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山人”遗址,位于重庆市巫山县大庙镇南面不远的龙骨坡,因此也叫“龙骨坡”遗址。这里距离鄂西建始县的边界很近,只有四五公里,东南距离“建始人”遗址也很近,直线距离也不过四五十公里,即“巫山人”的龙骨坡与“建始人”的龙骨洞仅一山之隔。从地质背景上说,两地都同属于巫山山脉的“山原期”夷平面,发育的溶洞基岩均为三叠纪石灰岩,两地的海拔高程也都大致相当,即都在800米左右,只是行政区划分属重庆与湖北。实际上,从自然地域上讲,基本上同在一个百里范围的山原区。
龙骨坡这里,过去发现过很多的古脊椎动物化石,群众称它为“龙骨”。曾被当地土医生当作一种中药材使用,当地供销社也把“龙骨”当药材收购。直到这里的“龙骨”被搞科学研究的科技人员重视后,才展开了对龙骨坡及其附近“龙洞”的调查。
“巫山人”的发现,是经过了好多年的调查、发掘和研究才取得令人欣喜的巨大成果的。最早是从1984年下半年开始调查龙骨坡的,后经过1995—1998年和2003—2004年多年的发掘和研究,才取得突破性成果的。
“巫山人”的化石标本,除保存有一枚前臼齿和一枚臼齿的老年下颌骨外,还发现一枚少年的门齿。(www.xing528.com)
与“巫山人”化石一道发现的,还有同样重要的石制品(即旧石器)30余件。其种类有砸击石锤、凸刃砍砸器、石核和石片等。
龙骨坡遗址出土的动物化石较多,其中有人工痕迹的哺乳动物化石5件。在116种哺乳动物化石中,比较重要的,有乳齿象、剑齿象、剑齿虎、小种大熊猫、山原貘、祖鹿、湖麂、猎豹、桑氏鬣狗、中国黑熊、双角犀、巨羊、牛、马、河猪和爪蹄兽等二三十种。当然其中最令人关注的,还是20多枚巨猿牙齿化石的出土。
对于“巫山人”及伴生的古动物群的年代进行考察,除了对人类化石及各种动物化石的石化程度以及各动物种属的时代特征结合地层堆积情况进行综合研究外,还采用了磁性地层、电子自旋共振和氨基酸法进行测年研究。其中古地磁法的采用,是在龙骨坡下部地层灰黑色半成岩粘土层采集样品28块,在中部砂质粘土、砾石和角砾层采集样品72块,共计100块。检测的结果,得出含巫山直立人化石的第8水平层的年代为204万年,基本与建始直立人同属一个时期或略微偏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