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西周时期的人们,认为万物有灵,天下万物都有灵魂,这种宗教信仰,主要反映在三方面,即帝、天崇拜,自然崇拜,祖先崇拜。
帝、天崇拜,即是对超自然神秘力量的敬畏和崇拜。
夏王朝已出现上帝崇拜。上帝具有超自然神的色彩,甲骨文中有帝令雨、令雷、令风、降旱、左右祸福的记载,表明商代的“上帝”可以主宰自然和帝王的命运,可以赐福保佑,也可以降祸惩罚,具有很大的权威。
到了商朝,上帝拥有崇高地位,具有控制风、雷、雨等天象,控制作物收成,左右战争等权能,但未达到拥有无限权威的程度。
西周时期的上帝观念与商人有所不同,上帝已经成为至高无上的神和王朝的保护神。
记载祭祀、狩猎、天象等内容的甲骨文
商代
河南安阳殷墟出土
卜辞的内容涉及商王武丁祭祀仲丁、狩猎坠车事件、用羌人祭祀、天象等不同内容。
在周代,人们将“天”视作神祇。天具有主宰王朝的兴亡,选立君主,降祸、福于人世等权能。周人取代殷商王朝之后,在“帝”的基础上,结合了“天”,用“天命”“皇天上帝”“昊天上帝”表示天具有至高无上的权能,周王则为授天命统治天下的天子。
与商代有所不同的是,西周王朝的统治者认为“天”不仅是自然和社会万物的主宰,还是统治者道德的监督者。
当时的人们对于自然现象常常不解其因,由此产生敬畏和崇拜。这类崇拜大致可以分为天体崇拜、气象崇拜、山川崇拜以及动物崇拜四类。
崇拜的星体包括太阳、月亮以及其他看得见的星辰。
目前有关夏、商、西周时期祭祀星辰的文物较少。西汉以前存在许多专门供奉参(shēn)、辰、南北斗、太白、岁星、填星、二十八宿(xiù)等众星神的庙宇。
甲骨文中可见四方的风神名称,卜辞中常见卜问风是否会停下来、是否带来灾害的记录,可见当时的先民非常忧虑风的破坏力。
从远古时代开始,人们就认为有雨神存在,传说中的应龙(有翼神龙)就是一位雨神,周代称雨神为“雨师”。
天亡簋
西周
传清道光末年陕西岐山礼村出土
簋内底部有78字的铭文,记载周武王灭商后在“天室”举行祭祀大典,祭告其父周文王,并取代商王来祭祀天上神帝的事件。
因土地养育万物,故古人将其作为“土”“后土”神祇,甲骨文中有卜问“土”的记录,这里的“土”就是“社”。夏、商、西周时期祭社一般用牛、羊,甚至用人作为牺牲。
夏商周时期,动物与宗教活动有密切联系,目前所见,夏、商、西周时期文物中出现的动物有蛇、虎、鸟等。(www.xing528.com)
蛇属于两栖爬行动物。甲骨文和金文中有“蛇”字。商、西周时期蛇的形象主要出现在青铜器、金器、石器上,一般作为纹饰。
虎号称兽中之王,是古代“四象”之一。商、西周时期,除了甲骨文和金文中有关于虎的记载之外,虎的形象在同时期的陶器、青铜器、石雕等文物上都可以见到。
甲骨文和金文中有“鸟”字。传统的看法认为玄鸟为商族所崇奉,商人认为鸟具有通神的法力。
龟有硬甲,寿命较长。甲骨文和金文均有其象形字。文物所见龟的形象最早可至原始社会晚期的玉器,夏、商、西周时期出土文物也可见到陶龟、玉龟。
龙具有呼风唤雨、变化莫测的本领。甲骨文和金文中均有“龙”字。夏、商、西周时期,龙的形象多与蟒蛇相关联。
凤属于传说中的祥瑞鸟,甲骨文、金文的“凤”字,造型突出其华丽尾羽和冠羽。
不同的动物形象
青铜虎尊
西周
湖北江陵出土
虎形象盛酒器
商代
传湖南安化出土
藏于法国巴黎市立赛努奇亚洲艺术博物馆(La Tigresse du Musée Cernuschi)
石蛇
商、周时期
2001年四川成都金沙村出土
玉石鸟
商代
1998年山东滕州(原“滕县”)前掌大遗址出土
玉凤
商代
1976年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
玉龟
商代
1976年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
玉龙
商代
1976年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
青铜龙
西周
1992年陕西扶风县召公镇海家村出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