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教者:张静儿[5]
一、阅读文本的确立
(一)“1+n”篇目
课内选文“1”。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装》,为教读课文。本单元课文有童话、诗歌、神话和寓言等,这些作品都富于想象力。而这些文学作品中,童话故事更能吸引学生的眼球,除了它曲折的故事情节,其最大的特征便是富有丰富的想象力。
课外选文“n”。伊塔洛·卡尔维诺《快乐人的衬衫》,选自《意大利童话》,译林出版社2003年出版;圣埃克絮佩里《小王子》,节选自《小王子》,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出版;《聪明的农家女》,选自《格林童话》,中译出版社2020年出版。这个单元只选了一篇常人体童话,为了让学生更加明确常人体童话的特点,补充了这组常人体童话,让学生进一步学习常人体童话合情合理想象的方法,进而找到张开想象翅膀的方法,完成第六单元“发挥联想和想象”的习作要求。
(二)学习目标
本单元要求发挥自己的联想和想象,把握作者的思路,深入理解课文。所以通过学习常人体童话,掌握合情合理想象的方法。
二、学习单的设计
学习目标:1.学习常人体童话合情想象的方法;2.学习常人体童话合理想象的方法。
合情的方法:情节发展符合事情发展逻辑(即前后不矛盾,或符合社会规律,或符合自然规律)。
合理的方法:1.角色的言行符合现实社会中角色的身份、性格;2.角色之间的关系符合社会关系。
三、课堂活动展示
今天我们来学习合情合理想象的方法。
活动一:摘抄《小王子》中想象神奇的地方,并说说合情想象的方法
选取《小王子》中的一处想象,说一说合不合情。为什么?
示例:我选的是《小王子》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里的想象合情,你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组交流学习单:找到想象的情节,大家说说这些想象合不合情。
测评要点:
学生找到想象的句子,并能根据评价合情的方法来说明这些想象的情节是否合乎情节。评价合情的方法:情节发展符合事情发展逻辑(即前后不矛盾,或符合社会规律,或符合自然规律)。
1.“国王穿着用紫红色和白底黑花的毛皮做成的大礼服,坐在一个很简单却又十分威严的宝座上。”国王穿大礼服坐在威严的宝座上,这是符合社会规律的,国王确实是常常坐在象征着权力的宝座上的。
2.“国王说道:‘如果我命令一个将军像一只蝴蝶那样从这朵花飞到那朵花,或者命令他写作一个悲剧剧本或者变一只海鸟,而如果这位将军接到命令不执行的话,那么,是他不对还是我不对呢?’
‘那当然是您的不对。’小王子肯定地回答。
‘一点也不错,’国王接着说,‘向每个人提出的要求应该是他们所能做到的。权威首先应该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上。如果命令你的老百姓去投海,他们非起来革命不可。我的命令是合理的,所以我有权要别人服从。’”
这个情节符合一个善良而又理智的国王会说的话,前后不矛盾。前面提到了他是一位绝对的君主。可是,他却很善良,他下的命令都是理智的。
3.“国王在回答之前,首先翻阅了一本厚厚的日历,嘴里慢慢说道:‘嗯!嗯!日落大约……大约……在今晚七时四十分的时候!你将看到我的命令一定会被服从的。’”这个情节是合情的,能看出这个国王的命令是符合自然规律的,是理智的。
活动二:摘抄《快乐人的衬衫》中想象神奇的地方,并说说合理想象的方法
选取《快乐人的衬衫》中的一处想象,说一说合不合理。为什么?
示例:我选的是《快乐人的衬衫》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里的想象合理,你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组交流学习单:找到想象的情节,大家说说这些想象合不合理。
测评要点:
学生找到想象的句子,并能根据评价合理的方法来说明这些想象的情节背后的道理,即情节出现的必然性。评价合理的方法:1.角色的言行符合现实社会中角色的身份、性格;2.角色之间的关系符合社会关系。
1.《快乐人的衬衫》中的国王有两个身份,一个是国家的统治者,一个是父亲。作为一位父亲,看到儿子整天郁郁寡欢,他于心不忍,到处寻找方法,这个情节是合理的,角色的言行符合现实社会中角色的身份、性格。作为国王,他有财力去到处寻找快乐人,也符合角色的身份。
2.“国王只好发出命令,从世界各地来了许多最有学问的人:哲学家、博士、教授。”“当天,国王就派出使者到世界各地寻找这个快乐人。”国王与底下人的关系也符合社会关系。国王总是以高位者的身份命令、派遣他人,臣民也大都臣服于权力。(www.xing528.com)
3.“一个国王有一个独生子,国王很疼爱他,视若掌上明珠。可这个王子总是郁郁寡欢的,整天整天地站在阳台上,看着远处。”这个情节也是合理的——孩子什么东西都有却并不一定快乐,快乐与财富的拥有量并不画等号。
4.“‘你先等等。’国王欣喜若狂,跑着去叫那些随从:‘快过来!快过来!我的儿子有救了!我的儿子有救了!’然后他把随从们都带到了小伙子这里,说:‘小伙子,你想要什么我都会给你!但你给我,给我……’
‘什么东西,陛下?’
‘我的儿子就要死了,只有你能救他。来,你过来!’国王抓住快乐小伙子,解开他外衣的扣子。突然,国王僵住了,手耷拉了下来。”
这个情节,作为一位父亲,当他找到了可以救治自己孩子的人时,那种欣喜若狂的言行符合他作为一个爱孩子的父亲的形象。最后希望破灭时,“突然,国王僵住了,手耷拉了下来”,一个老父亲的无力、难过、心力交瘁表现得淋漓尽致。
活动三:摘抄《聪明的农家女》中想象神奇的地方,并说说评价合情合理的方法
选取《聪明的农家女》中的一处想象,说一说是否合情合理。为什么?
示例:我选的是《聪明的农家女》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里的想象合情合理,你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组交流学习单:找到想象的情节,大家说说这些想象是否合情合理。
测评要点:
学生找到想象的句子,并能根据评价合情、合理的方法来说明这些想象的情节是否合情、合理。
1.从前有一个贫穷的农民。他没有农田可耕,但是他有一所小房子和一个女儿。一天,女儿说:‘我们应当求国王给咱们一块土地。’国王得知他们的贫穷状况后,就给了他们一块土地。
这个情节合情,因为这个情节的出现为后面国王与农家女的故事做了铺垫,前后情节不矛盾。
这个情节合理,农民贫穷,国王仁慈,他才会去求取农田,国王仁慈才会在得知他们贫穷的状况后给了他们一块土地。角色的言行符合现实社会中角色的身份、性格。
2.当他们快翻完整块地的时候,在土里发现了一个纯金的臼。“听我说,”父亲对女儿讲,“咱们的国王很仁慈,送给了我们这块土地。作为回报,我们该把这个金臼献给他。”然而,女儿却不同意,回答说:“爸爸,咱有臼却没有杵,必须找到杵才行,所以您还是别吭声。”但父亲不听她的,拿着臼就去见国王,说他在翻地时发现了这个臼,并希望国王接受这个礼物。国王拿过金臼问,是不是还拣到别的什么呢?“没有。”农民回答说。于是,国王说,他现在应该把杵也去找来。农民回答说,他们没有发现杵呀。但他的话只被国王当了耳旁风,结果农民被关进监狱,国王说一直要到他找来杵才会被释放。
这个情节合情:前面国王给了他们一块地,农民父亲不听女儿劝告,把从地里挖出来纯金的臼给国王,国王把这个只给了他一个臼的农民关了起来。这个情节的发展是符合情节发展逻辑的,前后不矛盾。
这个情节合理:国王仁慈才会给他们地,农民父亲知恩图报才会不听女儿劝阻,甘冒风险去给国王送臼,他后悔地大声哭嚎:“唉,要是我听了女儿的话就好了!唉,要是我听了女儿的话就好了!”这些想象都合理,角色的言行都符合现实社会中角色的身份、性格。国王的仁慈,百姓的知恩图报,以及聪明的国王不那么容易相信人,无助的百姓被关之后只能大声哭嚎。
3.农民的女儿奉命去见国王。国王说如果她真是这么聪明,他要给她出个谜语,如果她能猜到,国王就会娶她。农民女儿马上说行,她愿意猜谜。当她这样来到国王面前时,国王说猜中了,并满足了所有条件。国王便释放了她的父亲,让她做了自己的妻子,并把王室的全部财产交给她掌管。
这个情节合情:农民的女儿奉命见国王,国王出谜语来检测她是否聪明,聪明的她猜出谜语得到国王的认可,国王命令释放她的父亲,让她做了自己的妻子,并把王室的全部财产交给她掌管。这个情节符合事情的发展逻辑,前后不矛盾。
这个情节合理:农民的女儿一方面为了救父亲,一方面屈于国王的权威,奉命去见国王,角色的行为符合角色的身份。聪明的农家女能够破解国王的谜语也符合角色的性格,她是个聪明的农家女。国王命令释放了她的父亲,让她做了自己的妻子,并把王室的全部财产交给她掌管,符合他作为一个仁慈、聪明的国王的身份。
4.国王命令把农民带到他跟前,并对农民说,这样的主意他肯定想不出来,国王想知道是谁的主意,并要他马上坦白。可是农民不肯照办,只是讲:上帝保佑,就是他自己想出来的。他们把他推倒在一捆麦草上,长时间地拷打、威逼,最后农民承认了,这是王后的主意。
国王回到家中,就问他的妻子:“为什么你要欺骗我?我不再要你做我的妻子了。你的好日子已经到头,回到你原来的地方——你的小农屋去吧。”不过他容许王后带走一样她认为最心爱、最珍贵的东西。她说:“好吧,亲爱的丈夫,如果你这样命令,我照办就是了。”
终于,他妻子走到床前说:“亲爱的国王,您告诉我可以从宫中拿走一样我认为是最心爱和最珍贵的东西,我觉得没有任何东西比您更可亲,更珍贵了,所以我把您带了回来。”国王感动得满脸是泪,说:“亲爱的妻子,你应该属于我,我也应该属于你。”然后,国王就把她带回王宫,并与她重新成为夫妻。
这里的情节合情:农民不肯照办,最后受不了威逼、拷打,承认是王后的主意,国王觉得妻子欺骗他,要让她回原来的地方,但让她带走一样她认为最心爱、最珍贵的东西,最后国王王后重归于好。情节上前后不矛盾。
这里的情节合理:农民顾念王后的恩情不肯招,但最后苦于拷打和威逼,供出了王后,符合角色的身份和性格。国王是个聪明的国王,所以他会识破农民说的话。国王是有权威的,所以他要求另一半忠诚,不能虚伪。这是符合国王的身份的。又因为国王是个仁慈的国王,所以最后他被聪明和感人的行为感动,这符合角色的身份和性格。
四、教学反思
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统编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课文有童话、诗歌、神话和寓言等,这些作品都富于想象力。而这些文学作品中,童话故事更能吸引学生的眼球,除了它曲折的故事情节,其最大的特征便是它充满了丰富的想象。
这个单元只有一篇常人体童话,为了让学生更加明确常人体童话的特点,补充了一组以“学习常人体童话合情合理想象的方法”为议题的组文阅读文本。这组文本让学生在想象这个点上走得更远了。通过让学生读更多的富有想象力的常人体童话来拓展阅读,落实合情合理想象的方法。
合情合理能否分开来讲?讲情节合情时,即情节发展符合事情发展逻辑(即前后不矛盾,或符合社会规律,或符合自然规律),学生会不自觉地去分析后面的理,所以关于合情合理,分开讲还是合着讲更好,有待商榷。
关于合情合理想象的方法有待继续深入挖掘。
想象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能力。借着想象的翅膀,我们可以超越自身局限,体验更广阔的世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希望有更多的关于怎样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文本与相应的活动策略的书籍诞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