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南方古蜀国:蜀道难背后的历史真相

南方古蜀国:蜀道难背后的历史真相

时间:2023-08-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南方地区的多种文化之中,以代表古蜀国文化的三星堆遗址最为人熟知。李白的诗句“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便生动地形容了蜀地的地理形势。商代之时,蜀是一个势力强大的方国,并参与了武王克商。夏、商、周时期,古蜀国大致分布于成都平原,直到秦吞并巴蜀。在四川有一个名叫“三星村”的村庄,在马牧河的南岸有三个土堆,被称为“三星堆”。商周之际,闽是存在于中国东南地区的古老方国。

南方古蜀国:蜀道难背后的历史真相

在南方地区的多种文化之中,以代表古蜀国文化的三星堆遗址最为人熟知。根据古籍记载,早在传说时期的黄帝年代,蜀这个古老民族就已经存在。李白的诗句“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便生动地形容了蜀地的地理形势。

苗蛮主要活动于湖北江汉平原和河南南部地区,由众多部落和氏族组成,比较重要的有九黎(或“重黎”)、三苗等古族。夏代的大禹,便曾经与三苗古族进行过激烈的战争

石家河文化陶羊
湖北天门石河遗址出土
石家河文化的陶器以灰陶为主。

学术界认为,石家河文化与三苗古族有着密切的关系。遗迹中发现数以千计的陶塑小动物,如鸡、鸟、狗、羊、猪、象等,也有人形陶塑。遗迹还显示当时可能已出现冶铜手工业

巴、蜀是两个十分古老的民族。夏代以前就有巴国,夏王启的臣子孟涂作为巴地管理神,处理民间诉讼,极其灵验。商代甲骨文记载,商王武丁曾经派军队征伐巴方。西周王朝时期,巴成为周王朝控制的南土,曾向西周王朝进贡比翼鸟。

蜀在原始社会晚期的黄帝之时,就与华夏之人交往,《史记》甚至称蜀人为黄帝的后代。商代之时,蜀是一个势力强大的方国,并参与了武王克商。

夏、商、周时期,古蜀国大致分布于成都平原,直到秦吞并巴蜀。

在四川有一个名叫“三星村”的村庄,在马牧河的南岸有三个土堆,被称为“三星堆”

考古学家在三星堆遗址中发掘出丰富的遗存,如精美的金质面罩和权杖、独特的青铜面具和人像、富有特征的陶器等。

金质四鸟绕日饰
商、周时期

石跪人
商、周时期
2001年四川成都金沙村出土

四川成都羊子山祭祀土台
十二桥文化以成都市区十二桥遗址为代表,在其周围发现遗址群,包括大型宫殿址、祭祀土台、干栏式建筑等。

铜人头
商、周时期
1986年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出土

金杖
商、周时期
1986年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出土
图为金杖上端细部。

越人是生活在中国东南和南部地区的具有悠久历史的古老民族。至少在商代早期,越族已经形成,由于不断地繁衍,到东周时期有了百越之称。

有学者认为,越人之所以被称为“越”,与其善于用钺有关。考古发现,南方使用的钺类工具比较多见。(www.xing528.com)

石钺
原始社会至夏代
1997年浙江遂昌县好川墓地出土

青铜神像
商代
1989年江西新干大洋洲商代大墓出土

青铜时代,铜矿资源对于商王朝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商王武丁便曾经派兵深入南方荆楚,以控制和掠夺铜矿资源。

印纹硬陶罐
夏、商时期
1960年上海马桥遗址出土
质地坚硬、敲之铿然有声的硬陶器。

闽人主要活动在福建省。商周之际,闽是存在于中国东南地区的古老方国。

商周时期,福建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可说是黄土仑文化。在其遗址中出土的陶器,陶质十分坚硬,其中觚(gū)形杯、凸棱节状柄豆(豆是一种容器)、凹底尊等都极富地方特色。

印纹硬陶杯
商代
福建闽侯县出土

青铜铙(náo)
商代
1983年湖南宁乡月山铺出土

黄土仑文化的青铜器多为小型工具和兵器,既有中原地区商文化铜器风格,又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有些铜器上所饰的纹饰与陶器上的几何纹饰非常相似。

福建地区缺少铜、锡矿资源,青铜容器比较少见,也正因如此,闽人在制作陶器时会模仿铜器风格,以弥补青铜礼器数量不多的问题。

青铜象尊
商代
1975年湖南醴(lǐ)陵出土

青铜四羊方尊
商代
1938年湖南醴陵出土

古代闽人存在崇蛇习俗。闽人崇蛇与生活环境有关,这一带炎热潮湿,因此多蛇。闽人对蛇采用敬畏崇奉的方式,意在免遭蛇害。

另外,在湖南还发现一批青铜礼器窖藏坑,其中出土有四羊方尊、人面纹方鼎、豕(shī)尊、象尊、牛尊等商代青铜礼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