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教者:徐俊晓[3]
一、学习目标的确定
学习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比较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诗言志。诗歌的情志既是创作的核心要素,也是理解诗歌的关键。孟子曰:“诵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读诗歌,要使学生读懂抒情主人公的情志,将“抒情主人公的情志”作为内容理解的核心,以“知人论世”作为主要的学习方法。四首诗在情志上都表现出“愁”,但“愁”的所指又各有不同,故在学习目标中提出了“比较”的学习要求。
二、学习单的设计
登高题材是中国文学创作领域始终不会被遗忘的一块。“登高必赋”,千百年来,历代文人反复吟咏,寄寓着各自的情怀。我们已经诵读了《咸阳城东楼》,并通过知人论世的方法探究了他面对江山风雨飘摇时的忧国形象。
让我们交流并诵读《登幽州台歌》《野望》《春望》这三首格律诗,体会诗人“高处的情怀”。
任务一:阅读诗歌,把握大意
结合诗歌的注释(必要时查阅工具书),大致理解诗意。请将笔记做在书本上。理解上有困难的字、词、句,请写下来。
任务二:资料查阅,知人论世
任务三:把握要素,自主诵读
运用在《咸阳城东楼》中所学的诵读知识(从字声、节奏、平仄、语气语调四个要素入手),诵读三首诗,感受诗人的情怀。
三、课堂活动展示
课堂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展示的方式进行。活动前选定一名主持人,并将学生分组,5人一组。教师必要时参与学生的讨论,进行指导。
活动一:阅读展示
1.回顾《咸阳城东楼》的创作背景,明确知人论世的方法。
主持人介绍背景:作者许浑。本诗创作背景为晚唐风雨飘摇之际,此时风雨飘摇,政治腐败,农民起义此起彼伏。作者任监察御史,对国家的前途充满忧愁。《咸阳城东楼》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忧国之作。
2.自学分享:个别学生分享通过诗歌阅读学到了什么,还存在哪些困惑。其他学生倾听,并根据自己的需要做笔记。
难点:
《咸阳城东楼》:“蒹葭杨柳似汀洲。”意为远远望去,烟迷蒹葭,雾锁杨柳,那景致颇像江中的小洲。
《春望》:“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我们可以直接从人的感觉出发,将之理解为诗人因感伤于时事,看见花儿那么美好,物是人非,而黯然落泪;因为与家人分别,生死难知,沉浸在这种感觉中,听到鸟鸣声而受惊。
活动二:知人论世(www.xing528.com)
1.主持人播放PPT并介绍诗人的主要人生经历、创作背景,他人对诗歌的评价。这是深入理解诗歌的重要凭借。
2.在诗人“小档案”的基础上,组内交流并完成表格中“作者所处时代、生平对此诗创作的影响”一栏,并进行小组展示。
续表
3.了解背景,联系诗中的景物(或抒情主人公的情意),完成以上表格的填写。
PPT投影点拨思路:知人论世是对诗歌的外部研究;抓住景物的特点,把握感情基调是对诗歌的内部研究。将两者结合起来,互相联系,是把握抒情主人公形象的一个方法。
主持人:诗歌需要理解,更需要用诵读的方法去体味。抒情主人公的感情和形象,能在正确的诵读下展现出它的魅力。
活动三:诵读展示
1.组内练习诵读。组员互相提建议,反复练习,推选出一名代表进行展示。
2.各小组代表按顺序展示诵读,师生聆听、评价,并用诵读的方式向被评价的同学展示自己的理解。其他同学可以对诵读进行评价。
测评要点:
字要发声完整、饱满;节奏要分明,五言诗节奏为“二二一”或“二一二”,七言诗节奏为“二二二一”或“二二一二”;平仄总体上要平声曼长,仄声短促;语气语调方面,语速有快慢、语气有强弱、语调有高低。慢读古典诗文能表现出其特有的风味。积极的情绪,大致快一些、强一些、高一些;消极的情绪,大致慢一些、弱一些、低一些。
主持人:古人云:登高必赋。但每个人际遇不同,登上高处,情思万千,各言其志。让我们一起来探究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活动四:形象探究
全班展示:诗言志,这个“志”包括抒情主人公的感情、意志、理想、胸襟等。这些登高之作所言之志,有何异同,展现了各自怎样的形象?
测评要点:
1.《登幽州台歌》展现了一个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志士形象;
2.《野望》展现了一个孤独无依、向往归隐的隐士形象;
3.《春望》展现了一个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儒者形象。
四、教学反思
本节阅读活动课设计了阅读展示、知人论世、诵读展示、形象探究四个环节,从阅读到检索,再到诵读,最后展开思辨,层层铺设,难度适中,既符合诗歌的文体特质,也符合组文阅读的特点,环节流畅,梯度合理,较好达成了设定的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在学段目标和内容中对古诗词教学提出了具体要求,学生在第三学段应当学习并掌握了诵读(语调、韵律、节奏)的技巧,能够大体把握诗意。但基于真实的学情,学生对诵读的技巧并未能较好掌握,因此在本次组文阅读教学中设置了诵读展示的环节。诵读是义务教育段诗歌学习一以贯之的要求,在本课中,诵读展示环节的设置,对学生理解基本内容起到了深化的作用,使学生在声韵上进一步体会了前两个环节的内容,承前启后,为第四个环节的形象探究奠定了基础。
第二个环节是学习活动的重点所在。知人论世作为对诗歌的外部研究,需要和内部研究相结合。在本次活动中,景物特点即学生应该把握的诗歌的内在个性特征。但是在活动展示的过程中,在“如何把握诗歌中景物的特征”这一关键点上,教师并没有给出具体的方法,学生只能凭借着感觉来进行表达,以致个别学生在发言时,将诗人的际遇同诗歌生硬地联系在一起。课后,学生也会因方法的模糊而容易陷于迷茫。如果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能明确地告知学生:抓住核心名词、形容词联结背景,学生则能正确运用知人论世的检索结果达成对抒情主人公形象的理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