香港国际电影节特刊《跨界的香港电影》,香港康乐及文化事务署2000年版,第114页。

[18]罗卡评:《艇屋龙虎斗》,第二十四届香港国际电影节特刊《跨界的香港电影》,香港康乐及文化事务署2000年版,第165页。

[19]罗卡:《香港电影的海外经验》,第十六届香港国际电影节特刊《电影中的海外华人形象》,香港市政局1992年版,第18页。

[20]李耐冬:《记泰国潮剧的沧桑》,泰国《暹罗日报》1999年6月11日。转引自周宁主编《东南亚华语戏剧史》(上册),厦门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85页。

[21]蒲锋:《对潮语片的一些观察和认识》,吴君玉编《香港潮语电影寻踪》,香港电影资料馆2013年版,第45页。

[22]赖伯疆:《东南亚华文戏剧概观》,中国戏剧出版社1993年版,第253页。

[23]罗卡访问,吴君玉整理:《黄尧访问》,郭静宁编《香港影人口述历史丛书5:摩登色彩——迈进1960年代》,香港电影资料馆2008年版,第193页。

[24]罗卡:《嘉禾创业期的外展战略和在泰韩两国的战线》,蒲锋、刘嵚编《乘风变化——嘉禾电影研究》,香港电影资料馆2013年版,第53页。

[25]钟宝贤:《香港百年光影》,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33页。

[26]《别了,黄金时代!》,《南洋商报》1978年1月1日第9版。

[27]吴昊编:《邵氏光影系列:第三类型电影》,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2005年版,第20、80~81页。

[28]《利雅博访谈》,蒲锋、刘嵚编《乘风变化——嘉禾电影研究》,香港电影资料馆2013年版,第197页。

[29]钟宝贤:《香港百年光影》,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14~415页。

[30]黑婴:《司马文印象记》,《百花洲》1983年第1期。

[31]《印度尼西亚影业人士说香港拒买印度尼西亚片 印度尼西亚将拒买港片》,《大公报》1961年3月28日第4版。

[32]新加坡国家档案馆官网:http://www.nas.gov.sg/archivesonline/viewer uuid=6ba5b497-1160-11e3-83d5-0050568939ad-OHC002465_011,访问日期:2015年11月12日。

[33]《香港片与美国片在印尼大行其道》,《华侨日报》1969年4月17日第2版。

[34]李翰祥:《银海生涯》(上),农村读物出版社1987年版,第349页。

[35]张国兴:《“亚洲”公司的制片方针》,《亚洲画报》第25期,1955年5月号,第十四届香港国际电影节特刊《香港电影中的中国脉络》(修订本),香港市政局1997年版,第118页。

[36]周宁主编:《东南亚华语戏剧史》(下册),厦门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785页。

[37]〔美〕孔飞力著,李明欢译:《他者中的华人:中国近现代移民史》,江苏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312页。

[38]钟宝贤:《香港百年光影》,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31页。

[39]《童月娟不胜感慨香港影业情况不好 年拍不及五十部片》,《南洋商报》1975年12月12日第24版。

[40]《传大马国泰机构易主》,《联合晚报》1984年8月24日第21版。《邵逸夫通货膨胀使电影业面临困境》,《南洋商报》1981年2月13日第13版。

[41]《印度尼西亚限制影片入口 香港片商大感头疼》,《南洋商报》1976年9月22日第9版。

[42]钟宝贤:《香港百年光影》,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32页。

[43]《短镜头》,国际电影画报社《国际电影》1956年第14期,第16页。

[44]黄爱玲编:《香港影片大全第四卷(1953—1959)》“前言”,香港电影资料馆2003年版。

[45]李翰祥:《银海生涯》(上),农村读物出版社1987年版,第462页。

[46]《短镜头》,国际电影画报社《国际电影》1956年第9期,第15页。

[47]李云章:《闽南话源流》,http://www.fzb.xm.gov.cn/xmws/201503/t20150311_1055537.htm,访问日期:2016年9月8日。

[48]http://www.fzb.xm.gov.cn/dqsjk/xmsz/xmsz5/,访问日期:2016年9月8日。

[49]即上文所提购买国语片的菲律宾院商。

[50]蒲锋:《细说从头:厦语影业的基本面貌及影片特色》,吴君玉编《香港厦语电影访踪》,香港电影资料馆2012年版,第36、39页。

[51]傅葆石:《邵氏迈向国际的文化史(1960—1970)》,第二十四届香港国际电影节特刊《跨界的香港电影》,香港康乐及文化事务署2000年版,第41页。

[52]黄爱玲、盛安琪编:《香港影人口述历史丛书4:王天林》,香港电影资料馆2007年版,第46页。

[53]《短镜头》,国际电影画报社《国际电影》1955年第2期,第23页。

[54]罗卡评:《蛇妖岛》,第二十四届香港国际电影节特刊《跨界的香港电影》,香港康乐及文化事务署2000年版,第168页。

[55]黄爱玲、盛安琪编:《香港影人口述历史丛书4:王天林》,香港电影资料馆2007年版,第55页。

[56]罗卡评:《蛇女思凡》,第二十四届香港国际电影节特刊《跨界的香港电影》,香港康乐及文化事务署2000年版,第164页。

[57]《亚洲影展从此一倒不起》,《南洋商报》1981年5月6日第26版。(www.xing528.com)

[58]《参加马尼拉影展后回返香港 邵逸夫邹文怀谈观感》,《星洲日报》1981年1月21日第12版。

[59]朱顺慈、朱虹访问,黄红梅整理:《访问李我》,黄爱玲编《粤港电影因缘》,香港电影资料馆2005年版,第155页。

[60]《短镜头》,国际电影画报社《国际电影》1956年第14期,第16页。

[61]《短镜头》,国际电影画报社《国际电影》1960年第51期,第30页。

[62]《影人小传·王纯》,吴君玉编《香港潮语电影寻踪》,香港电影资料馆2013年版,第194页。朱顺慈、蒲锋、容世诚、吴君玉访问,陈志华整理:《陈楚蕙:从艺六十载,看潮起潮伏》,吴君玉编《香港潮语电影寻踪》,香港电影资料馆2013年版,第144页。

[63]朱顺慈、蒲锋、容世诚、吴君玉访问,陈志华整理:《陈楚蕙:从艺六十载,看潮起潮伏》,吴君玉编《香港潮语电影寻踪》,香港电影资料馆2013年版,第144、147页。

[64]傅葆石:《邵氏迈向国际的文化史(1960—1970)》,第二十四届香港国际电影节特刊《跨界的香港电影》,香港康乐及文化事务署2000年版,第41页。

[65]《别了,黄金时代!》,《南洋商报》1978年1月1日第9版。

[66]蔡澜:《制片之难》,《联合晚报》1985年8月6日第20版。

[67]郭静宁编:《香港影人口述历史丛书1:南来香港》,香港电影资料馆2000年版,第108页。

[68]张国兴:《“亚洲”公司的制片方针》,《亚洲画报》第25期,1955年5月号,转引自第十四届香港国际电影节特刊《香港电影中的中国脉络》(修订本),香港市政局1997年版,第118页。

[69]《今年1月至10月共有78部影片遭电检局禁映》,《星洲日报》1979年10月19日第22版。

[70]《新马影业巨子林日顺赴港考察与嘉禾签协议》,《星洲日报》1981年9月23日第23版。

[71]卢非易:《台湾电影:政治、经济、美学(1949—1994)》,台湾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版,第193~194页。

[72]《从香港“文与艺”电影座谈会谈起80年的电影新趋势》,《南洋商报》1979年12月25日第25版。

[73]傅葆石:《邵氏迈向国际的文化史(1960—1970)》,第二十四届香港国际电影节特刊《跨界的香港电影》,香港电影资料馆2000年版,第36页。

[74]参见《一年来之香港娱乐》,《1976年香港年鉴》,华侨日报有限公司1976年版,第138页。转引自郭静宁《大蜕变:1975年至1979年的香港电影》,《通讯》第69期,香港电影资料馆2014年版,第13页。

[75]《港台影片版权费不断提高 新马院商叫苦连天》,《星洲日报》1981年10月10日第25版。

[76]《在本届“柏林影展”期间 举行东南亚电影经济文化研讨会》,《南洋商报》1981年3月2日第34版。

[77]王赓武:《华人与中国——王赓武自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234页。

[78]〔美〕孔飞力著,李明欢译:《他者中的华人:中国近现代移民史》,江苏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288页。

[79]罗卡等:《访问楚原》,第十六届香港国际电影节特刊《电影中的海外华人形象》,香港市政局1992年版,第50页。

[80]王赓武:《华人与中国——王赓武自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107页。

[81]〔英〕藤布尔著,欧阳敏译:《新加坡史》“导言”,东方出版中心2013年版。

[82]〔英〕藤布尔著,欧阳敏译:《新加坡史》,东方出版中心2013年版,第410页。

[83]节录自黄傲云《中国作家与南洋》第三章,第十六届香港国际电影节特刊《电影中的海外华人形象》,香港市政局1992年版,第100页。

[84]庄国土、刘文正:《东亚华人社会的形成和发展:华商网络、移民与一体化趋势》,厦门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38页。

[85]《邵氏斥巨资购置电影字幕印制机》,《南洋商报》1959年2月13日第14版。

[86]丘静美:《后殖民的香港电影文化生态说:时间的想象》,第二十一届香港国际电影节特刊《光影缤纷五十年》,香港市政局1997年版,第100页。

[87]也斯:《城与文学》,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90页。

[88]陈冠中:《我这一代香港人》,中信出版社2013年版,第48~49页。

[89]傅葆石:《骚动的六十年代:现代性青少年文化与香港粤语电影》,第二十一届香港国际电影节特刊《光影缤纷五十年》,香港市政局1997年版,第34页。

[90]《亚影展在停办边缘挣扎》,《南洋商报》1982年7月21日第30版。

[91]朱顺慈、左桂芳等访问,吴君玉整理:《何梦华访问》,郭静宁编《香港影人口述历史丛书5:摩登色彩——迈进1960年代》,香港电影资料馆2008年版,第260页。

[92]王卜一:《岳枫执导三十年》,《南国电影》1961年第38期,第53页。

[93]罗卡、吴俊雄、朱顺慈、何思颖:《谈六十年代香港电影与社会》,郭静宁编《香港影人口述历史丛书5:摩登色彩——迈进1960年代》,香港电影资料馆2008年版,第44~45页。

[94]李翰祥:《银海生涯》(下),农村读物出版社1987年版,第746页。

[95]李翰祥:《银海生涯》(下),农村读物出版社1987年版,第772页。

[96]钟宝贤:《香港百年光影》,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64~265页。

[97]罗卡、石琪:《访问陈冠中 电影策划、编剧编导制作社负责人之一》,访问日期:1990年10月2日,第十五届香港国际电影节特刊《八十年代香港电影》(修订本),香港市政局1999年版,第93页。

[98]钟宝贤:《香港百年光影》,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64页。

[99]〔英〕G.L.克拉克等主编:《牛津经济地理学手册》,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113页。

[100]梁丽娟、陈韬文:《海外市场与香港电影发展的关系(1950—1995)》,第二十一届香港国际电影节特刊《光影缤纷五十年》,香港市政局1997年版,第138页。

[101]《谐剧打斗影片在我国受欢迎》,《南洋商报》1978年12月4日第25版。

[102]《嘉禾设立地方语言研究组 增加电影地区性趣味》,《星洲日报》1980年2月28日第27版。

[103]《许冠文对大陆市场存冀望》,《电影双周刊》1995年第410期,第52页。

[104]黄爱玲、盛安琪编:《香港影人口述历史丛书4:王天林》,香港电影资料馆2007年版,第54页。

[105]《中泰合作影片,如何引起侨胞不满?》,国际电影画报社《国际电影》1956年第8期,第29页。

[106]傅葆石:《邵氏迈向国际的文化史(1960—1970)》,第二十四届香港国际电影节特刊《跨界的香港电影》,香港康乐及文化事务署2000年版,第41页。

[107]李翰祥:《银海生涯》(下),农村读物出版社1987年版,第765页。

[108]傅葆石:《邵氏迈向国际的文化史(1960—1970)》,第二十四届香港国际电影节特刊《跨界的香港电影》,香港康乐及文化事务署2000年版,第39~40页。

[109]项飚著,王迪译:《全球“猎身”:世界信息产业和印度的技术劳工》“导言”,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2页。

[110]张皓灵:《戏院沧桑》,《联合早报》1987年10月16日第38版。

[111]《回忆88话89 期望更大突破 戏院更见人潮》,《联合早报》1989年1月1日第57版。

[112]罗卡等:《访问楚原》,第十六届香港国际电影节特刊《电影中的海外华人形象》,香港市政局1992年版,第51页。

[113]罗卡、吴俊雄、朱顺慈、何思颖:《谈六十年代香港电影与社会》,郭静宁编《香港影人口述历史丛书5:摩登色彩——迈进1960年代》,香港电影资料馆2008年版,第44页。

[114]蔡澜:《制片之难》,《联合晚报》1985年8月6日第20版。

[115]朱顺慈、左桂芳等访问,吴君玉整理:《何梦华访问》,郭静宁编《香港影人口述历史丛书5:摩登色彩——迈进1960年代》,香港电影资料馆2008年版,第255页。

[116]新浪娱乐《人人电影 我们制作 独家对话陈可辛黄建新于冬》,《新航标》2009年第2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