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教者:郭建葵[4]
一、阅读文本的确定
(一)“1+n”篇目
课内选文“1”。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鲁迅的《社戏》,为教读课文。
单元的教学目标为“体会作者是如何根据需要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的”“感受作者寄寓的情思,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社戏》以记叙为主,但同时也穿插了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都运用得恰如其分,在烘托气氛、凸显主题、传达情感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阅读叙事作品,要弄清“叙述者”的身份才能让我们更好地走进作者的内心,感受文章要传达的真实情感。因此我将本文的教学重点放在寻找“叙述者”上。
课外选文“n”。选取了《春酒》《端午的鸭蛋》《云南的歌会》三篇文章。从文本的内容而言,三篇文章皆秉承“展现各地民俗文化”这一主要内容,节日习俗与本地习俗有很多共通之处,极容易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从叙述的角度而言,虽然《社戏》是小说,却有诗一般的语言,文中处处都有温馨而又富有趣味的叙述,这与所选的三篇散文的特质一致。《春酒》与《端午的鸭蛋》皆采用第一人称来叙述,并且采用儿童与成人两个视角的交替来升华文章的情感。而《云南的歌会》则采用第三人称的全知视角来讲述充满生命灵动的云南歌会,让学生能通过比较了解全知视角与有限视角的优缺点。从学生的阅读能力出发,三篇文章皆适宜学生自读,并能成为学生习作的范文。
琦君《春酒》,选自《琦君散文》,浙江文艺出版社1997年出版;汪曾祺《端午的鸭蛋》,选自《汪曾祺全集》第4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出版;沈从文《云南的歌会》,选自《沈从文散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出版。
(二)学习目标
1.读《春酒》《端午的鸭蛋》《云南的歌会》,寻找叙述视角。单元的教学目标为“体会作者是如何根据需要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的”“感受作者寄寓的情思,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八年级的学生已经能够熟练地分清记叙、描写等表达方式,并通过品味语言的方式感受其带来的表达效果。
因而,课堂教学重点应放在寻找“叙述者”上,并以“叙述人称”和“叙述视角”为两个突破口。巩固《社戏》一文采用成年和儿童相结合的视角,即复合型视角叙事:以儿童视角讲述故事形态,但其中内含成年人的价值观。
2.感受多样的生活方式和多彩的地域文化,更好地理解民俗的价值和意义。在网络文化大潮的冲击下,现在的孩子缺乏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甚至对一些民俗十分陌生,因此本课第二个学习目标即加深学生对民俗文化的喜爱。
二、学习单的设计
《社戏》采用成年和儿童相结合的视角,即复合型视角叙事:以儿童视角讲述故事形态,但其中内含成年人的价值观。
知识卡片
叙述者就是故事的讲述者。散文的叙述者一般是作者,小说的讲述者往往是作者精心挑选的一个最能表达作者写作意图的人物。这个人物可以站在故事外,也可以立足小说中的任何位置;这个人物可以是无所不知的上帝,也可以是所知有限的小人物,甚至是后知后觉的非人类。
叙述人称主要有第三人称和第一人称,人称的实质是“谁在讲故事”。第三人称叙述者不是故事中的人物,他在叙述别人的故事。第一人称叙述者是故事的参与者,讲述自己的或与自己有关的故事。
叙述视角解决的是叙述者站在什么角度来观察故事的问题,一般分为全知视角和有限视角。全知视角是一种传统的、无所不知的视角类型,叙述者或人物可以从所有的角度观察被叙述者,并且可以从任意一个位置移向另一个位置。有限视角完全凭借一个(或几个)人物的感官去看、去听,只转述这个人物从外部接收的信息和可能产生的心理活动,而对其他人物则像旁观者那样,仅凭接触去臆测其思想感情。
活动一:读《春酒》,寻找“道地家乡味”
四人小组组内交流阅读成果,要求写成100字左后的读后感。
1.文章借助“我”的视角讲述了哪些极富温情的回忆?请找出富有人情味的语句,体会“我”的心理。
2.文中有几个“我”?为什么会有叙述视角的转变?
活动二:读《端午的鸭蛋》,寻找“鸭蛋的情趣”
以四人小组为单位,组内交流阅读成果。
1.文章有关鸭蛋的民俗活动有哪些?你认为哪一处写得最有趣味?理由是什么?
2.汪曾祺身兼“二美”:美文家,美食家。以美文之笔法述美食之精华,自然别具一格。默读全文,勾画出能充分体现作者情感的语言,谈谈你所理解的“味”。
活动三:读《云南的歌会》,寻找“歌的生命”
从叙述人称和叙述视角分析三篇文章的不同之处,完成表格。
三、课堂活动展示
《社戏》展示了平桥村民的生活景象、赵庄社戏的民俗活动以及水乡儿童的生活景象,描绘了一幅旧时江南水乡的生活画卷。小伙伴的友好、老人的慈爱、社戏的新奇、水乡夜间幽暗而神秘的风光在作者极富情感的叙述中让读者感同身受。“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社戏》采用成年和儿童相结合的视角,即复合型视角叙事:以儿童视角讲述故事形态,但其中内含成年人的价值观。
下面,我们通过几个例子来了解作者是如何灵活运用叙述视角的转换来讲述社会生活、展示各地风俗的。
活动一:读《春酒》,寻找“道地家乡味”
儿童尚未被世俗侵染,天性中更多一些明朗质朴。作者在叙事中运用儿童视角,使得童年记忆充满了童真、诗意与温情。文章借助“我”的视角,采用第一人称为我们讲述了哪些极富温情的回忆?请在文中找出富有人情味的语句,体会“我”的心理,感受其中的童真童趣。请学生速读文章,圈点勾画相关语句,并做批注点评。学生再读文本,边读边做批注,班级交流。
课堂实录(摘录)
生:“我是母亲的代表,总是一马当先,不请自到,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手里还捧一大包回家”一句写出了“我”当时情不自禁,对喝春酒充满期望的、急切的心情;也写出了当时“我”嘴馋、可爱的样子。“总是”一词写出了“我”对春酒的期待之情,“一马当先”表达了“我”急切的心情,“不请自到”让读者感受到了乡邻相处的融洽,“蜜蜂似的”形象地写出了“我”吃得饱饱的样子,突出了“我”的可爱。
师:在“我”的眼中,春酒里有自己快乐的童年味道,有慈爱的母亲关爱之情,还有家乡淳朴的人情味,因而自己久久难以忘怀。以儿童的视角来看文章,我们能充分感受到作者对童年的回忆与向往之情,情真意切,而学生习作往往正缺少这一点。
(板书:儿童视角,情真意切)
……
师:通过上一环节的品读,我们充分感受到这些句子都是以一个儿童的口吻来写的,但有一个句子的口吻完全不同,是哪个句子?此时的琦君变成了什么呢?
生:最后一个句子,变成了大人。(www.xing528.com)
师:这篇文章中有两个时期的“我”,童年时期快乐的“我”,还有成年后满怀失落和坚持寻找的“我”,那么“我”失落了什么,又在寻找什么?请大家齐读文章最后一句,并结合链接材料品一品“道地家乡味”。
(学生齐读文章末句和PPT中资料)
来到台湾,此心如无根的浮萍,没有了着落,对家乡的苦念,也就与日俱增了。(《乡思》)
“我们从大陆移植来此,匆匆将三十年。生活上尽管早已能适应,而心灵上又何尝能一日忘怀于故土的一事一物。水果蔬菜是家乡的好,鸡鱼鸭肉是家乡的鲜。当然,风景是家乡的美,月是故乡明。”“荨茱鲈鱼长入梦,他乡虽好总添愁。”恋乡的人,终于忍不住喊出:“故乡,我们哪一天回去?家乡味,我们哪一天能再尝呢?”(《家乡味》)
生1:最后一句寄寓了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
生2:“道地家乡味”应有母亲的关爱、乡人的淳朴善良、童年的快乐。
……
师:文中有两个“我”,叙述视角由儿童视角转为成人视角。叙述视角的转变使文章由简单的回忆童年的美好转变为抒发浓浓的乡愁,文字也变得深沉凝重起来。
(板书:转换视角,升华情感)
活动二:读《端午的鸭蛋》,寻找“鸭蛋的情趣”
课堂实录(摘录)
师:品完甜甜的春酒后,我们再来感受中国其他传统节日的习俗。你知道端午节有哪些习俗吗?
生1:吃粽子。
生2:赛龙舟。
生3:喝雄黄酒。
师:那你们知不知道有些地方的习俗与我们这里有些差异,他们在端午节有吃鸭蛋的习俗。我们这边也有吃蛋的习俗,是什么时候?
生4:立夏。
师:立夏那天我们煮茶叶蛋,吃茶叶蛋,还有拄蛋、挂蛋的习俗,既好吃又充满童趣。让我们一起走进汪曾祺的《端午的鸭蛋》,体味这不同的习俗。
(学生自读文本,并思考PPT上出示的问题,四人小组讨论,班内交流)
生1:端午节的午饭要吃“十二红”,其中有一道是咸鸭蛋。
生2:端午节时,孩子兴挂“鸭蛋络子”,其中挑蛋的过程写得十分有趣,连蛋都有“蠢”和“秀气”之分,这完全是孩子的思维模式,读来让人忍俊不禁。
师:是的,《端午的鸭蛋》一文完全以孩童的视角写家乡的民俗活动,热切、痴心,仿佛一切都是美的,都是有趣的。
活动三:读《云南的歌会》,寻找“歌的生命”
从叙述人称和叙述视角分析三篇文章的不同之处,完成表格。
今天欣赏的三篇文章都在向我们介绍当地风土人情、生活方式,文字背后的情感才是让作者久久难以忘怀的原因,他们借助叙述视角的交叉变化,将自己的情怀诉诸笔端,才有了今天的篇篇美文。
经典作品皆是从心灵出发又流向心灵的文字,丰厚的积淀才能独抒性灵。阅读则是我们汲取文学养料的有效途径之一,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更多的阅读体验,是我们师生共同探讨的永恒的主题。
四、教学反思
教学的立足点是学情,本堂课的最大亮点即根据学情调整学习目标,把“学的活动”落到了实处。
单元的教学目标为“体会作者是如何根据需要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的”“感受作者寄寓的情思,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在教学《社戏》一文时,学生已经能够熟练地分清记叙、描写等表达方式,并通过品味语言的方式感受其带来的表达效果。
因而,我首先将教学重点放在寻找叙述者上,期望完成有思维深度和广度的深层阅读,向高中文本阅读模式靠拢。
其次,帮助学生用已学知识建构自读支架,并努力分解教学目标,降低自读难度。记叙和描写是初中学生常用的表达方式,学生惯常在阅读文本时,对部分语句做赏析,获得零碎的阅读感受,自认为掌握了这两种表达方式,其实不然。现阶段的中考和高考都要求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应具备全局观,即站在整篇或整本的高度去理解文本。
课堂的教学重点放置在寻找叙述者上,学生比较陌生。为了方便操作,在教授《社戏》一文时,我便建立了解读的支架:从“叙述人称”入手确立叙述者身份,从“叙述视角”入手明确解读文本的方向。设计了两个环节:从“第一人称”确立“我”儿童的身份,明确“我”记忆中充满童真童趣的平桥生活,品析语言背后的真挚的情感;从“我”身份的转换明确视角的变化,即儿童视角到成人视角的转变,明确以不同的视角看待同一事物时得出的不同情感。
读《春酒》《端午的鸭蛋》《云南的歌会》三篇文章,明确叙述者身份和叙述视角,是文本解读的方向,但学生的实际学习与该目标的实现之间仍存在不小的差距。
未留给学生充足的自读时间,学生阅读速度慢,导致后续的教学环节难以展开。
未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作为自读课,应将课堂让位于学生,老师只是充当组织者和引导者,但本节课仍未脱离传统课堂“知识灌输”的本质。
课标建议“关注学生通过多种媒介的阅读,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优秀的阅读材料”。但本节课从篇目的选取到活动的设置,还停留在教师的全权负责阶段,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和阅读。下阶段应发动学生推荐好的篇目和书籍,学生参与各种阅读活动的设计和实施,让学生自主阅读成为语文课堂的主角和常态。
统编教材构建了“教读—自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其目的在于通过教读课文教授学生阅读策略,让学生通过自读学会运用阅读策略,并将语文课向课外阅读延伸,往学生的语文生活延伸,力图实现课外整本书阅读,并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让课外阅读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
从这一目标出发,组文阅读将是实现整本书阅读的一种有效阅读策略,今后的阅读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应多做尝试,努力从选文、组文以及学习三方面入手,找到适宜的学习路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