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人的丧葬习俗,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民俗事项,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过去巴人并存多种葬式,可分灭尸和存尸两种类型,前者为火葬,后者有崖葬和土葬。
火葬,是一种古老而又传递久远的丧葬形式。在民间施行的“迁火烟”(迁坟)活动中,所唱神歌中的“人死,火烟上天”就是指人死之后焚烧其尸体让灵魂升天。巴人后裔土家族在清雍正改土归流之前多火葬,改土归流后,火葬被清政府强令革除。
崖葬,亦叫岩葬或叫悬棺葬,它是巴人时期的主要葬式。较早的还有拾骨葬,又称二次葬,如在长阳桅杆坪遗址的上层就发现过早期巴人的迁葬墓地,即二次葬墓地,许多尸骨或头骨都一堆一堆地埋葬在一起。
巴人岩葬,最早见于长阳香炉石遗址北面的岩屋之下,有多具仰身直肢葬的人骨埋葬于此。其中还发现一具首领型或巫师型的人物,随葬有一件大型卜骨(长42厘米)和一件精致的大型骨匕(长26.6厘米)。
巴人崖葬,最早见于长阳深潭湾崖葬墓地。这里发现了成人和小孩的尸骨100多具,最早年代为西周初年,即武王伐纣前后。
在春秋战国时期,巴人活动地区盛行崖葬中的悬棺葬。这种葬式,在现今的长江三峡地区和大宁河小三峡地区以及鄂西恩施州地区还可见到不少。早的为战国时期,晚的为汉代甚至更晚。(www.xing528.com)
土葬,这也是晚期巴人的一种传统葬式。葬具为木棺,还有把木棺做成船形的,称船棺,这无疑是渔业民族的象征。
丧祭形式,最早见于文献的,是廪君死后,魂魄世为白虎。“巴人以虎饮人血,遂以人祠焉”(《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说明早期巴人有人祭现象。巴人后裔土家族,过去也曾有过少许人祭现象,但后来改为牲祭了。
现在土家族丧祭,有一种活动形式叫“绕棺”,又名穿花,打绕棺。是围绕棺材打转并歌舞的一种祭悼活动。这种活动最早见于隋代的史书记载。唐宋时,叫“踏歌”“踏蹄”,现在叫“跳丧”“打丧鼓”,又称跳“撒尔嗬”。这种绕尸而歌或打鼓踏歌,在鄂西的五峰、长阳、巴东、建始、恩施、鹤峰和利川等县、市境内更能体现原始古老风格,如鹞鹰展翅、燕儿含泥、猛虎下山、虎洗脸、虎抱头和幺姑姐筛箩等。
土家族的丧葬礼俗,一般都很讲究,名目繁多。除了跳丧,还有开路、叫茶、堂祭、出殡、路祭、择地、下葬、复山、回殃、报七和激灵等。
总之,巴人后裔土家人对待死亡的态度是乐观的。尤其办老人丧事,是丧而不哀,哀而不伤,气氛十分热烈。在丧葬过程中的歌舞活动,通过口耳相授,世代相传,基本保存和传播了先祖巴人的社会生活事象,同时也创造了新的土家人的特色文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