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故事式改编
讲故事是儿童喜闻乐见的一种学习方式。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改造已经学过的对话,将这些内容改编成故事的形式,进一步深化学生对已有知识的体验,同时也能创造新的语言运用机会。
如对学生已经学过的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某课对话内容的改编。该课主要的教学内容为山羊妈妈生病了,小动物们帮助她打扫卫生。全文以Zip与小动物们的对话形式呈现。而教师在教学了本课的内容后,并没有将教学目标仅仅停留在文本本身,而是通过“故事大王”的活动,请学生将文本对话改编成主语为第三人称的小故事,比一比谁讲述的故事更精彩。从课堂的实际教学效果来看,学生对讲故事的活动非常感兴趣。他们通过简单的人物替换,用自己的语言对知识进行了重组,实现了对知识的内化。
2.启示式改编
启示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语言运用形式。因此,教师可以通过情境的创设,将学生已有知识经过改编,进一步与实际生活的用途相结合,让学生体验语言真正的运用价值。
如在学生学习了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描写人物外貌的词汇和对话后,教师创设了新的情境:自己的好朋友不见了,撰写一份寻人启事,请求大家帮助寻找。学生在撰写的过程中,把原本在对话中学习到的句子进行了改编,运用句型He's____________.和He has____________.通过对朋友的外貌的详细描述,把语言的运用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层次。
3.诗歌式改编(www.xing528.com)
诗歌是人类情感表达的重要方式。借助诗歌的力量,学生可以体会语言本身包含的情感因素。因此,我们尝试在教学中,将学生已经学习过的对话内容,改编成诗歌的形式进行输出,让学生运用英语来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
如在学生学习了五年级上册Seasons一课的内容后,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季节中景色的变化,然后请其模仿范文,书写一首诗歌,要求在表述的时候,能够体现自己的真情实感。课堂氛围的营造非常成功,配合着感人温馨的音乐,学生的创作灵感得到了充分的激发,写下了一首首感人至深的诗歌,用以表达自己对季节的深刻体验和热爱的情感。
思考:当前PEP教材中的内容多以第一人称的对话为主,这给学生的模仿和表演提供了便利的条件。然而,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我们认识到仅仅停留在语言的模仿阶段是不够的,学生需要内化语言,把书本的知识变成自己真正能够使用的能力。因此,对文本体裁的改编提供给我们重新运用语言的新思路。
首先,通过对已有文本形式的改编,学生进一步激发起了学习的兴趣。学生总是对新鲜的事物充满了好奇。经过简单的变换,停留在学生头脑中的知识呈现了新的组合方式,学生对学习的好奇心又一次被激发了。
其次,体现了语言的实用价值。书本知识一旦与实际生活中的用途进行了更紧密的联系,学生就能够深刻体会到语言学习的意义所在。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保持长久的学习动机,也能够帮助他们提高运用语言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最后,还能进一步体现英语教学人文性的特点。长久以来,我们的英语教学相对更多关注语言工具性的特征,学习语言主要为了使用语言达成交际的目标。然而,就像世界上任何一种语言一样,英语语言也包含了对说话者文化、思想和情感的表现。因此,通过改编突出语言人文性的特征,同时也是加强学生对语言认知和体验的方法,是提升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途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