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昆明云内动力公司:科技项目信息化管理模式研究成果

昆明云内动力公司:科技项目信息化管理模式研究成果

时间:2023-08-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自筹经费到位5487.21万元,支出5487.21万元,自筹经费到位率99.91%。项目实施期间,实现18.78万套后处理系统的销售,实现产值6.06亿元,新增利润6945.92万元,新增税收1643.59万元。其中:中央财政科技经费支出100万元,昆明云内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自筹经费支出为1757.43万元。②该项目由昆明云内动力股份有限公司独立承担,项目目标是开发出六款国内领先的、满足国六排放法规要求的清洁、环保、高性能的DEV系列(包括D20、D25、D30、D40、D45、D6

昆明云内动力公司:科技项目信息化管理模式研究成果

7.4.1.1 项目成果

(1)年产5万台国产共轨非道路柴油机生产关键技术开发及产业化项目——云南省科技厅立项项(已验收)

①项目采用现代系统设计方法,优化了燃烧系统、配气机构、空气系统以及整机结构,自主研究开发出三款国产共轨非道路柴油机,排放指标达到非道路国3标准,具备升级到国4排放的潜力,实现搭载及批产,通过了国家检测中心检测认证。

②YNF170-30CR、YN4E106-30CR、YN4B088-30CR三款机型最大扭矩/转速分别达到620N·m/1500~1900r/min、360N·m/1500~1800r/min、300N·m/1500~1800r/min;标定功率分别达到120kW/2400r/min、78kW/2400r/min、65kW/2400r/min;最低燃油效率分别达到200g/kW·h、205g/kW·h、208g/kW·h;噪声分别低于96dB(A)、103dB(A)、102dB(A)。

③项目在国产化共轨技术、4气门技术、干式缸套等技术方面,实现了自主技术创新。

④项目共申请各型专利30项,获实用新型专利授权16项、外观专利12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会议上发表论文15篇,完成1项企业标准备案。

⑤通过项目实施,实现了校企合作无缝对接,增强了研发队伍的研究、设计、调试及标定能力,其中培养标定人员8人,晋升高级工程师1人,晋升工程师4人,获工学硕士学位6人。

⑥项目实施期销售国产共轨国3柴油机11795台,销售收入13,772.47万元,形成年产50000台批量生产能力。

⑦项目经费总预算5,832.00万元,其中科技经费340万元,自筹经费5492万元。自筹经费到位5487.21万元,支出5487.21万元,自筹经费到位率99.91%。科技经费到位340万元,支出340万元,结余0万元,科技经费支出率100%;项目经费到位,管理规范,使用合理。

(2)车用柴油机后处理集成技术研究及模块化产品研发及产业化项目——云南省科技厅立项项目(已验收)

项目组通过设计分析、仿真计算、样件试制、台架试验、整车标定和应用,对车用柴油机SCR后处理系统进行集成开发研究,取得如下成果:

①项目以D19TCI、YN27、YNF40三个系列柴油机为基础机型,将DCU、尿素计量模块、液位传感器、解冻加热器、尿素温度传感器及尿素箱集成于一体,完成SCR模块化后处理系统产品集成及标定。三个系列机型的国5柴油机通过了国家客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验,获得国家环保公告并已在机动车环保网上信息公开。

②采用SCR模块化后处理系统的国5柴油机在凯马、江淮、重汽、大运等厂家的多款车型上实现搭载,完成7个车型整车标定,并取得整车国5环保公告。

③制定一系列保障发动机批量生产一致性措施;建立动力总成与排放系统物联网,实现远程监测、故障诊断和快速服务。

④共申请专利18项,其中发明专利5项;共申请软件著作权10项。共主持或参与制修订且已发布国家标准2项、行业标准1项。已备案/声明的产品交付技术标准4项。项目执行期间,在国内核心期刊或重要会议上发表论文5篇。

⑤项目实施期间,通过新老员工传帮带,理论结合实际,培养了一批具有SCR系统集成能力、SCR台架标定、SCR整车标定团队。通过项目开展,中职晋升副高职1人,初职晋升中职4人,培养标定人员20人。

建设完成了SCR后处理的封装车间,并形成了5万套/年(单班)SCR模块化后处理系统的产能。本项目开发的SCR模块化产品推广应用于公司的其他多个发动机及整车产品。项目实施期间,实现18.78万套后处理系统的销售,实现产值6.06亿元,新增利润6945.92万元,新增税收1643.59万元。

项目经费足额到位,管理规范,使用合理。科技经费到位300万元,支出300万元,结余0万元,科技经费支出率100%;自筹经费到位2700万元,支2705.52万元,自筹经费到位率100.20%。

(3)云南省轻型车用柴油机开发技术创新平台——云南省科技厅立项项目(已验收)

①项目已完成D25TCIF国六商用车柴油机的详细设计工作,并已完成样机点火,和三高(高温、高原、高寒)试验。发动机各项参数如下:标定功率110kw/3200r/min、最大扭矩400N·m/1400~2400r/min、最低油耗206.5g/kw·h。

②项目实施期间,申请专利17项,其中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11项、外观设计专利4项。授权专利16项,其中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11项、外观设计专利4项。

③项目经费足额到位,管理规范,使用合理。项目经费总支出1857.43万元,为科技计划项目经费总预算1800万元的103.19%。其中:中央财政科技经费支出100万元,昆明云内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自筹经费支出为1757.43万元。

④D25柴油发动机的成功研制,对于公司后续开发的各型产品提供了关键的技术依据,使后续开发周期大大缩减,为DEV系列柴油机产品的延续增加了新的活力,大大增强了我公司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为公司创造更大的利润空间,为促进我省甚至是全国汽车工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⑤D25TCIF国六项目的实施是公司积极响应国家环保要求和行业发展趋势的主动出击,对推动国家环境保护工作和行业排放标准发挥了重要作用。

(4)DEV系列重型商用车国六柴油机关键技术研究及产品研发项目——昆明市科技局立项项目(执行中)

①“DEV系列重型商用车国六柴油机关键技术研究及产品研发”项目是围绕国家节能环保的要求,通过引进、吸收和消化国内外先进发动机本体、后处理技术进行创新设计,开发满足国六排放法规的电控高压共轨柴油机,在国内首先将“本体EGR和后处理DOC+DPF+SCR+ASC方案”用于中小型柴油机上,该方案也涵盖了目前欧六的主流方案,在满足国六第一阶段排放要求的情况下,具备满足国六第二阶段排放要求的潜力。

②该项目由昆明云内动力股份有限公司独立承担,项目目标是开发出六款国内领先的、满足国六排放法规要求的清洁、环保、高性能的DEV系列(包括D20、D25、D30、D40、D45、D67)重型商用车国六柴油机。

③项目执行期为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目前按项目实施计划进行且部分工作已超前完成相应工作。项目经费总预算18754.37万元(含市级专项经费500万元),项目组成员76人。

④已申请专利13项,其中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9项,外观专利2项。已授权专利9项,其中实用新型专利7项,外观专利2项。项目执行期间,在国内期刊或重要会议上发表论文2篇。共主持或参与制修订且已发布国家标准2项,共主持或参与制修订已发布行业标准3项。

(5)昆明市人才化项目-3.0系列——中共昆明市委组织部立项项目(已验收)

该项目实施期为一年,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摸索出一条以产学研联动研发、团队作战中培养个人为主,激励制度、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等措施为辅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项目研发为主线,以项目团队形式进行技术攻关,攻坚克难中提升个人的标定能力、同步开发能力、CAE分析能力、竞品分析能力和标准化能力。标准化建设是此次项目实施的重要成果,其指导意义对公司来说是不言而喻的。(www.xing528.com)

项目取得的主要绩效如下:

①产学研联动培养模式。在省、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积极与BOSCH、德国FEV公司、昆明理工大学、上海内燃机研究所等国内外一些有实力的研发机构、发动机公司和科研院所进行合作,不仅攻克了燃烧系统和噪声难题,而且培养和造就了中心技术开发队伍,吸引、培养和凝聚创新骨干人才的培养和储备,极大地增强了中心新产品的自主开发能力。

2018年,公司为了与国际先进内燃机技术无缝接轨,与德国FEV欧洲有限公司在亚琛成立德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公司派人到德国学习最新的发动机技术、设计开发方法和理念,培养一批拥有先进设计开发能力的创新人才。

与昆明理工大学进行深入合作,共同成立云南省内燃机实验室,云内购置设备在昆工交通学院建立了16个台架,为学校提供人才培养的试验基地。同时,云内试验室人员每天有4名固定人员至昆工试验室工作,在高校老师的带领下,提升试验开发能力,培养一批拥有先进试验开发能力的创新人才。

②标定能力、同步开发能力、CAE分析能力、竞品分析能力得以提升。通过国六产品研发项目的实施,带领技术团队成员学习并掌握先进柴油机设计技术、先进柴油机应用技术、国六排放标定技术、柴油机可靠性技术等内容。主要内容有:

调研国内外满足国六排放法规的柴油机技术方案及技术路线,掌握了先进柴油机设计技术。

通过完成发动机零部件设计与CAE分析与应用,提升了国六柴油机CAE分析能力。

通过与博世沟通国六柴油机关键技术措施及解决方案,提升国六柴油机产品设计开发能力。

通过与供应商一起探讨零部件制造工艺及技术,提升国六柴油机工艺设计开发能力。

通过与德国FEV、BOSCH沟通国六台架排放标定内容及标定方法,提升国六柴油机排放标定能力。

通过与供应商共同分析零部件功能性试验及整机可靠性试验出现的问题,并制定解决措施进行试验验证,提升国六柴油机试验开发能力、同步开发能力和竞品分析能力。

③标准化能力得以提升。标准化建设是此次项目实施的重要成果。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人员通过不断摸索,认真梳理项目流程及流程实施时间,并经过多次的实践与验证,不断优化,最终制定出一套符合工作实际的标准化流程,极大地提高了人员工作效率,缩短项目的整体开发时间。

工作标准化,要求每一个参与项目的个人制定了自己的工作基准,查找项目开发过程中的短板,识别项目开发的关键事项,进而为项目开发制定科学可行的实施计划,保证项目按时按量完成。项目成员标准化能力的提升体现在以标准化的工作流程为依据,准确预测项目开发的总体完成时间,制定合作计划,按时按质交付客户产品,提高公司的信誉度,维护客户的忠诚度。

此外,项目取得的其他主要绩效指标如下:

·培养国六柴油机设计开发人员12人。3人入选2018年人才,具体如下:

①傅全入选“2018年昆明市有突出贡献优秀专业技术人才”

②宋国富入选“云南省技术创新人才”

③岳开国入选“2018年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专业技术人才)”

·培养国六柴油机试验开发及标定人员18人。

·培养国六柴油机工艺设计人员3人。

·培养国六柴油机CAE分析人员2人。

·培养国六柴油机项目管理人员6人。

·国六柴油机标定方法及标定技术,形成11份试验报告、1篇论文。

·项目实施期间,共获得授权专利9项,其中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7项,外观专利1项。

7.4.1.2 项目总结

公司能够顺利完成近几年承担的各类科研项目,主要得益于公司全体员工上下一心,迎难而上,积极开展各项工作,从图纸设计,样件试制,样机装配到匹配试验,都进行了周密的安排部署,为抢进度,周末经常加班工作,确保了项目能够按时完成。开发过程中,开发人员积极探索,深入研究,进一步提高了技术人员的开发能力,为其他项目积累了宝贵的开发经验。

与相关单位合作开发,我们也总结出了一些经验教训,通过设计、CAE计算与台架标定有效结合,不仅保质保量地完成了项目,还明显缩短了项目的开发周期。

引入国外先进技术,资源利用,合作交流、实现消化吸收再创新,以科技项目为契机,与知名企业强强联手,依靠双方优势,突破低端锁定、实现价值链攀升和产业升级。

通过科技成果转化,使公司的柴油机产品品系得到了壮大,为柴油机产品的延续增加了新的活力,大大增强了我公司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为公司创造更大的利润空间,为促进我省甚至是全国汽车工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