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行业具有强周期性,容易随着宏观经济的波动而大幅波动,这种性质是建筑施工行业的根本属性之一,靠一般的管理手段难以化解。面对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不少建筑施工企业面临量增利不增,甚至是量增利减的尴尬局面。与其他行业相比较,建筑行业利润率相对较低,利润率完全不能跟上建筑企业产值的增长。当原有产品由于需求停滞而无法满足发展要求时,企业必须寻求需求增长快的新产品和新市场,因此不少建筑企业试图通过多元化经营形成不同周期的产业组合,以求降低企业发展受行业波动的影响,解决建筑企业面临的先天性大周期、深波动的问题。
纵观国内建筑企业的多元化经营状况,在2010年之前,建筑企业在多元化扩张中基本选择进入房地产业。一是房地产开发的利润远超建筑业;二是建筑施工企业进入房地产业后资金和人力资源容易整合。这里主要的风险是建筑企业虽然普遍产值大,但利润率低,盈利能力不强;而在发展多元化的过程中,初入房地产市场,会有一个高投入、低产出的拓展过程,如果建筑企业在多元化的过程中片面求大,而不是求强,就会使企业资产规模的增长速度远远超出其销售收入和净利润的增长速度,需要输血的项目多,能够造血的项目少,投入大于产出。这对于利润率偏低、资金需求量高的建筑企业来说,会造成企业规模与效益的严重失衡,严重影响企业的资金流,使企业陷入现金短缺的困境。
2010年后,随着中国房地产业黄金时代的结束、国内工程建设需求低迷并有可能趋势性下滑预期的带动下,建筑企业又开始了新一轮转型升级,为企业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就总体而言,建筑企业虽然盈利能力差,成长与现金流不匹配等固有缺点,但却有两个重要的优秀基因:
一是轻资产,转型时可轻装上阵。轻资产、项目制是建筑行业的典型特征,前者决定转型的成本相对较低,资产价值流动性相对较高,变现较为容易;而后者决定了建筑企业转型后,随着资产负债表中的应收账款逐步回笼,大量的现金将为转型提供坚实的资金基础。(www.xing528.com)
二是具有广泛的业务关联性。建筑行业下游广泛,使得建筑企业对各专业领域都有着较为深刻的理解,比如医疗、环保、市政等,这不但为建筑企业提供了较为充足的知识准备,从另一个层次来讲,这也为建筑行业的企业家提供了相对更为广阔的人脉资源,这无疑为公司转型提供了极大便利。
现阶段建筑企业转型升级的方向包括“互联网+”(比如家装电商)、环保、新能源,还有一些企业向文化、军工等领域拓展。盈利能力差、现金流差是建筑行业被人诟病的两大特征,这集中反映了行业的商业模式不佳、竞争壁垒低的特点;而转型就是需要改善这一业务属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