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七年级下册陆定一《老山界》阅读案例设计

七年级下册陆定一《老山界》阅读案例设计

时间:2023-08-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陆定一的《老山界》,为教读课文。该活动的目的是检测学生对《老山界》一文关于间接抒情方式这个知识点的迁移能力。

七年级下册陆定一《老山界》阅读案例设计

执教者:崔晓芬[7]

一、阅读文本的确定

(一)“1+n”篇目

课内选文“1”。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陆定一的《老山界》,为教读课文。该课文能较好地体现间接抒情的方法,利于实现“要把握课文的抒情方式,体会作品的情境,感受作者的情怀”这个单元目标。

课外选文“n”。江耀辉的《红军鞋》,选自1975年10月17日《解放军报》;刘坚的《草地晚餐》,选自《战争年代的朱德同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出版;彭佳伦的《飞夺泸定桥》,选自北京师范大学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二)学习目标

单元学习目标是继续学习精读,注重涵泳品味;把握课文的抒情方式,体会作品的情境,感受作者的情怀;还要学习做批注,记下自己的点滴体会。

根据学情,七年级学生对间接抒情的方式有所了解,所以把“学习间接抒情的方式,体会作者的情怀”作为学习目标。

二、学习单的设计

《老山界》一文作者的感情和叙事、写景、状物融合在一起,间接抒情的方式呈多样性的表现,主要有以下三种。

(1)借事抒情。文中记叙了“我”和红军战士向瑶民宣传红军;把整袋米送给瑶民;写标语不拆瑶民篱笆;积极写标语做鼓动工作等事件,展现了红军战士为百姓着想、积极乐观的革命情怀。

(2)借景抒情。如描写寂静的半夜山景:“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像波涛在澎湃。”通过四个形象的比喻写出声响的起伏变化,形象地写出了人在困倦之时,耳边的声音似有非有、朦胧变化的情景。红军战士处境艰苦,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他们前进的动力。这些景物描写,表现了革命战士的乐观主义精神。

(3)借物抒情。文中出现两处“之”字形的火把。第一处:“满天都是星光,火把也亮起来了。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这真是我生平没见过的奇观。”通过对火把的描写,绘出了一幅星夜行军图,火光与星光相接,暗示了山势陡峭,也显示了红军战士不畏艰险、壮志凌云的英雄气概。第二处出现“之”字形的火把:“在‘之’字拐的路上一步一步地上去。向上看,火把在头顶上一点点排到天空;向下看,简直是绝壁,火把照着人的脸,就在脚底下。”通过描写向上、向下看到的火把的景象,形象地表现了山路的陡峭,以及红军不怕困难、坚强勇敢的大无畏精神。这里既是借景抒情,亦是借物抒情。

任务一:填写《红军鞋》一文关于间接抒情方式的相关内容

任务二:阅读《草地晚餐》和《飞夺泸定桥》二文,简要概括前文借事抒情的事有哪几件,后文借景抒情的景有什么特点

《草地晚餐》中借事抒情的事有如下几件:总司令向我们报告好消息;总司令建议牛骨头炖野菜是今天最好的晚餐;总司令向我们介绍各种野菜名称;总司令一边寻野菜,一边分析当前国内形势;总司令坚持把米粥让给病号吃;总司令和病号一起分享米粥。借这些事,作者抒发了对总司令爱护士兵和具有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爱戴、敬重之情。

《飞夺泸定桥》一文采用借景抒情的方式比较多。如“大渡河水流湍急,两岸都是高山峻岭,只有一座铁索桥可以通过”“雨越下越猛,像瓢泼一样,把两岸的火把都浇灭了……红四团仍旧摸黑冒雨前进”“红褐色的河水像瀑布一样,在几十丈深的河谷里倾泻下来,冲到岩石上,飞溅起一丈多高的浪花,水声震耳欲聋”“号手们吹起冲锋号,所有武器一齐开火,枪炮声、喊杀声,霎时间震动山谷”等。这些景物描写都渲染了战斗环境的恶劣以及战斗氛围的紧张激烈,烘托了战士们奋勇杀敌的大无畏革命精神。

三、课堂活动展示

阅读活动课时间为一课时,课堂上以小组形式进行学习,以小组代表展示效果的优劣作为评判的标准,每小组的组长皆是评判者。

活动一:展示《红军鞋》内容

各小组组员就各自学习单上的答案进行交流补充,后由小组代表上台分享,其他小组的组长进行评判。(www.xing528.com)

该活动的目的是检测学生对《老山界》一文关于间接抒情方式这个知识点的迁移能力。重点在于引导学生关注文章是以红军鞋为线索来叙事的,红军鞋这个物贯穿全文。要让学生发现红军鞋这个物和文中几件事之间的关联,体会借物抒情和借事抒情的关联之处,及其达到的抒情效果。

活动二:比较《草地晚餐》和《飞夺泸定桥》两篇文章在间接抒情方式上的异同之处

相同点:两文都没有运用借物抒情的方式,都运用了借事抒情和借景抒情的方式。

不同点:《草地晚餐》以写人叙事为主,文中的借事抒情是借总司令所做的几件事来抒发作者的情感,如总司令向我们报告好消息;总司令建议牛骨头炖野菜是今天最好的晚餐;总司令向我们介绍各种野菜名称;总司令一边寻野菜,一边分析当前国内形势;总司令坚持把米粥让给病号吃;总司令和病号一起分享米粥。借这些事,作者抒发了对总司令爱护士兵和具有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爱戴、敬重之情。借景抒情的内容很少,只有结尾一段:“夕阳把草原映得更加光辉灿烂。总司令那稳健的身躯,有如一株青松,在阳光照耀下,显得更加巍然高大。”这两句话烘托了朱总司令的高大形象及革命乐观主义情怀。

相比之下,《飞夺泸定桥》一文中借事抒情的特点是比较集中地记叙了红军飞夺泸定桥这个过程:红军向大渡河挺进;红四团摸黑前进赶到泸定桥;红四团发起总攻;红四军夺下泸定桥,渡过了大渡河。以这个中心事件来表现红军勇往直前的大无畏革命精神。此文更多的是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方法,如“大渡河水流湍急,两岸都是高山峻岭,只有一座铁索桥可以通过”“雨越下越猛,像瓢泼一样,把两岸的火把都浇灭了……红四团仍旧摸黑冒雨前进”“红褐色的河水像瀑布一样,在几十丈深的河谷里倾泻下来,冲到岩石上,飞溅起一丈多高的浪花,水声震耳欲聋”“号手们吹起冲锋号,所有武器一齐开火,枪炮声、喊杀声,霎时间震动山谷”等。这些景物描写无一不渲染了战斗环境的恶劣以及战斗氛围的紧张激烈,烘托了战士们奋勇杀敌的大无畏革命精神。

活动三:仿照示例,探究三篇文章中的“物”“事”“景”是如何达到抒情效果的

示例:

我的发现:《红军鞋》一文中,作者借红军鞋这个物抒情。文中多次把红军鞋比喻成“量天尺”,形象地表现了老大爷对红军的浓浓情意和对红军的无限信任,也表达了“我”对老大爷的感谢和对革命的热望。由此可见,借物抒情,巧用比喻,物中浸染着人物的喜怒哀乐,让情感生动真切。

小组分别探究三篇文章。

课堂实录(摘录)

生1:我们组的任务是探究第一篇文章。我发现文中对红军鞋的描写,不单单用“量天尺”作比喻,还对它进行了很多细致的描写。如第5自然段中“这是双非常结实的布鞋,鞋帮上绣着‘慰劳红军战士’‘杀寇立功’的字句”,这句话对红军鞋的外形做了细致的描写,写出了老大爷做鞋的用心之深。

生2:我作为同组同学进行补充。如第7自然段“鞋底软绵绵的,特别舒服”这句话,写出了“我”穿上红军鞋时真切的喜爱。还有最后一段的“终于爬过了雪山。我坐在山根下的一棵树旁边,低头看看那双‘量天尺’,它沾满了冰泥,脏得不成样子,真有点心痛”。这句话也写出了“我”对红军鞋深切的珍惜之情。

师:我想对上面两名同学的发言做一个小结:借物抒情的物要进行细致的描绘,才能让物中的情感更加生动真切。

生3:我们组发现《草地晚餐》一文中,不单记叙了关于朱总司令的几件事,还描写了很多总司令的语言和神态等内容。如在记叙总司令向我们宣布好消息这件事中,描写了司令说话的“兴奋”的神态,及宣布时“把‘大胜仗’三个字拉得长长的。加重了语气”的描写,还有“总司令也激动得和大家一道使劲地鼓掌”的行为动作,让我看到了一个有饱满的革命激情、没有司令架子的,平易近人的总司令,读出了作者对总司令的热爱之情。

师:这名同学发现,借事抒情中的事,不单单关注事情的本身,更要关注事情中一些生动感人的细节,这些细节是情感的凝聚点。

生4:我们组还发现了《飞夺泸定桥》中的景物描写特别精彩,渲染了战争环境的恶劣,如“红褐色的河水像瀑布一样,在几十丈深的河谷里倾泻下来,冲到岩石上,飞溅起一丈多高的浪花,水声震耳欲聋”这一句话,突出了飞夺泸定桥的难度之大以及战士英勇无畏的精神。

师:说得好。所以,借景抒情中的景,要突出景物特征,把景物进行细化,才能达到“一切景语皆情语”的效果。

四、教学反思

这是一堂基于单元目标的阅读活动课。课堂上学生深入学习了借景抒情、借物抒情、借事抒情等方法,明确了间接抒情的效果。间接抒情即采用清淡的、弛缓的抒情方式,借助某种外物,如事件、景物、物体等进行抒情。在表达情感的过程中,作者尽可能隐藏自己,将内心感受渗透、融进这些外物中,以介绍人物、描绘景致、摹写物体、阐述哲理的方式传达给读者。与一览无余的直接抒情相比,读者能获得更多的想象空间与体味余地。从这个意义上讲,间接抒情也许更接近文学的本质。

本课所选的内容均是战争题材的,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距较远,学生阅读的兴趣相对不是很浓厚。还有关于间接抒情的内容,很多名师在课堂上关注的不仅是借物抒情、借事抒情、借景抒情,还让学生学习了借理抒情、借人抒情等内容,今后我可以在这方面做更多的努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