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地方本科师范院校培养学生工作研究与实践的理论基础

地方本科师范院校培养学生工作研究与实践的理论基础

时间:2023-08-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实践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内容。在我国实践育人的理念和做法,一直贯穿于高等教育。这些实践教育活动,符合思想政治教育规律,体现了高校实践育人的必要性、科学性和先进性,符合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要求,体现了高等教育的基本规律。因此,从实践育人本身的属性和对教育任务的实现两方面来说,实践育人都是高等教育规律的集中体现。

地方本科师范院校培养学生工作研究与实践的理论基础

(一)“知行统一”是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

在历史悠久的中华文化中,一直有着知行统一的思想。春秋战国时代,先秦儒家学者就强调认知与践行的统一。《论语》中记载了许多有关的思想和观念,如“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论语述而》)。孔子说:“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公冶长》)。孔子认为认识一个人不仅要听其言,还要观其行,强调了做人做事知行统一的重要性。先秦诸子百家中的荀子也说:“知之不若行之”(《荀子儒效》)。他强调实践在认识事物中的重要作用。我国《四书》中的《大学》指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的核心在于培育品德与行为有机统一、具有完整人格的人。《中庸》一书则指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即求学之道在于广泛地多方面学习,详细地问,慎重地思考,明确地分辨,踏踏实实地行。明代哲学家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学说,主张心与理、知与行相统一。他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传习录》),强调了认识与实践的关系。王阳明认为“知”与“行”是一个动态的有机整体,两者相互联系、相互包容,两者自然地构成同一个行为实践过程。王夫之说:“知行始终不相离,存心亦有知行,致知亦有知行”(《读四书大全说中庸》)。他认为知行始终不可分割,相互渗透相互作用,二者相互作用才能取得更大的效果。他对知行的理解,既源于先辈又高于先辈。

知行问题的认识,一直是中华文化关于认识论的基本问题,认识基础一直植根于中华文明的沃土中,为实践育人工作提供了思想保障。中华文化关于知行问题的认知基础也传承到教育方针中。它在教育实践中的具体体现就是坚持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此观点一直贯穿于我国当代教育发展的全过程。

(二)实践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内容。马克思曾在《资本论》中对此进行过阐述。他指出,实践作为人的存在方式,是一种只有人具有的生存方式和活动方式,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在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实践作为人的存在方式,是一种只有人具有的生存方式和活动方式,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在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在这里,马克思谈到个人的全面性是指他的现实关系和观念关系的全面性。人的全面发展包括人的劳动活动、劳动能力、社会关系、自由个性和人类整体等方面的全面协调发展。人的全面发展要在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相处中实现。当前,我国高校部分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应用和创新能力,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总体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我们在高等教育中要加强实践环节,这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因此,必须树立实践育人观念,把实践育人统筹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和各环节,纳入学校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的总体布局中,形成实践育人工作的合力;完善实践育人机制,强化实践育人的领导机制、经费保障机制和队伍保障机制;构建打造实践活动平台,形成以实践教学、军事训练和社会实践为核心内容的活动体系,为大学生提升本领和增长才干搭建平台、提供机会和创造环境。(www.xing528.com)

(三)实践育人是高等教育规律的集中体现

实践育人是一种有效的育人方式。通过个体参与现实活动的方式,充分调动了个体的内在因素和主观能动性,实现知、情、意、景的有机结合,最终实现个体素质的全面提升,达到有效育人。同时,实践育人也是一种系统化的育人理念。在我国实践育人的理念和做法,一直贯穿于高等教育。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开展,各高校在实践育人方面都开展了一些有益的工作,高校实践育人理念日趋完善,实践育人内容不断丰富,实践育人形式不断拓展,实践育人体制机制逐步健全,实践育人的氛围日益浓厚,实践育人规律的把握更加客观全面。例如,高校开展了形式和内容多样的实践活动,通过教学实践巩固专业知识、通过军事训练巩固军事理论知识、通过各种主题教育、志愿服务、社会调查、创新创业、勤工助学等形式进行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等。这些实践教育活动,符合思想政治教育规律,体现了高校实践育人的必要性、科学性和先进性,符合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要求,体现了高等教育的基本规律。

不仅如此,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强调以德立人,树人重德。因此,培养人、塑造人始终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教育的本质就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实践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所以,实践育人是完成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的不可或缺的途径[46]。因此,从实践育人本身的属性和对教育任务的实现两方面来说,实践育人都是高等教育规律的集中体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