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初中文阅读案例设计,高质量阅读学习单

初中文阅读案例设计,高质量阅读学习单

时间:2023-08-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们以学习单作为组文阅读教学设计的基本样式,让学生在学习任务的引导下开展学的活动,即在自学环节给学生提供一份学习单,引导学生围绕主题进行阅读和思考。以鲁迅的《社戏》作为“1”,以琦君的《春酒》、汪曾祺的《端午的鸭蛋》和沈从文的《云南的歌会》作为“n”的组文阅读教学中,学习单就较好地关注了“教材内容”与“学生经验”两个维度。

初中文阅读案例设计,高质量阅读学习单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在1972年《学会生存》一书中提出了“学会学习”的著名论断,鼓励学生自己尝试学习新的知识,并在学的过程中总结、巩固和反思。传统的“教师独白课堂”,大多属于教学内容的个人独白,没有来自学生的声音,教学是教师一个人开展的;教师需要学生的反应,但希望得到的仅仅是点头认可,或者回答出自己预设的答案,而不是学生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这样的课堂教学,教师的教学基本上是唱独角戏,是独白式的讲解,学生很少参与,也很难参与进去。在这样的课堂形态中,学生很难学会学习。

即便在“师生互动型的课堂”中,教师虽然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注重学生的感受和理解,关注学生的发言次数和时间,但对学生发言质量关注较少。这样的课堂形态,仍然不能使学生充分展现自主阅读的成果,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与组文阅读教学的目的是不相符的。

生本课堂则以讨论为常规,能够引发学生的交流,给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不断引发广泛的课外阅读,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勤做阅读的“思维体操”。生本课堂的理念就是在课堂教学中,不仅仅为了知识而教学,而是为了人的发展而教学。[3]这种类型的课堂教学形态,与组文阅读教学的本质要求是一致的,是组文阅读教学设计实施的良好载体。组文阅读教学的设计,要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学生“学的活动”为基点,以学习单为载体,以阅读策略为突破口。

王荣生教授提出新课程的主导理念就是把以“教的活动”为基点的课堂变为以“学的活动”为基点的课堂。

确立以“学的活动”为模式的教学需要关注以下几个维度:以学生的需要为出发点,关注制定课堂学习目标的标准;以“学的经验”为关注点,在备课中关注学生的学习经验;以“学的内容”为着力点,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以“学的过程”为关键点,通过互动促进学生主体结构的建构;以“学的情景”为拓展点,创设开放性的教学环境;以“学的方法”为突破点,实现学生的知识与能力的提升;以“学的资源”为依托点,丰富课堂资源。[4]

学习单是重构课堂教学结构的突破口。学习单能使教师由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变为学生学习的策划者、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从而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在学习单的辅助下,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自主学习,并通过交流、展示的形式,完成学习。我们以学习单作为组文阅读教学设计的基本样式,让学生在学习任务的引导下开展学的活动,即在自学环节给学生提供一份学习单,引导学生围绕主题进行阅读和思考。

我们认为,组文阅读教学应该是学生的学习活动展示的过程,它以学生的主体性为基本形态和价值取向。设置学习单的初衷便是为了尽量淡化教师在课堂中的“显性影响”,让学生能够充分展现学习的状态。因此,学习单在内容方面的设定与安排上,要以辅助学生层层深入思考作为目标,而非简单的“教”的过程的呈现。

基于学习单的“学的活动”的设计,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起点”。组文阅读教学的目的之一是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最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而组文阅读教学的具体目标是通过组文阅读的学习活动来实现的。

鲁迅的《社戏》作为“1”,以琦君的《春酒》、汪曾祺的《端午的鸭蛋》和沈从文的《云南的歌会》作为“n”的组文阅读教学中,学习单就较好地关注了“教材内容”与“学生经验”两个维度。

首先,学习单带领学生回顾了《社戏》一文的叙述视角。

《社戏》采用成年和儿童相结合的视角,即复合型视角叙事:以儿童视角讲述故事形态,但其中内含成年人的价值观

摘录:和我一同玩的是许多小朋友,因为有了远客,他们也都从父母那里得了减少工作的许可,伴我来游戏。

儿童视角:这句话写出了小朋友的热情好客,“我”的到来使他们的生活有了游戏的快乐。(www.xing528.com)

成人视角:成年的“我”感受到乡村少年生活的艰辛,认识到他们小小年纪便承担繁重劳作的残酷现实。

小结:作者以儿童视角描绘“理想的故乡图景”的同时,以成人视角对这片心灵栖息地保持着反思,看到了很多不诗意的地方,让读者在感受童真、诗意与温情的同时体会作者笔下对乐土背后的生活现实的揭露与 审视。

接着,学习单又从“学生经验”角度设计了三个开放式的活动。

活动一:读《春酒》,寻找“道地家乡味”

1.儿童尚未被世俗侵染,天性中更多一些明朗质朴。作者在叙事中运用儿童视角,使得童年记忆充满了童真、诗意与温情。文章借助“我”的视角,采用第一人称为我们讲述了哪些极富温情的回忆?请在文中找出富有人情味的语句,体会“我”的心理,感受其中的童真童趣。

2.文中有几个“我”?为什么会有叙述视角的转变?

活动二:读《端午的鸭蛋》,寻找“鸭蛋的情趣

1.文章有关鸭蛋的民俗活动有哪些?你认为哪一处写得最有趣味?理由是什么?

2.汪曾祺身兼“二美”:美文家,美食家。以美文之笔法述美食之精华,自然别具一格。默读全文,勾画出能充分体现作者情感的语言,谈谈你所理解的“味”。

活动三:读《云南的歌会》,寻找“歌的生命”

从叙述人称和叙述视角分析三篇文章的不同之处,分析不同写法的表达效果。

陈隆升在“学习起点”分析中指出:“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习起点’的有效把握应该体现为‘教材内容’与‘学生经验’的高度契合。偏离了两者中的任何一方,都将导致‘起点的模糊化’。偏离了‘学生经验’,将造成‘起点’过高或过低;偏离了‘教材内容’,将造成‘起点’的‘去教材化’。”[5]我们认为,在设计以“学的活动”为底色的学习单时,关涉这两个方面是最为基本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