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
1.行政单位现金盘查时,如发现现金短缺,属于应由责任人赔偿或向有关人员追回的部分,应借记( )科目。
A.其他应收款 B.经费支出
C.其他应付款 D.待处理财产损溢
2.财政直接支付的方式下,年末,行政单位根据本年度财政直接支付预算指标数与财政直接支付实际支出数的差额,借记( )科目,贷记“财政拨款收入”科目。
A.财政应返还额度——财政授权支付 B.财政应返还额度——财政直接支付
C.财政直接支付 D.财政授权支付
3.购入需安装的固定资产,领用材料安装时,预算会计应贷记( )科目。
A.库存物品 B.原材料 C.事业支出 D.不需要做账
4.财政采用授权支付方式,为维护公共基础设施的正常使用而发生的日常修理等后续支出,财务会计借记有关费用科目,贷记( )等科目。
A.财政补助收入 B.财政拨款收入
C.资金结存 D.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5.下列选项中,属于政府单位应缴财政款核算内容的是( )。
A.营业税 B.职工工资
C.罚没收入 D.代扣代缴职工社会保险费
6.财政授权支付方式下,政府单位根据收到的( ),借记“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等科目,贷记本科目。
A.银行收款入账通知书 B.财政直接支付入账通知书
C.财政直接支付额度到账通知书 D.财政授权支付额度到账通知书
7.下列不属于政府单位财务会计的基本要素的是( )。
A.资产 B.负债 C.净资产 D.支出
8.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属于政府单位财务位会计的( )。
A.资产 B.负债 C.净资产 D.收入
9.下列关于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收到“财政授权支付额度到账通知书”时,根据通知书所列数额,政府单位财务会计借记“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科目
B.按规定支用额度时,贷记“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科目
C.从零余额账户提取现金时,贷记“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科目
D.年度终了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为借方余额
10.政府单位依据合同规定支付的定金(不可以收回),应当通过( )科目核算。
A.预付账款 B.应收账款 C.其他应收款 D.其他应付款
11.下列关于政府单位固定资产的核算不正确的是( )。
A.单位的软件,如果是构成相关硬件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应当将该软件的价值包括在所属的硬件价值中,一并作为固定资产
B.单位购建房屋及构筑物能够分清支付价款中的房屋及构筑物与土地使用权部分的,也应当将其中的土地使用权部分作为固定资产核算
C.接受捐赠的设备作为固定资产
D.单位借入、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不通过固定资产核算
12.下列固定资产的成本的确定不正确的是( )。
A.购入的固定资产,其成本包括实际支付的购买价款、相关税费、使固定资产交付使用前所发生的可归属于该项资产的运输费、装卸费、安装费和专业人员服务费等
B.自行建造的固定资产,其成本包括建造该项资产至交付使用前所发生的全部必要支出
C.在原有固定资产基础上进行改建、扩建、修缮的固定资产,其成本按照原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加上改建、扩建、修缮发生的支出的金额确定
D.置换取得的固定资产,其成本按照换出资产的评估价值加上支付的补价或减去收到的补价,加上为换入固定资产支付的其他费用(运输费等)确定
13.下列关于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政府单位一般应当采用年限平均法或工作量法计提固定资产、公共基础设施折旧
B.政府单位固定资产、公共基础设施的应折旧总金额为其成本,计提固定资产、公共基础设施折旧考虑预计净残值
C.政府单位一般应当按月计提固定资产、公共基础设施折旧
D.政府单位取得固定资产的当月就要计提折旧
14.在会计核算中以收付实现制作为结账基础的会计有( )。
A.企业会计 B.政府单位会计
C.政府单位财务会计 D.政府单位预算会计
15.某单位对一项固定资产进行改建,原账面价值30万,改建过程发生的支出为10万,变价收入为2万,那么改建后该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应为( )。
A.30万 B.40万 C.32万 D.38万
16.政府单位维修办公楼领用材料,财务会计应借记( )科目。
A.事业支出 B.行政支出 C.业务活动费用 D.单位管理费用
17.事业单位在财产清查中发现经营用材料盘亏,其中属于正常损耗的应( )。
A.计入当期事业支出 B.计入当期经营支出
C.计入当期经营费用 D.计入单位管理费用
18.事业单位投资期内实际取得的利息、红利等各项投资收益,应当计入当期( )。
A.事业收入 B.经营收入 C.投资收益 D.营业外收入
19.下列有关政府单位固定资产的核算中,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盘盈的固定资产按照重置完全价值入账
B.接受固定资产捐赠发生的相关费用计入固定资产价值
C.自行建造的固定资产,按照建造过程中实际发生的全部支出记账
D.固定资产从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下月起计提折旧
20.事业单位年终结账时,下列各类结余科目的余额,不应转入“非财政拨款结余分配”科目的是( )。
A.“其他结余”科目借方余额 B.“其他结余”科目贷方余额
C.“经营结余”科目借方余额 D.“经营结余”科目贷方余额
21.政府单位预算会计的下列科目中,年终结账后可能有余额的是( )。
A.其他结余 B.经营结余
C.非财政拨款结余分配 D.经营支出
22.政府单位出售固定资产取得的净收入,其会计处理是( )。
A.计入其他收入 B.计入专用基金(修购基金)
C.计入营业外收入 D.计入应缴财政款
23.财政拨款结转中与会计差错有关的明细科目有( )。
A.年初余额调整 B.累计结转 C.本年收支结转 D.归集上缴
24.政府单位开展专业业务活动所使用的国定资产、无形资产计提的累计折旧与累计摊销借记的科目为( )。
A.单位管理费用 B.业务活动费用 C.经营费用 D.事业支出
25.下例只适用行政单位预算会计的收入科目是( )。
A.财政拨款预算收入 B.债务预算收入
C.上级补助预算收入 D.投资预算收益
26.政府单位预算会计与财务会计不能同时确认收入的经济业务有( )。
A.财政拨款 B.举借债务 C.非同级财政补助 D.接受捐赠
27.政府单位预算会计与财务会计不能同时确认支出与费用的经济业务有( )。
A.发放工资福利 B.购买办公用品 C.归还借款本金 D.支付水电费
28.政府单位收到同级财政部门批复的分月用款计划与代理银行盖章的“财政授权支付到账通知书”后,预算会计应借记的科目有( )。
A.银行存款 B.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C.资金结存 D.财政拨款收入
29.A事业单位以财政授权支付方式支付单位日常耗用的水电费20000元,预算会计应借记的科目是( )。
A.业务活动费用 B.单位管理费用 C.事业支出 D.资金结存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选项中,属于政府单位财务会计的基本要素的有( )。
A.资产 B.负债 C.收入 D.支出
2.下列选项中,属于政府单位流动资产的有( )。
A.库存现金 B.资金结存
C.银行存款 D.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www.xing528.com)
3.下列选项中,属于政府单位应收及预付款项的有( )。
A.应收账款 B.预付账款 C.其他应收款 D.其他应付款
4.政府单位购入的存货,其成本一般包括( )。
A.购买价款 B.相关税费 C.运输费 D.装卸费
5.政府单位的下列固定资产中,不计提折旧的有( )。
A.机器设备 B.动植物 C.图书、档案 D.文物及陈列品
6.下列选项中,属于政府单位无形资产的有( )。
A.著作权 B.土地使用权 C.专利权 D.非专利技术
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政府单位收入的有( )。
A.其他收入 B.财政拨款收入
C.依法取得的应当上缴财政的行政事业性收费
D.依法取得的应当上缴财政的罚没收入
8.政府单位的预算会计支出包括( )。
A.行政支出 B.事业支出 C.业务活动费用 D.经营支出
9.下列选项中,属于政府单位净资产的有( )。
A.财政拨款结转 B.财政拨款结余 C.累计盈余 D.本期盈余
10.下列通过其他应收款核算的有( )。
A.职工预借的差旅费 B.拨付给内部有关部门的备用金
C.应向职工收取的各种垫付款项 D.政府单位支付可以收回的订金
11.下列属于政府单位固定资产类别的有( )。
A.房屋及构筑物 B.通用设备 C.专用设备 D.文物和陈列品
12.政府单位应当按照( )原则确定无形资产的摊销年限。
A.法律规定了有效年限的,按照法律规定的有效年限作为摊销年限
B.法律没有规定有效年限的,按照相关合同或单位申请书中的受益年限作为摊销年限
C.法律没有规定有效年限、相关合同或单位申请书也没有规定受益年限的,按照不少于15年的期限摊销
D.非大批量购入、单价小于1000元的无形资产,可以于购买的当期,一次将成本全部摊销
13.下列各项中,属于政府单位费用的有( )。
A.上缴上级支出 B.事业支出 C.经营费用 D.业务活动费用
14.下列属于事业收入核算的内容有( )。
A.开展专业业务活动所取得的收入 B.从财政专户核拨的预算外资金
C.开展辅助活动所取得的收入 D.开展非专业业务活动所取得的收入
15.政府单位预算会计的会计要素有( )。
A.预算收入 B.预算支出 C.预算结余 D.费用
16.«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确立了“双功能”“双基础”“双报告”的政府会计核算体系,其中“双报告”说法正确是( )。
A.决算报告和财务报告 B.预算报告和财务报告
C.财务报告和会计报表 D.财务报告编制基础为权责发生制
17.下列属于政府非流动资产的有( )。
A.库存物品 B.工程物资 C.公共基础设施 D.政府储备物资
18.下列属于政府流动资产的有( )。
A.预收账款 B.在途物品 C.待摊费用 D.保障性住房
19.事业单位的“事业收入”科目核算的内容有( )。
A.开展专业业务活动取得的收入
B.高等学校收取的学费从财政返回的收入
C.从上级主管部门取得的非财政拨款收入
D.从下级附属部门取得的管理费收入
20.下列只适用事业单位而不适用行政单位的财务会计收入科目是( )。
A.上级补助收入 B.附属单位上缴收入
C.投资收益 D.捐赠收入
21.下列同时适用事业单位与行政单位财务会计的收入科目是( )。
A.财政拨款收入 B.非同级财政拨款收入
C.经营收入 D.捐赠收入
22.政府单位预算会计与财务会计不能同时确认支出与费用的经济业务有( )。
A.计提折旧 B.计提坏账准备 C.存货盘亏 D.支付前欠货款
23.下列属于非同级财政拨款(预算)收入的有( )。
A.同级财政部门的拨款 B.上级财政部门的拨款
C.下级财政部门的拨款 D.同级政府的其他部门的拨款
24.某市级事业单位收到省财政拨来的专项信息化建设经费20万元,预算会计应借记( )科目,贷记( )科目。
A.银行存款 B.资金结存
C.财政拨款收入 D.非财政拨款预算收入
25.下列属于事业单位的专用基金的有( )。
A.固定基金 B.科技成果转换基金
C.职工福利基金 D.事业基金
26.下列属于政府单位财务会计净资产的有( )。
A.累计盈余 B.本期盈余 C.经营结余 D.专用结余
三、判断题
1.政府单位不以营利为目的,所以只能采用收付实现制作为会计核算基础。 ( )
2.政府单位的资产应当按照取得时的实际成本进行计量。除国家另有规定外,单位不得自行调整其账面价值。 ( )
3.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是指实行国库集中支付的单位根据财政部门批复的用款计划收到和支用的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 )
4.存货发出时,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或者个别计价法确定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计价方法之间可以根据情况灵活改变。 ( )
5.政府单位的固定资产应当定期进行清查盘点,每年至少盘点一次。对于固定资产发生盘盈、盘亏的,应当查明原因并直接进行账务处理。 ( )
6.置换取得的无形资产,其成本按照换出资产的评估价值加上支付的补价或减去收到的补价,加上为换入无形资产支付的其他费用(登记费等)确定。 ( )
7.每日终了结算现金收支,属于无法查明原因的现金短缺,报经批准核销的,借记“管理费用”科目。 ( )
8.“银行存款日记账”应定期与“银行对账单”核对,至少每月核对一次。 ( )
9.“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行政单位尚未支用的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 )
10.以一笔款项购入多项没有单独标价的固定资产,按照各项固定资产同类或类似固定资产市场价格的比例对总成本进行分配,分别确定各项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 ( )
11.盘盈以前年度取得的固定资产,按照确定的入账价值,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以前年度盈余调整”科目。 ( )
12.政府单位应当自无形资产取得下月起,按月计提摊销;无形资产减少的当月,仍计提摊销。 ( )
13.发生应付职工薪酬时,按照计算出的应付职工薪酬金额,借记“行政支出”或“事业支出”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 ( )
14.政府单位的“银行存款日记账”与银行对账单若不相等,其原因只有一个,就是存在未达账项。 ( )
15.“行政支出”或“事业支出”下设“基本支出”与“项目支出”两个二级科目,再在二级科目下按«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中“支出经济分类”的“款”级支出科目进行明细核算。 ( )
16.政府单位的应收及预付款项应当按照实际发生数记账,一般不计提坏账准备。( )
17.预付款项业务不多的事业单位,也可以将预付的账款直接记入“应付账款”科目的借方,不设置“预付账款”科目。 ( )
18.政府单位随买随用的零星办公用品,可以在购入时直接列作当期费用,不作为存货核算。( )
19.政府单位财务会计核算基础为收付实现制。 ( )
20.事业单位的事业收入是指事业单位开展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之外的非独立核算的经营活动所取得的收入。 ( )
21.借入款项的利息一律计入“事业支出”或“行政支出”。 ( )
22.政府单位资产负债表是反映政府单位在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报表。因此,在这一报表中不会反映政府单位的收入和费用项目。 ( )
23.政府单位预算会计报表的编制基础是收付实现制,它是根据财务会计的数据生成的反映单位一定时期财务状况的报表。 ( )
24.某政府单位按规定从其他单位调入财政拨款结转资金,预算会计要借记“资金结存——财政应返还额度”、贷记“财政拨款周转——归集调入”。 ( )
25.“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科目月末可能有余额,但年末一定无余额。 ( )
26.某事业单位购入办公设备一台,价款100000元,增值税13000元,款已付,设备已交付使用。其“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应为113000元。 ( )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