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长宁区教育局成立作业效能监测中心,提质减量助学生减负

长宁区教育局成立作业效能监测中心,提质减量助学生减负

时间:2023-08-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针对这一问题,长宁区教育局决定成立“作业效能监测中心”,目的在于使全区的作业“提质减量”,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

长宁区教育局成立作业效能监测中心,提质减量助学生减负

1.举办质量评价人员培训班,培养一支评价队伍

一直以来长宁区对国家义务教育质量基础工作非常重视,面对教育部的测评数据和分析报告如何才能正确解读?这需要教育评价专业人员的贡献。为此,长宁区开办了“教学质量评价人员培训班”,每一所学校推荐一名具有一定评价基础的教师参加区级培训。内容包括教育评价方法介绍、教育测量基础理论、评价数据解读方法、反馈整改报告的撰写等,聘请华东师大、上海市教育质量监测中心、上海市教科院的评价专家授课,每周培训半天,坚持了一年,初步掌握了教育测量基本理论、数据分析的基本方法。这支骨干队伍成为全区质量监测工作的业务骨干,极大地提高了全区教育质量监测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他们不仅仅为本学校教师正确解读报告、撰写学校反馈报告,而且协助区质量监测中心完成了多项工作,为全区质量监测工作的顺利开展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2.建立区校质量评价管理员制度,保证监测结果落实到校

为了保障每一次国家教育质量监测和各项测评工作的顺利开展以及测评结果的有效运用,长宁区形成区、校两级管理网络,区、校两级在评价管理中的角色和职责各不相同。长宁区教育质量监测中心有三名教育质量评价的人员,除了承担区域质量监测的相关任务之外,还承担全区评价人员的培训任务。长宁区评价人员培训班的人员来自各中小学的分管领导、骨干教师,评价班定期开展专题培训,通过专家引领、实践操作等办法不断提升评价队伍的专业化素养。学校的评价人员的工作体现在从协助区域开展国家教育质量监测工作实施,到完成“一校一报告”的数据解读分析以及学校整改报告的撰写等各个环节。

3.组织评价人员解读报告、科学分析、找准问题

面对一堆数据,从哪里找问题呢?经过多年的研究实践发现可从如下两个方面着手:

(1)测量指标数据差异明显:

在解读监测结果报告的过程中,对监测中各项指标的数据,有些差异是明显的,我们通过仔细分析每一个指标数据与上海市及全国的数据进行比较,可以初步确定在哪些方面存在问题。

例如,2016年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语文学科,本区四年级学生平均每天作业时间在30分钟以内的比例为54.4%,低于上海市平均值9.7个百分点,低于全国平均值5.1个百分点;作业时间在60分钟以内的比例为81%,低于上海市平均值3.6个百分点。八年级学生平均每天作业时间在30分钟以内的比例为40.3%,低于上海市平均值5.1个百分点,低于全国平均值14.2个百分点;作业时间在60分钟以内的比例为86.2%,低于上海市平均值0.6个百分点。

这初步表明长宁区学生的作业时间明显较长,这需要进一步的实证。

四年级、八年级学生平均每天语文作业时间分布情况

专项调研:本区在国家质量监测基础上开发了具有长宁特色的“三个指数”质量综合评价测评系统,每年对四年级、八年级开展质量监测,目的是与国家监测相互印证,通过网上问卷(学生问卷、家长问卷),对学生作业量、完成作业时间、对作业的自我感受等进行调查,通过系统回收数据,进一步分析。

问题聚集:通过对数据的进一步分析发现,学校作业来源主要是课外教辅书,学生重复作业、无效作业现象严重,同时学校内这些所谓的考试科目作业量比较大,这种现象必须解决。

当然,对数据中表现突出的指标、体现区域特点的信息,组织区、校相关人员分析原因,进行经验总结,辐射经验。

(2)相关数据存在异常:

在国家质量监测分析报告中,由于提供了不同指标的数据表现,有些测量指标是相互关联的,而且有些相关性很高,但数据表现不一致,有些差异比较大,这时必须通过分析其他因素,如环境因素、非智力因素等寻找原因。

例如,在监测结果报告中,语文学科,无论是“量尺分数”还是“表现水平”,长宁区都远远高于上海市及全国平均水平,但语文学习兴趣指标、自信心指标却低于上海市的平均水平,课外阅读时间低于上海市及全国平均水平。语文教师探究性教学行为使用频率低于上海市平均水平2.2个百分点,学生参加校外语文学科补课的人数比例和花费的时间远远高于上海市平均水平。

四年级、八年级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分布情况

四年级、八年级学生语文学习自信心分布情况

从这些数据的相关性分析,学生对语文学科缺乏兴趣,课外阅读时间比较少,在这种情况下语文学业成绩应该不可能好,但测评结果恰恰相反。但我们看到学生在校外补课的时间长、人数多,比例很高,因此可以断定学生学业成绩好的主要原因是在校外补课,这说明我们的课堂教学出问题了,课堂是教学工作的主阵地,必须对教师进行正确引导,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作为教学工作的主要任务。

专项调研:在长宁区“三个指数”质量评价中“学生学业成就发展指数”包含“学习成本指数”,“学生学习生活幸福指数”包含“课堂教学方式”“学校为学生提供的服务”及“师生关系、生生关系”等反映学校课堂教学及学校环境的感受指标,与国家监测相关数据进行对照、印证,进一步明确了改进课堂教学是当务之急。

问题聚集:教师课堂教学方式陈旧,不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缺乏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慢慢对学习丧失信心。

4.聚焦平均数据反映的问题,精准施策

面对监测结果中发现的问题,长宁区教育局通过认真分析本区的教育现状,同时分析了多年来国家质量监测的数据,以长宁区“三个指数”质量评价数据为佐证,在教育局行政部门、教育局业务部门(教研室)、学校多方合力之下促进问题的解决。(www.xing528.com)

(1)聚集问题1:学习负担过重。

实施策略:聚焦作业研究,推进“作业研究”项目。

经过几次测评数据分析发现,长宁区学生学业负担过重。通过组织调研发现,学生学业负担聚焦在作业上,重复作业现象普遍存在,目的性不明的作业不在少数,学生认知水平的差异性与作业的统一性之间存在很大的矛盾,这些造成了学生学业负担过重的现象。

针对这一问题,长宁区教育局决定成立“作业效能监测中心”,目的在于使全区的作业“提质减量”,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在小学实施作业“二级备案制”,即区级提供每一个单元作业指导建议及作业样板,学校根据学生的情况,在此基础上作适当增减,然后在网上发布。

在初中,为了提高作业的选择性、让不同的人做不同的作业,开展了“分层作业”项目的研究,同时采用“二维码”技术,实现了“随时、随地、随意”的学习,切实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

同时,为了进一步发挥作业在培养学生开放性思维能力方面的作用,在全区推进初中“开放性作业”的研究,提高学生思维品质。教育局顶层设计项目推进方案,组织专家团队,选择试点学校开展相关研究。通过开展全区研讨展示活动,推进在全区的实施,实施两年来,全区初中全覆盖参与项目研究,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2)聚集问题2:课堂效率低下。

实施策略:聚焦课堂研究,实施“课堂工程”项目。

2016年在分析国家监测结果时,我们发现一批学校学生学习成绩不理想,但学习负担却很重,而学习品质比较差,这引起了教育行政部门的重视。据了解,学校各项活动名目繁多,牵制了教师的很多精力,导致教师上课马马虎虎,课堂效率很低,学生只能利用休息时间在外面补课,因此狠抓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迫在眉睫。2016年3月,教育局下发文件,在全区推进“课堂工程”,要求“一师一实录”,每一位教师包括校长都必须完成;“一课一点评”,每一位教师的课由教研组长点评,教研组长的课由教导主任点评,要求教研组加强“课前”“课中”“课后”的研究,最后全区评选出“优课”,并对获奖者进行奖励。经过一年的实施,教师研究课堂教学、上好课的积极性明显增强,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研究教法的氛围浓了,真正把教师的精力引导到追求单位时间的效率、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上来。实施三年,课堂教学效率明显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明显增强,在上海市的各类教师教学比赛中,长宁区总能够取得令人羡慕的成绩,更主要的是在各类测评中全区的学习成本降低,学习成绩明显提升,保障全区的教学质量走在上海市的前列。

(3)聚集问题3:幸福指数不高。

实施策略:聚焦学生午餐,实施“食堂工程”项目。

监测数据显示,虽然学校在学校环境建设上花了工夫,但学生对“学校生活满意度”不高。针对这一现实,我们开展了更加细致的调查,专门设计问卷进行调研,发现“学习压力比较大”是其中的一个原因,但更重要的原因是“对学校午餐的满意度”比较低,为此教育局在全区推进“食堂工程”,对学校的食堂工作提出具体要求,不仅要让学生吃饱,更要让学生吃好。局领导亲自深入学校与学生共进午餐,与学生交流,了解他们的需求,同时要求校长、教导主任每天安排人员与学生共进午餐,同时在午餐的配料上符合学生的要求,在品种上提供选择性,这项工作持续了一年,学生对午餐的满意度明显提升。

(4)聚集问题4:教师命题能力薄弱。

实施策略:聚焦命题研训,开展“以考促培”活动。

各类测试数据结果显示,上海教师特别是初中教师的命题能力低于国际平均水平,最近公布的2018年世界经济合作组织(OECD)测试结果也反映了这一情况(上海教师自己命题能力指数55.6,而国际平均水平是77.2)。长宁区在几年前针对教师的专业素养,进行了专题研讨,针对测试中出现的命题能力比较弱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原因有如下三点。

一是现成题目用得多,自己编制题目少。教辅市场题海泛滥,网络上各类考题层出不穷,教师平时更多的是选择题目,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学生平时的作业,包括单元测试、期中期末试卷,往往是从现成的试题中选择并拼凑,很少有自编题目出现,久而久之,自己命题的能力逐渐下降。

二是缺乏命题理论的指导,不会命题。教师在走上工作岗位前后,没有系统地学习命题理论,对构成命题的要素、命题如何考查核心知识点和核心能力、命题的结构以及一张测试卷的框架结构、双向细目表等等,都不是很清楚,因此无法命题。

三是缺少命题机会,缺乏培养机制。一些学校教研组命题任务基本上是落在个别骨干教师身上,对其他教师命题不放心,缺乏命题能力培养机制,导致一些人缺少命题的机会。长此以往,形成惯性,一些教师根本没有命题机会,能力越来越差。

基于这些分析,首先从区域层面制定提升教师命题能力的策略:

一是组织命题理论学习,教研跟进。面对这样的问题,全区要求各学科的教研工作,以提高教师命题能力为抓手,开办专门的教师命题能力提升培训班,邀请命题方面的专家进行授课,从理论上提高教师对命题的认识,同时鼓励教师参加培训,参训教师可以申请学分。

二是实施教师命题能力评价,倒逼培训。为了保证命题能力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提高教师学习的内驱力,长宁区组织开展了“长宁区教师命题能力评价调研活动”,要求全体教师参与,分学段、分学科聘请市级专家命题,由区组织测试、阅卷。在调研前,开展专项培训;调研后,再请专家进行专门试卷讲解,反馈测试情况;对在测试中取得优异成绩的教师,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命题调研中问题较大的教师,继续参加命题能力培训。通过这些举措,提高了教师参加培训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实实在在提高了教师的命题能力。

三是组织命题工作研讨,分享经验。开展教师命题能力提升工程,每年组织开展命题工作研讨活动,除了对命题能力测试工作总结表彰外,还有更多的经验分享,包括专家讲座以及教师命题的经验和体会等。这项工作,源于对监测数据的分析、发现问题、行政决策教研部门实施,教师改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