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香港电影多语言片种及其东南亚传播

香港电影多语言片种及其东南亚传播

时间:2023-08-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要满足东南亚的各类人群需求,对香港电影制作的直接影响之一是多语言片种。目前所知,香港制作的语种有国语、粤语、厦语、潮语影片。后世研究者也注意到香港粤语人口占多数,却一度国语片产量和声势均远远大于粤语片的现象,并给出了一些比较中肯的分析。邵氏为了国语片的销路,在新加坡、菲律宾、中国台湾、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和地区均从上映这一环节击破。

香港电影多语言片种及其东南亚传播

要满足东南亚的各类人群需求,对香港电影制作的直接影响之一是多语言片种。目前所知,香港制作的语种有国语粤语、厦语、潮语影片。粤语,是香港本地通行的语言,并在岭南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独具一格的活泼而生活化的表演风格,与80、90年代香港电影夸张过火的风格相得益彰。比如80年代,马来西亚怡保的华人观众仍热爱无法听懂粤语台词的香港影视,他们所迷恋的是摩登而不失亲切的气息。香港的多数国语片表演则比较话剧化,至于厦语片和潮语片,因为成本和制作人才的关系,未能发展出鲜明的风格,导致昙花一现。“我们厦语片闽南片,后来走下坡的原因,因为它的市场很小,除了马来亚、新加坡福建人最多,泰国少数,菲律宾也多,(中国)台湾(地区)也是福建人,但(中国)台湾(地区)本身有出产……来来去去,男主角都是这个人,女主角也是这个人,久而久之,人家都看得很厌倦,当然故事也有问题,故事来来去去只是适合老人家看的,没有创新。无形中市场是越来越缩小,不了了之这样。”[40]

香港电影的多语言片种在制作比例上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30年代,有过国民党政府禁止粤语片拍摄一事,原因众说纷纭,但其实对粤语片的影响不大。

1937年,国民政府颁下命令,禁止拍摄方言电影,针对的其实主要是香港粤语片。华南电影界自然想方设法尽力拖延与争取,一方面在拍摄和放映粤语电影时加入国语短片,另一方面逐渐增加国语电影的数量;结果,该法令推迟至1940年6月30日才施行。[41]并且,法令也没有彻底得到执行,如《天上人间》(1941)就是百分百的粤语片,只在片头片尾加插两首国语歌曲,敷衍了事。片中的几个天台浪客,每天总会相叙在“聚义堂”的牌匾之下,背后挂着蒋介石的肖像,蒋介石其时是国民政府国防最高委员会委员长;照片两旁的对联——“人无分男女老幼 地无分南北东西”,是蒋介石的抗战名言。[42]

除粤语片,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还出现了厦语片和潮语片,专供东南亚各地放映,市道最好的时候,它们和国语片、粤语片不相上下,但到60年代末70年代初,迅速退潮并几乎销声匿迹。

后世研究者也注意到香港粤语人口占多数,却一度国语片产量和声势均远远大于粤语片的现象,并给出了一些比较中肯的分析。

比如,邵氏和电懋在50年代都有粤语方言电影制作,但后来都专心于拍摄国语片,这是许多研究者注意到的。邵氏显然洞悉东南亚华人移民对粤语片的需求,早在1933年天一时代和粤剧名伶薛觉先合拍粤语片《白金龙》在南洋市场获得成功就是显例。一种观点认为战前的东南亚市场一直是粤语片的,但战后由于“北来的电影精英只专注于自己的文化习惯,拍的电影一定要讲国语,而利用香港(甚至东南亚各国华侨)的大中国意识(相对地觉得自己处于边缘心态),使国语片也取得一定市场”。此后,国语片用心制作的精神,精明的经营手法(如邵逸夫在东南亚曾设法打击粤语片),能够得以在不讲国语的地区流行十多年。[43]导演楚原回忆1968、1969年粤语片已到山穷水尽的境地,原因是:“邵氏资本雄厚……那时还有一种思想,就是觉得国语片比粤语片高级。”[44]另外有研究者将之提高到“家国主义”的层面,认为邵氏偏重国语片是基于国语的“庙堂色彩”:“虽然粤语在海外华人社群中大受欢迎,亦因此为邵氏带来可观利润,可是从家国主义的观点看去,粤语始终是一种方言,所满足的只能是狭隘、特定的市场。相反,国语则通行全国,它才是代表现代中国的语言。为了达至全球化,打入东南亚及香港粤语社群外的主流市场,邵氏选用国语作为商业语言,因此更能符合邵氏的全球目标。”[45](www.xing528.com)

的确,国语片在60年代的时候市场已经较粤语片大。尽管同期有两家资本规模尚可的公司光艺和岭光制作粤语片,但比起邵氏、国泰来,无论声势还是人才都不能相较,以此逐渐形成国语片较为高级的印象。黄卓汉在1952年由粤语片改拍国语片,著名粤语片导演秦剑表示不解。黄卓汉解释粤语片除了香港本地,还有越南、新加坡及美国的唐人街,但国语片有中国台湾、印度尼西亚、泰国等地区与国家,将来可能还有内地。[46]黄卓汉也提到国语片较粤语片“高级”的流行看法,但是,对于独立制片公司来说,有个档期的问题。国语片的市场虽然大,但是随着香港本地市场变大,出现了独立制片拍摄的国语片缺少放映的戏院,档期(一周为一个档期)半年甚至一年也排不到的问题。并且,如果不能在香港上映,报纸上没有广告,会影响东南亚市场,因为片商看到广告才来抢片。除非邀请到李丽华等大明星主演,否则就很难谈“片花”。所以独立制片只能又改拍粤语片,黄卓汉从1959年开始就转拍粤语片,而且,邵氏和电懋的称雄,不仅造成独立制片避其锋芒,台湾的民营国语片也只好减产或停产。[47]

厦语片导演、演员王清河回忆厦语片的衰亡也有语言原因。邵氏为了国语片的销路,在新加坡、菲律宾、中国台湾、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和地区均从上映这一环节击破。马来西亚的怡保本来有家戏院专营厦语片,邵氏与之商议以国语片替代厦语片。在新加坡则因为正好提倡国语,中国台湾地区同样也有国语逐渐普及的原因,均造成厦语片失去市场。[48]

诚如香港影评人罗维明指出的,国语片之所以能流行,根本原因还是两家大公司的雄厚资本带来较方言片可观的视听效果。电懋和邵氏相较,并无大中华背景,陆运涛的立足点是整个东南亚,按说有制作方言电影的可能。不过,制作方言电影遇到的最大瓶颈可能是缺乏人才,当时电懋所延揽的名家(如张爱玲、秦羽),邵氏后起的新秀(李翰祥、张彻),以及在香港延续了职业生涯的上海影人,如朱石麟、岳枫、李萍倩、李丽华、严俊等人,都是拍摄国语片的人才。重新考察国泰和邵氏最初登陆香港的拍片业务时,都曾经有粤语片业务。主要由新老两类影人组成,一是香港原有的已经成名的粤语片演员,在东南亚已经有很高的知名度,如吴楚帆、紫罗莲、梁醒波等,二是培养新人,邵氏的林凤、国泰的白露明都是出色的新人,但是和演国语片的林黛、李丽华、葛兰、尤敏比起来,声势无疑要逊色很多,尽管白露明和林凤在邵氏和电懋两家官方杂志上的宣传篇幅并不少。

此外,国泰和邵氏在开展香港制片业务后不久都开始开拓台湾市场,这也是国语片慢慢占上风的原因,比起东南亚市场来,中国台湾地区的市场虽然也有诸多限制,但在文化接受上无疑障碍更小。而且,台湾对香港电影界也有政治上的期待:在香港电影界培植自己的势力,而粤语片由于浓厚的方言和地域色彩不能担此责任。而且,由于国民党去台湾时,随行的成名影人很少,岛内的电影事业尤其是商业电影人才奇缺,因此也需要从香港引进电影满足民众的娱乐需求。50年代中期,台语片(即闽南语)在台湾观众很多,香港此时正流行拍摄厦语片(也即闽南语),也有流入台湾市场的,台湾的台语片人才也被延请至香港拍厦语片,两地还形成某种程度上的竞争。不过,国民党去台湾后就厉行推广国语,对台语片采取边缘化态度。至50年代后期,除了随国民党去台湾的外省人,台湾当地掌握国语的人数也在增加。因此,对于香港国语电影来说,台湾的国语片观众是日益增长的过程,而东南亚的华文教育则处在不稳定的状态,国语片观众是一个做减法的过程,对台湾市场的重视促使国语片的发展便在情理之中。

那么,除了国语片比粤语片高级,或者比其他方言电影高级的原因,国语片在东南亚的传播有无其他基础呢?应当关注东南亚华人观众的语言使用情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